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点出发理解行为设计
上一篇行为改变10大误区的文章,赞赏人数和金额都创了一个新高,小伙伴认为很有价值,指出了行为改变中常见误区。有了积极反馈,我就多写写行为改变的内容。
行为设计源于说服,斯坦福行为设计实验室起初就叫说服技术实验室,说服技术最早可追溯到修辞学,即用有节奏的简单话语,传递普通的道理,让他人赞同你说的内容并作出相应行为。
显然,这个技能很实用,我们每天都在努力影响他人,或者受他人影响。有的人是天生好手,比如马云,有本事让别人没看见就相信,而大部分人,即使别人看见了,也不一定能让他相信。
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很大程度上由他的影响力决定,所以说服技术,跟阅读、写作和算术一样,应成为每个人掌握的底层技能。想一想,如果你能高效的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者影响他人的行为,一定能更成功,更快乐。
那么要提高说服力或者说行为设计能力,该如何入手呢?我们从问题的原点出发。先来寻找「行为」这个概念的定义。探讨一个问题时,清晰的定义是关键,很多时候,理解概念,看清方向,问题也解决了大半。我们从社会科学出发,看看经济学、心理学以及行为设计中分别如何定义行为这个概念的。
经济学大师米塞斯:行为的本质
要探讨人类行为,躲不开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精神领袖米塞斯(Mises),他系统地提出了《人的行为学》——关于人如何选择的纯逻辑科学,并给出了人的行为公理,他说,人的行为是目的性意图很明确的行动:
人们有意识的选择自己的特定目标,并慎重地运用稀缺手段去实现预定的目标,以使主观想象的利益最大化。这就是人类行为的本质。
他的这个公理后来直接用于定义经济学概念。从这个公理中可以得出米塞斯眼中行为的三个特征:
行为目的是有意识选择的,
实现预定目标的手段是稀缺的,
想要实现的利益最大化是主观的。
这是经济学大师,自由主义思想家对行为的定义。我们再来看心理学家是如何理解行为的。
心理学奠基者勒温:场论
上世纪40年代,被称为社会心理学之父的勒温(Kurt Lewin),提出了场论,说行为是由个人的特定人格和他所处情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说我们所做的行为(B)并不完全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而是个人因素(P)和环境(E)乘积的函数。用一个公式表示就是:
B=f (P×E)
其中:
B 代表个人行为方向和向量;
f 代表某个函数关系;
P 代表个人内部动力;
E 代表环境刺激。
为什么叫场论呢,勒温认为,人是一个场(field),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中发生的。在这个心理场中有各种力在相互作用,比如有激发行动的力,也有阻碍行动的力,有牵引力,也有约束力,如下图:
根据这个理论,外部刺激能不能触发行为,还得看内部动力大小,两者的乘积决定了行为方向。如果个人内部动力为零,外部刺激就不会起作用;而如果个人动力为负数(可理解为与刺激方向相反),外部环境的刺激就产生反作用。
勒温这个场的描述还是有点抽象,我更喜欢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合外力为零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于是,要改变状态,让行为发生,就得改变合外力,有三种改变合外力的措施:
减少阻力;
增加动力;
双管齐下,减少阻力与增加动力同时进行。
行为设计开创者Fogg: 行为三要素
上面的概念对理解行为有帮助,但操作性不强,很难用这些定义指导具体的行为设计。再来看Fogg的定义:
Fogg 说是否行动由三个要素决定(见上图):
Context: 环境,
Person:个体,
Action:动作 ,
所以想改变行为,设计一个改变策略需考虑上面三个要素。要素有了,顺序也很重要,不一样的顺序带来的结果大不相同,那该用什么样的顺序思考呢?
行为设计师遵从的思考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从动作开始
柿子要捡软的捏,从最容易改变的部分开始,这三项哪一项最容易改变呢。显然是 Action,也就是行为本身。比如将行为缩小(100个俯卧撑减少到3个),或者重新排列组合(进门先穿跑步鞋再做其他事,你就更有动机去跑步),具体可参考我以前的文章思维模型No.44。
第二步:创造行为更易发生的环境
第二步改变环境,改变环境能帮助人们快速显著的改变行为。
第三步:人的因素
最后才是思考人,人是很难改变的。动机也起伏不定,就像一匹野马,要谨慎的驾驭。人的改变通常是结果,而不是手段。随着每天行为的改变,人也会发生改变,我们其实由我们每天做的事来定义。比如你每天花8小时以上写作,那你就是一个作家,你每个周末都去爬山,就是一个爬上爱好者。
小结:
行为的概念,很多大师提出了非常有启发的观点。最后的一张图包含的行为三要素是今天的重点。看起来好像显而易见的知识,但如果没人点透,我们就会凭经验直觉乱撞,一会儿思考动机,一会儿想着如何改变环境。Fogg的这张图以及三要素的思考流程,让我们对行为有一个系统性的理解。它同 Fogg 行为模型一同构建了行为设计的基础。
下一篇内容我再谈谈它们二者的关系。
前期文章: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