水稻种植的起源和瓯的历史渊源

最近,媒体上一条消息引人注目:世界级考古学概论书《现代考古学的理解(Archaeology)》,记载了韩国是水稻的起源地。每隔四年便会发行修订版的该刊物,在2004年以前记载水稻的起源地为公元前9000年的中国湖南省,但最新版将水稻的起源地变为了公元前13000年的韩国。

其实,关于大米的起源地这些年来一直有惊人的考古新发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印度北方邦先后发现了柯尔迪华遗址和马哈加拉遗址,其中的水稻遗存经初步测定分别为约8500年前和约7500年前。20世纪60–70年代,泰国接连发现了一些历史悠久的遗址。1966年,泰国西北部夜丰颂府的神灵洞遗址得到发掘,发现了据说距今9000年的水稻遗存。与此同时,在泰国东北部孔敬府的农诺他遗址也发现了据说距今1万年的稻谷遗存。

中国的发现也不断刷新记录:六七十年代的主要考古发现是:浙江河姆渡遗址。20世纪70年代末发掘,在400M2的范围内发现很厚的人工栽培稻炭化物,以及石磨、骨耜、木铲等谷物生产工具。经测定距今6700±200年左右,是已经比较发达的水稻;桂林甑皮岩遗址。1965年发掘,发现石杵、石磨、石磨棒等稻谷加工工具,还有火候较低的陶片。经测定为10000年左右,但未发现稻谷炭化物;广西南宁地区贝丘遗址。20世纪60年代发掘,出土了石杵、石磨、石磨棒等谷物加工工具和大量陶片,经测定为10000到11000年左右,但未发现稻谷炭化物。八十年代后,又不断有新发现。1988年湖南澧县彭头山、1993年湖南道县玉蟾岩、1996年广东英德牛栏洞、1999年江西万年仙人洞、2000年浙江浦江上山、2010年浙江永康市湖西等等考古中均有发现。其中,玉蟾岩遗址出土的1粒炭化稻谷定年为约1.2万年前,广东英德云岭狮石山牛栏洞遗址出土的水稻硅石断代有专家认为应该是距今18000年前,仙人洞遗址也发现了一些约1.2万年前的水稻细胞“植硅体”化石,而近1万年前的上山遗址更是出土了大量稻壳,2010年在浙江省中部的永康市发现湖西遗址发现了相当数量的、距今9千年前的炭化稻谷以及水稻小穗轴。2004年11月,中美联合考古队在玉蟾岩遗址再次发现5粒古稻谷。2009年6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载了有关玉蟾岩陶片断代的文章,指出玉蟾岩出土的陶片大约距今1.4~2.1万年,这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发现的陶片都要早好几千年。玉蟾岩遗址还出土了几粒古栽培稻,有专家认为,这稻种与同时发现的陶片应是同一时代,为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从以上考古记录中,可以看到:

一、水稻的起源与历史上的瓯人有着极深的渊源

(一)、这一片水稻早期生长区域,基本是东海、南海以至印度洋沿海一带。除了印度之外,基本上是先秦以前瓯人的活动区域。

瓯在那里呢?最早见诸文字的是《山海经·海内南经》说“瓯居海中”。《商书·伊尹朝献》载:“东越海蛤,瓯人蝉蛇”。这些记载所留文字不多,但其中有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一,《山海经》只记有瓯、闽,不见越之名,可见瓯比越的历史还早。二,当商朝出现越时,瓯还存在。而且,当时瓯越是有明确不同地域、不同管辖的。三,商时,越与瓯的管理体系不同,一个已是诸侯国,一个还是原始部落,送礼时也只被称呼为何地来的人。《商书·伊尹朝献》中也有其它带瓯部落的记载,提及的有商初的区阳、沤深、越沤,周初的且欧、东越、瓯邓,说明瓯族的范围确是很大。《殷墟卜辞.小屯殷墟文字乙编》有这样的文字:“贞,王其狩区。”《路史·国名纪丙》中提及的与瓯有关的地名,除与前面重复之外,还有瓯越、瓯凯、西瓯、区吴。此外,还有青铜器铭文:南瓯。有关专家作过统计,先秦前就有13个之外。历史上先后也曾出现过东瓯国、南瓯国、西瓯国,范围南至东南亚越南,西至广西一带,完全超出浙江东南沿海。

