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通史: 屋大维带领罗马渡过了转型期,进入帝国的盛期
罗马通史: 屋大维带领罗马渡过了转型期,进入帝国的盛期
关键词:罗马内战结束、提比略继位
前因
罗马内战结束:公元前31年,屋大维打败了安东尼,赢得内战的胜利。
▲亚克兴海战
后果
提比略继位:奥古斯都本来选择阿格里巴作为继承人,但是阿格里巴早死,于是继子提比略继承了皇帝之位。
▲提比略·恺撒·奥古斯都(公元前42年11月16日—公元37年3月16日)
过程始末
一、屋大维胜利
公元前27年,屋大维结束了罗马内战后,声称恢复共和体制。但是,他却通过增加自己的实际权力,逐渐掌握取得了凌驾于元老院之上的绝对权力。罗马帝国的建立,翻开了古罗马历史的新篇章。
公元前31年,亚克兴海战以屋大维的胜利告终,罗马内战结束。至此,屋大维已经扫清了一切障碍,成为罗马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
▲奥古斯都胸像
二、假共和、真帝制
然而屋大维在确立自身权力时,用了一招以退为进,在共和制的外衣下一步步摄取权力。公元前27年,屋大维平息了战事,来到元老院。他放下武器,卸下铠甲,在元老院议员们的面前宣布道:“集中在我身上的一切权力,今天全部还给你们。我宣布,所有的武器、法律的执行以及罗马版图下的所有行省,全部归还给元老院和人民。”
惴惴不安而十分安静的元老院会场,即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突如其来的惊喜,使得平时不苟言笑的议员们像孩子一般欢呼雀跃。
他们以为,内战以来罗马屡遭破坏的共和体制,终于能被重建了。但是,他们却高兴得太早,没有看透这只是掩人耳目的幌子,没有看透屋大维“假共和、真帝制”的政治策略。
屋大维恢复名义上的共和体制,只是放弃那些内战时期的特殊军权,而并不代表他放弃了巩固自己的最高统治者地位。他一直把持着执政官之位,这是共和国体制下的最高职位,有着最高行政权和最高军事统帅权。
▲奥古斯都全身像
三、屋大维不满足执政官的权力
执政官的权力无法满足帝国统治者的需要,屋大维启用其他官职的权力来充实自身。首先是保民官的职位。保民官象征着公民利益的保护者,屋大维凭此拉进了与人民的关系,提高了自己道义上的威望。
而且,保民官拥有否决权。从此,元老院或其他执政官的决定,没有保民官的肯定都形同白纸。即使会场上吵得再热火朝天,屋大维都不会着急,因为他掌握着推行自己决策的绝对筹码。
▲保民官
其次是行省执政官治权。共和制时期,罗马的行省是元老院贵族寡头的掠夺对象。元老院独占行省总督的委任权,二者之间相互勾结,完全将行省视为分赃的对象。
于是,屋大维将大多数行省控制在自己手中,他任命的行省官员直接向自己负责。即使那少数的由元老院委派总督的行省,总督也只能掌握行政权,军权和财政权都受归于屋大维。
于是,元老院和行省总督之间腐败的利益链条被切断,行省成为帝国可以有效统治的组成部分。在屋大维的带动下,皇室成员也对行省地区投以相当的关注。他的左右手兼女婿阿格里帕,就长时间逗留于高卢,亲自监督这一行省的治理。
▲罗马元老院
四、屋大维确立帝制
他改革了行省管理和税赋体系,同时建造富有效率的道路系统和输水道。
在屋大维宣布恢复共和制之后的第三天,元老院通过决议,一致同意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称号。
同时,他还被授予了公民冠,其光辉事迹也被铭刻在元老院会场的黄金盾牌之上。元老院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头衔对屋大维的重要意义。
“奥古斯都”意为“受崇敬者”,带有一些神圣色彩,屋大维凭此凌驾于元老院之上。为了进一步削弱元老院的地位,屋大维用各种方法增强自己的权威。
他将自己头戴桂冠的头像印在钱币上,将自己的守护神阿波罗的形象与自己融为一体。在各地放置元首塑像和纪念碑等。在下一任皇帝提比略时期,奥古斯都甚至被列为上天的神灵。宗教与政治权力的融合在罗马逐渐确立,即便有反对之声也很难扭转这一趋势了。
▲恺撒也成了统治者的同义词
结论
屋大维确立帝国体制,是古罗马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罗马的扩张,疆域拓展带来的种种矛盾暴露出来,原有的统治模式不再能完全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从而引发了长达百年的内乱。而屋大维通过帝制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带领罗马渡过了转型期,进入帝国的盛期。
【参考资料】《论奥古斯都元首制的政治特色》《罗马史·下卷·内战史》《屋大维在罗马内战中取胜的原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