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百年古堡,四周垒6米高围墙,由一82岁老人独占
在陕西澄城县路井村有一座古堡,四周垒有6米高夯土构筑的围墙,虽经百年沧桑仍保存完整。古堡虽然不大,却曾经设施齐全,在乱世时遇土匪侵扰,也是有钱人纷纷进来躲避的地方,但目前只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居住在里面。近日,对古建感兴趣的摄影师为了了解古堡的现状,和几位玩摄影的朋友相约,决定一起到古堡做一次深入的探访。图为航拍的古堡全景图。
按照导航提示,我们沿着菏宝高速驱车进入路井村,在村中向一位大妈打听古堡的位置时,大妈却摇头说不知道,这让我们很疑惑,但提到古堡有城墙,大妈顿时一笑:“你说城墙啊,就在村东边上,沿着这条主路一直走就到了。”谢过大妈,我们又走了不到两分钟,一座四四方方、被高大土墙包围的古堡就出现在眼前。图为古堡的南门。
古堡南门呈弧形,穿厚厚的城墙而过,门内门外有砖砌的痕迹,但门外的砖已经全部剥落,只有门洞内还残余一些青砖摇摇欲坠。门外竖着一块碑,上面写着“路井堡址”和“澄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字样。我们一行人从南门进入古堡,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枯树、荒草和残垣断壁构成的场景,显得寂静又荒凉。
环视古堡,发现古堡只有对称的南北两个大门,由一条贯穿全堡子的主路连通。古堡长约120米,宽约110米,城墙高近7米。我们在古堡内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一个人,只有南北门旁各有一个破旧的院子里,养着一些羊。不是说还有一位老人住在这里吗?我们决定先找到老人,和他聊一聊,了解一下古堡的历史。
由于古堡不大,很快在西侧城墙边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的门楼,透过敞开的大门往里看,院子里确有人生活的痕迹。应该就是这里了,我们边喊“家里有人么”边往院内走。这座院子挺大,但院内比较空旷,只有一个小菜园,距离菜园不远是一孔砖箍的窑洞。推开窑门,一位大爷正坐在方桌前看电视,电视的声音放得很大。看到家里来了人,老人欠了欠身子,算是和我们打了招呼。
老人告诉摄影师,他叫张同范,今年82岁,耳朵有点背,让我们说话声音大一点。在和张大爷的聊天中得知,路井古堡原来是路井的一个生产队,至于古堡是什么时候建的,他不知道,因为连他的上辈人都不知道。“至少有好几百年了。听老人说,建这个古堡,主要是防土匪,以前兵荒马乱的,经常闹土匪。土匪一来,城外边的人都跑进来,特别是有钱人家,都抢着往城里躲。那时候城里啥都有,有两眼水井,还有两个磨面用的石碾,生活设施很全。”张大爷把古堡叫做城里,说只要把南北两个门一关,外面的人根本就进不来。
“四周的城墙那么高,再加上四角筑有防御用的马面墙,谁能上来呀!”张大爷说,他年轻的时候,城墙还能行人,人可以在上边走一圈,后来人少了,城墙也就陆续开始坍塌,成了现在的样子,“城里最多时住有六七十户人家,二十年前还住着20户120多口人,现在只剩我自己住在这里了。”图为老人在院中开辟的小菜园。
摄影师询问:“这里设施这么全,住户们为啥要搬出去呢?”张大爷回答说,城里的房屋大多是简朴的平房和用砖箍的窑洞,后来因为年代久远,有的人家窑洞烂了,不想修,加上城里的居住面积比较小,就搬到城外盖了砖瓦房和大院子。“城里最长的院就数我这一排了,加上我的窑洞在10年前重新整修过,很结实,我就没有搬。”图为古堡里一座坍塌的窑洞。
据了解,张大爷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都在外地工作,只留了小儿子在古堡外的村里。虽然孩子们都很孝顺,让他也搬出古堡和他们一起生活,但老人觉得自己生活还能自理,就不想跟孩子们一块吃住。“娃娃们逢年过节都回来看我,生活用品也都是他们给我准备,我啥也不缺。”张大爷说,他的祖祖辈辈都在这古堡里生活,他自己也住了一辈子,对古堡的一砖一瓦都非常熟悉,实在舍不得离开这里。图为一座废弃农家院和旁边破损的城墙。
“住这里多好啊,这么大的一座城,我一个人占着,没人吵闹,安静得很。”张大爷笑着说,平时他除了看看电视,就是在城里溜达,“年龄大了,多活动会健康点。”看着老人豁达的样子,摄影师直赞他想得开,同时也祝他健康长寿。告别张大爷,我们一行也离开了这座曾经热闹、而今老态尽显的古堡。图为古堡的北门。
观看视频,了解更多信息
大河乡土原创作品
欢迎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