《山海经·海内南经》这一段“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一曰在海中。桂林八树在番隅东。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一曰相虑。枭阳国在北朐之西。其为人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手操管。”也可作此解:瓯人居海中,分布在闽、桂林以及这些国家中。二是瓯人原在浙江东南沿海,后因越之挤压,迁至更远。这段话这样理解的话,便是瓯人原居海中,后来瓯人向外扩展,瓯地先后又扩大到闽,还是在海中;又扩大到桂林八树,在南海边,成立了许多小国。

中国古代还有一个传说,就是一个叫瀛州的地方。东方朔《十洲记》记载: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也。

瀛州应是汉以前的传说,此中国当专指中原,从种种迹象表明,瀛州与远古时的瓯地许多重合之处。历史上有越人善舟楫的记载,而内河的舟楫与大海上的舟楫是完全不同的,由于历史上越瓯不分,真正善舟楫闯荡大海的,应是瓯人。从三国时卫温能率几万人的船队直达台湾看,当地的造船技术己非常发达。远古时,瓯人应己有舟楫海上的能力。

舟山至泉州一带,尤其是台州处于北纬28度附近,是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南下的日本寒流和北上的台湾暖流的交汇处,在自然动力的帆橹时代,这是北上日韩,南达台湾、东南亚、印度洋的最佳出海港。台湾和日本地域缺乏大纵深,不具备直接进化出古人类的条件,但信风和洋流,完全可以自然地将在海上尝试海洋捕捞的古人类瓯族先人带到各处岛上,并摸索出大自然的规律,慢慢实现舟楫往来。如果靠自然动力出海,台州是地理气象的中心位置。浙东南从宁波舟山、台州温州包括福建的一部分是瀛州的中心,瀛州又是瓯地的中心,日本又称东瀛,越南是南瀛,广西一带是西瀛,是从台温一带向海岛和沿海发展出去的,族群结构十分松散,又相隔遥远,所以一直未形成统一的国家状态,还是部落阶段吧。据韩国国立全南大学教授林永珍对温州地区的石棚墓研究发现,其构成及建筑时期与韩国分布在黄海邻近地区的石柱式支石墓相同,与分布在济洲岛的围石式支石墓也有许多相似,很难排除瓯人有意识地通过海洋活动,向朝鲜半岛南部地区交流的可能性。

瓯地瓯人和传说中的瀛州,有许多重合的地方,日本人又称倭人,瓯和倭在发音上亦相似,可能日本最早的居民就是从浙东南沿海的瓯人漂洋过海过去的,也带去了稻种。瓯人无文字,这与日韩民族长期无文字的历史也相吻合。韩国发现一万多年前的稻种,更反证了韩国的先民就是从中国古代瓯人的移民。从模糊的历史记载看的,瓯人的活动范围可能更大,少数瓯人在东南亚站住脚后,沿洋流进入印度洋,从而带去稻种也是可能的。

(二)、野生水稻的基本自然条件要求,应是江河入海处且具一定范围规模的三角州和岸边沼泽。

有专家认为:野生稻是一种喜温湿、根部适宜在被水长期浸泡的土壤里生长的植物;其原始繁殖方式是:种子成熟后,跌落到水面,通过水流和风力,漂浮到更远的水滨泥沼,然后搁浅、发芽、扎根形成新植株的。水稻的这些特性是生存在水流平缓的泥沼洼地里的植物才具备的特性。因此,野生稻最理想的繁殖地是大片水流缓慢淤积的水沼,这种地方只能是在大江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才能找到。

水稻历史是从沿海向内发展还有个例证,就是海水稻的发现。所谓海水稻就是在现有自然存活的高耐盐碱性野生稻的基础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的、盐度不低于1%盐度海水灌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能达到200-300公斤/亩的水稻品种。这种高耐盐碱性野生稻,具有一定的抗盐碱基因。这种基因,或许说明了最早的野生稻可能是生存在咸淡水交汇之处,适应潮汐影响。

专家认为:野生稻是一种喜温湿、根部适宜在被水长期浸泡的土壤里生长的植物;其原始繁殖方式是:种子成熟后,跌落到水面,通过水流和风力,漂浮到更远的水滨泥沼,然后搁浅、发芽、扎根形成新植株的。水稻的这些特性是生存在水流平缓的泥沼洼地里的植物才具备的特性。因此,野生稻最理想的繁殖地是大片水流缓慢淤积的水沼。

