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混血人类”终被发现,专家推算已9万岁,父母人种皆灭绝

每个人小时候都会好奇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很多父母会哄孩子说“垃圾桶里捡来的”甚至“充话费送的”,但等我们长大一点了解些生物知识等,就知道从远古人类到现代人的变化是个很长很长的过程,好比几万年前的人哪知道宇宙飞船是什么,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大多数人最了解的还是有文字记录后的文明,比如你虽然没在明朝生活过,但搬一堆明朝史书过来翻翻,你自然就知道明朝发生了哪些事,但史前文明不同,没文字提供给你,要靠寻找化石测定基因等方法追溯人类进化细节。

在第一代“混血人类”骸骨出土前,科学家曾经在三叶虫化石上找到过疑似穿着鞋的人类脚印,一测定,惊悚地发现年代是6亿年前至2.5亿年前,难道人类文明真是地里的韭菜,割掉一茬再长一茬吗?古老的一拨灭绝了,新的一拨再成长起来?

而在找到第一代“混血人类”骸骨后,我们对这个问题可以有更清晰的认知猜测。近年考古学家有了重大的发现,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阿尔泰山脉(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的可以看地图,和中国西北地区挨得非常近)一个洞穴里,找到了史前一名女性的骸骨,本来这种事不算很稀奇,稀奇的地方在于,这名女性居然是两种“史前人类”混血!

在此之前科学考古人员从没遇到过这样的“研究标本”,可见这名女性骸骨的珍贵了。既然是“混血儿”,她的父母双方分别来自哪?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可以知道这名女性生前至少活到了13岁,她的父亲是丹尼索瓦人,母亲则是尼安德特人,这两种史前人类其实50万年前是一家,源出非洲。

当然50万年实在太漫长了,再怎么一家也能变两家,好比一个家族生了俩儿子,一个在东边吃海鲜,一个在西边喝雪水,随着时间推移,自然会变得有所不同。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虽然都拥有源出非洲的先祖,属于表亲,但他们生活的地区制造的工具等都有区别,必须区分研究。

了解一些生物人类学知识的读者都知道,不是每种古人类族群都可以延续到今天的,如今人属下的唯一现存物种,就是智人,现代人就属于晚期智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种古人类和那种古人类之间也是会为了生存掐架的,更强的可以活下来,弱者就会被淘汰。

而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就属于被淘汰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基因就在地球上彻底消失了,因为现代人的遗传信息里仍然可以找到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的痕迹,证明他们曾经来过。

先说说这名女性的父系丹尼索瓦人,丹尼索瓦人生活在上一个冰河时代,而且,主要分布地区就在如今的中国境内,在俄罗斯也有发现其牙齿化石等。最让人目瞪口呆的是,他们居然可以长时间在非常考验人身体素质的青藏高原一带生存,现代科学家研究发现藏族人就携带少量丹尼索瓦人遗传信息,那么我们可以猜测,古老的适应高原能力,是遗传到了今天的。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我们基本可以还原丹尼索瓦人是如何被淘汰的。大概在20万年前,本土北京直立人被丹尼索瓦人给淘汰掉了,而丹尼索瓦人在东北亚地区开开心心地生存了下来,但好景不长(其实也挺长),大概5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又上演了一幕残酷竞争。

早期智人带着更厉害的工具来到这块土地后,本来已经成为土著的丹尼索瓦人不敌,被迫往北走,一直走到西伯利亚地区,可能是无法适应环境之类的原因,大概2到3万年前族群灭绝,但丹尼索瓦人的基因成分没消失,现在太平洋群岛上一些居民体内都可以找到痕迹,也就是说,我们这些现代人的祖先,和同时期的古人类杂交,是真实发生过的。

而这名女性的母系尼安德特人的遗传信息,在现代社会人群中分布就更加广泛了,所有非洲之外的人群体内都能找到。命名为“尼安德特人”,是因为这批古人类的化石在德国一个名叫“尼安德特”的山谷中被科学家发现,现代欧洲人的祖先,就和他们属于近亲关系。

当然,尼安德特人也成了史前同类大竞争中落败的那方,大概24000年前,他们就基本上消失,如果他们会念诗,估摸着一定会对智人哀叹“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后和丹尼索瓦人抱头痛哭。

至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区别,前者主要居住在欧洲,后者主要居住在亚洲,尤其是中亚东亚,现代智人跟他们都有过“姻缘关系”,他们彼此之间也会血脉互融,但有一点很奇怪,那就是这两个人种之间无论怎么频繁地杂交,几十万年间,他们的基因组成还是保持着自己的个性,差异非常明显,那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或许是他们的后代生育能力会受损。

就像这个“混血女孩”,她可能也想在世界上多看些风光,她曾经嗅过绿草清香见过花朵盛放,可西伯利亚地区的生存环境对她而言太不适宜了,她最终死在洞穴中,算算时间,她对现代人而言可是已9万岁的“祖先的朋友”,史前人类彼此杂交不罕见,罕见的是发现像她这样的直系“混血后代”。

人类在地球上走过的岁月那么漫长,从茹毛饮血,到如今懂得文字、开始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探索宇宙奥秘,甚至可以去研究几万几十万年前祖先的故事,历经了太多艰辛,可这种研究是有无限价值的,人类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不断求知的人,永远比甘于无知的人更占竞争优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