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科】父母冲突,孩子买单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心理学科】

父母冲突,孩子买单
    ⊙父母冲突无法解决,孩子变为承受者元
    Q:宝宝现在10个月大,爸爸和妈妈沟通上经常出现问题。表现在双方一旦有意见不同,宝爸避而不谈一声不吭,宝妈因得不到回应会非常气愤,脾气上来会一股脑把情绪都往宝爸身上发泄。宝妈知道这样会影响宝宝的心理成长,也会影响父母在宝宝心目中的形象树立,但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和不良情绪。
    老师:很显然,孩子成为了父母的工具:父母之间有冲突无法解决,孩子就变为承受者。长期这样,孩子就变成了父母的父母。回避是一种冷暴力,一声不吭本身就是对问题的一种回避,想避免冲突,却让宝妈情绪更加激动。
  宝爸可能内心对宝妈也有很多的不满,但仍需要换一种方式去对待两个人彼此之间的冲突。有效的沟通,有很多的印迹可循:就是先认同对方的情绪,即使不认同对方的观点,但是要先关注对方的情绪,如果情绪被对方关注了,我们的情绪也就得到了很好的缓解。如果说两个人能够保持这个原则的话,沟通起来就会顺利;如果两个人把对方已经敌对了,我们要找一下原因,因为一旦敌对,任何的沟通都是无效的。
    ⊙祖辈、父母流轮带养,孩子居无定所
    Q:我家宝宝刚满1岁。因为我们两公婆都要上班,家里四位老人都建议带回老家带,说老家住两个月,然后再回我身边住两三个月,轮流住,这样可取吗?对宝宝身心发展有影响吗?虽然很想把宝宝留在身边!谢谢。
    老师:如果作为自己来说,每到一个地方住两三个月,再换一个地方住两三个月体会怎么样,那你就知道宝宝的体会怎么样,而且你是个成年人。如果你觉得住两三个月挺好,但是这种方式对孩子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孩子在1岁的时候,更主要的是安全感的建立,安全也代表一个稳定:稳定的居住环境,稳定的照顾者,稳定的身边的所有的人和事。孩子更加能适应和接受。
    另一方面,对1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很多的变化更多是影响他无意识的行为,虽然不会说话,无法完整表达自己的感受。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换了一个环境,换了一个不熟悉的照顾者,他心里有不好的感受,包括他如何去理解这些情况。
  建议,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一个稳定的环境。而且,父母既然生了孩子,就有养育的任务和责任。既然我们要去完成,为什么不在其他方面做一些妥协,让孩子待在自己身边。而且,想法永远是多的,但是行为还需要很多勇气。
    ⊙男宝得失心重,父母教育却收效甚微
    Q:我家男孩3周岁,得失心很重,害怕失败,比如积木搭不起来就伤心摔东西;我不行,我搭不起来……;他不能忍受玩具坏了的事情,不吃不睡也要叫大人;就要修起来!就能修的起来的;。我们常常也跟他强调过程,不要太在意结果,可是好像收效甚微,请问这方面怎么样调整?
    老师:这个话题非常有意思。那么有的时候,孩子的得失心很重,是我们给他贴的标签。3岁的孩子需要一些掌控感,这种掌控感家长是给的虚幻的掌控感,我们评价为不能遭受挫折等。是因为之前的养育方式,给予他们更多的照顾,而这种照顾过头,我们称为溺爱。
    如一个孩子在爬行的时候,很多家长怕孩子累,就直接把玩具给他了。这样的孩子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就不一样了,他会认为他所有的东西都要无条件地及时满足,这样的孩子就会无法接受一些挫折,或者说遭受挫折时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这其实就是我们说的一种等待的感觉。用一些心理学的名词的话,就是不能延迟满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