从发展和联系的角度看,象发现上万年水稻遗迹的湖南澧县彭头山、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等区域,有些地方不符合自然进化出水稻的条件,而应该是从某一处扩散、传播出去的。象韩国即使考古证明一万年前的稻种,也只能证明在那时己开始种植水稻了。韩国天气寒冷,完全不具备进化出天然水稻的条件。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东部在第四纪发生过多次海侵,距今最近的二次海侵,分别发生在3.5-2.4万年和8700-6000年前。瓯居海中,记载新旧石器时代瓯人瓯地的环境状况。上世纪80年代初期,黄岩一位叫王智正的医师在临海涌泉凤凰山麓一带先后采集到古人类遗迹的标本上千件。在王智正采集到的古代物件中,古人类头骨化石尤为珍贵。从这些头骨化石的石化程度看,有关专家提出时间在10万年左右,各界称之为“灵江人”化石。“灵江人”应是瓯人的祖先,而发生在3.5-2.4万年前的那次海侵,造成了“瓯居海中”的泽国奇境,这片东南沿海其实是一片规模很大的海角之地,大部分成为泽国,且与潮汐相通,符合进化出野生稻的条件。

(三)、水稻种植和陶瓷生产有着紧密联系。

有学者认为,瓯是一种放东西的器物。“瓯”字出现了瓦字旁,很明显也容易理解,应该指制陶器窑业发达。古籍上对“瓯”的解释为“小盆也”。瓯的名称,应就与水稻有关,陶瓷的发明就是为了谷物的保存和食用。

从浙东南各地的史前遗迹发掘考中,可发现陶器和水稻有着紧密联系。仙居县横溪镇下汤遗址是台州远古文明最重要的原光点,省、地级文物考古工作者进行多次发掘考察。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石器,有锛、斧、铲、刀、凿、镰等生产工具,矛、镞、流星索、弹丸等狩猎工具,石磨盘、石磨棒、磨球等生活用具,石簪、石璜等装饰用具。遗址里也发掘出大量陶器和陶片,其中最突出的是以稻草和稻谷壳为原料的夹炭红陶,出土时色彩十分鲜艳,氧化后迅速变色。该遗址以往被认为是距今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文明,目前不少专家已推定为是9000年。目前,专家仍在发掘考察之中。

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路桥博物馆对灵山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在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中,发掘出土大量陶器、石器、木器,其中以陶器为最多。陶器器形有十多样,纹饰有绳纹、堆纹、重圈纹、圆窝纹等,石器有斧、锛、镞、砺石等,木器有带圈足的木盘、勾形木器和木筒。在遗址中还发掘出稻谷。

临海市小芝镇也发现史前遗址,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初步判断,该遗址存在已有8500年左右。小芝镇境内存在3处不同状况的古人类遗址,它们埋在深约3至5米的地下,均分布在山体的东北坡上,其中遗址面积最大的一处估计有1万平方米,且保存状况较好。目前已在3处遗址采集到典型的新石器时代细石器和陶片:石器有打制精巧的石锛、石簇、石球、石片等;陶片有夹细砂红陶、夹粗黑砂红陶、泥质红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伟铭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选取该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自然剖面和考古点剖面,开展了包括高分辨率AMS14C测年、孢粉、炭屑、磁化率和粒度以及区域表土花粉和与农作物相关植物现代花粉形态等一系列研究。该研究重建了晚更新世以来自然植被-气候序列、新石器以来人类活动序列以及相互间的联系;提出了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形成与发展的3个发展阶段,即起始阶段(8000 BC以前,与中石器时期大致相当)、发展阶段(8000 BC—5000 BC)和成熟阶段(自5000 BC之后);认为早期农业的起始与人类开始选择平坦的区域定居紧密相关,并与陶器的出现相吻合。

综合各种因素,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水稻的起源与历史上的瓯人有着极深的渊源。是瓯人发现、驯化、培植了水稻,并通过当时瓯人的舟楫技术和海上交往带到一万多至五千年前的这一片水稻种植区。

[图片选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