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郭维淮治疗气虚腰痛的经验

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较复杂,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有“病人腰痛,大夫头痛”之说。全国名老中医郭维淮根据其发病机理将其分为四型:①瘀滞型;②肾虚型;③气虚型;④痹阻型。现将郭维淮老师治疗气虚腰痛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腰痛的病因病机较复杂。《景岳全书》中“凡腰痛者,多由真气不足”的论述是对腰痛病理本质的高度概括,也就是说气虚是腰痛发病的基础。《素问.举痛论》载:“劳则气耗”,《素问.调经论》载:“有所劳倦,形气衰少”等,都是说明劳作过度可导致气的耗损而气虚,气虚无以化血则血虚,气血亏虚,不能濡养筋骨而腰痛。

  2 辨证诊断

  气虚腰痛主要表现为:腰痛不能举,中气不接,自觉腰部上下两截,上部不能举动下部,臀骶部有下坠感,久坐后站起时腰不能马上直立,适量活动后痛可减轻,劳累后加重。初时疼痛较轻,有沉困酸胀感,一种姿势过久腰部有不适感,并逐日加重。查体腰部压痛,无放射痛,痛甚时活动受限,舌质淡、苔白,舌体大,脉沉细或沉弦。X线检查各椎体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

  3 治法方药

  治宜温中补气、壮腰,以郭老自拟补气壮腰汤加减,药用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0g、续断12g、生白术15g、升麻5g、香附15g、乌药6g、威灵仙10g、枳壳10g、骨碎补10g、桑寄生12g、独活10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服。方中黄芪补脾益气,兼补肾脏之元气,与党参培补中宫之气为君;当归、骨碎补、续断活血补肝肾为臣;佐以白术补气健脾,升麻升阳行瘀,香附、乌药、枳壳理气,威灵仙、独活、桑寄生通经活络为佐,甘草调合诸药为使。痛甚者加元胡,广木香以理气止痛;腰痛连及腿痛者加川牛膝、刘寄奴以通经活络;腰痛连及腿麻木者加全虫、僵蚕以通经除风;腰痛酸沉加狗脊、首乌以滋补肝肾。

  4 功能锻炼

  郭老认为治疗疾病要内外兼治,中医药辨证用药虽能缓解症状,但要完全恢复,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保持身体健康,需要功能锻炼,尤其是主动的功能锻炼。动则使通,主动的功能锻炼能便气血充盈、濡养周身,经络调畅,肌肉韧带强健,提高抗病能力,在临床上取得更快更巩固的效果。根据不同年龄及素质锻炼方法分别采用自由体操及腰背肌锻炼。

  4.1 自由体操 适应于年老体弱者。方法是患者站立位,两足分开与肩等宽,腰部向后伸至最大限度,向前弯腰还原,分别向左、右侧方弯曲、还原;然后分别左右旋转腰部自由活动5~10分钟,早晚各1次。若弯腰过久或久坐、久站后做自由体操5分钟。

  4.2 腰背肌锻炼 亦称为燕飞练功法,适应于身体较强壮者。方法是患者俯卧,两上肢向伸,将头、胸部向后抬起,同时两下肢伸直亦向后伸,抬离床面使身体呈反弓,仅腰部与床面接触,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做重复动作2~20次,逐渐增加,增至20次后不再增加,以免加重劳损。

  5 讨论

  临床上往往忽视气虚腰痛,而偏面强调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故治疗以补肾为主,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者甚多。由于证治不切合,所以疗效往往不理想。郭老认为慢性腰痛多为气虚性腰痛,临床上应审明肾虚、气虚,症治合一方可药到病除。气虚性腰痛当首先以补气为主,佐以固肾壮腰之品,并自拟补肾壮腰汤在临床治疗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据作者对1998年10月~1999年5月治疗的214例腰痛病人统计结果表明,属气虚腰痛者99例,占全部病例的46.2%;属痹阻型腰痛者46例,占21.9%;属瘀滞型腰痛者34例,占15.8%;属肾虚型腰痛者35例,占16.1%。

  辨证求因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临床上气虚型腰痛应与肾虚型、肾阳虚肾阴虚型腰痛加以区别。气虚型腰痛素体虚弱,倦怠无力,腰痛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劳累加重,休息减轻,舌质淡,苔白,舌体大,脉沉细或沉弦;肾虚型腰痛起病缓慢,腰膝酸软疼痛,晨起僵硬,活动后好转。若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嫩,苔白滑为肾阳虚;若头晕、目眩、耳鸣,舌质红,苔薄为肾阴虚。

  注意事项:①一个姿势不要持续时间过久,尤其是半弯腰动作,要经常改善体位,避免肌肉疲劳。②尽量避免半弯腰承重及半卧位看书等动作。③功能锻炼动作要轻缓。

  《杂病源流屡烛.跌仆闪挫源流》中说:“百病之生,皆由气之滞涩,药物之外,更加调养,则病可却而生可延。”即功能锻炼使气血畅达,周流全身,濡养百骸,使局部症状减轻,防止疾病复发。适当的功能锻炼是腰痛康复和防止再复发的关键。根据病人年龄,身体素质及病情确定活动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次数,避免急于求成和不适当的活动,以致加重劳损。

  郭老认为临床上治疗气虚型腰痛,应辨证求因,审明症型,做到症治合一,配合适当的功能活动,才能获得更快更好更巩固的疗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