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民间裱画

新唐民间裱画

中国书画是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东方艺术之瑰宝。伴随着书画装传统艺术而生发的书画装裱工艺,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工艺。正由于有了装裱工艺,历代书画珍品才得以保藏久远。后来传到日本以及一些亚洲国家,成为东方别具一格的特有工艺,同样受到世界各国的珍视。那么,我国这一独特的民族工艺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如同其它事物一样,书画装裱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1973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我们认识这个规律性的问题,提供了极可宝贵的原始资料。这件珍贵文物,最上横边裹着一根很细的竹条,上系有棕色丝绳。后来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又进一步发现:丁形帛画的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绦带。这些具体特征,展示了古人要求观赏绘画的最初动机,对于研究书画装裱的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唐村唐文广向女埠师傅学习裱画艺术,也有不错的功底。

装裱程序为:

制浆--托画心--方正画心--(托染材料)--配料--镶嵌--清裁大边--转边(包边)--粘串(接含口和粘搭杆)--配背(裱覆背纸)--覆画(扶活)--磨画(砑光)--剔边(批串)--配杆--钉铜钮(绦圈)--包杆(上轴头)--上杆--系绦(串丝带)--扎带--粘签条

装裱材料

(一) 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以安徽产净皮生宣为主。

(二) 绫、绢、锦、锦绫、麻布等。

(三) 天杆、地杆、月牙杆、轴头、手卷片、签子等。

(四) 丝带、绦带、铜钮等。

(五) 面粉、明胶、明矾等。

书画装裱的设备及工具 。

(一) 工作室(亦称装裱间):要求:宽畅明亮,清洁整齐,安全方便,温度与湿度要适中。
    (二) 挣墙(亦称大墙,挣板):用于贴平,挣干画心,裱件和各种装裱材料。要求:平整、光滑、通风、干燥。
    (三) 案台(亦称装裱桌):要求:台板木质坚硬,台面光滑平整,案台高度一般在80厘米左右。
    (四) 晾架(亦称晾竿):用于晾干经过加工的复背纸,色纸以及各种材料等。
    (五) 拷贝桌:玻璃桌面,内置日光灯,用于揭裱残破旧画。
    (六) 人字梯:用于裱件上、下墙时蹬踩。
    (七) 排笔: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等。
    (八) 棕刷: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裱件上墙等。
    (九) 裁纸刀: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
    (十) 界尺和切板: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
    (十一) 锥针和镊子:用于方正画心、挑除杂物等。
    (十二) 启子:用于揭启挣在墙上的裱件及各种材料等。
    (十三) 油纸(亦称浆纸、隔糊):用于镶嵌边料隔浆糊用。
    (十四) 砑石(亦称磨石):用于裱件背面砑光、磨平。
    (十五) 蜡板:用于裱件背面砑光时磨擦画背。
    (十六) 其它工具:剪刀、掸子、叉子、喷水壶、箩筛、木锯、电钻、钳子、铜线、面盆、毛巾、毛笔、颜料、墨汁、调色盘、塑料薄膜等。

品评裱件质量的标准简而言之为:平整光洁、柔软谐调。
具体可以分为:
(一) 工艺精致,镶口匀细。
(二) 展挂平整大方,画面光滑洁净。
(三) 画面色彩搭配谐调。
(四) 手感柔软,厚薄适度。
(五) 收卷后整齐,无参差。

目前,新唐村唐文广为兰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祖宗画项目传承人。浙江省文化示范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