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审计应关注的重点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承担着国家及地方储备粮食的收购、保管和轮换工作,与一般企业相比,具有政策性与商业性共存的行业特征。粮食收购资金主要是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企业收购、保管和轮换储备粮食均按相关政策规定享受财政贴息及保管费用补贴,具有政策性强、流程复杂、资金量大等特点。要做好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审计,应充分了解其行业特点,把握收储、保管、轮换三个流程的关键风险点,有的放矢的开展审计。
一、粮食收储环节审计重点
一是关注粮食收购数量。粮食收储企业可能采取虚假收购和少收多报的方式来骗取和挪用粮食收购资金。从账面上分析,可以将财务收购支出明细账、仓库保管账、统计台账、企业年报相比对,看各方面数据是否相符;从收购资料上分析,可以采集收购业务数据,将“售粮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售粮日期、毛重、净重、单价、金额、存储仓号、检斤人、开票人”等情况分别归类进行整理分析,筛选明细收购总量与财务支出采购总量不一致、同一个身份证号码对应多个姓名、单个仓库入库量大于设计库容量、金额与重量和单价逻辑错误、一名工作人员同时担任检斤人及开票人等多重身份等疑点信息。此外,对于大额现金支付粮款的情况需要高度警惕,可以通过延伸调查当事人,核查原始业务资料,查看现金日进账等方式进行核查。
二是关注粮食收购价格。粮食收储企业可能采取压低收购等级和价格,按低等级的价格付款,再按高等级价格入库的方式赚取差价,差价由收储企业人员私分或设立“小金库”。审计中可以采取将收购结算表、收购码单、财务支出数据、银行转账数据相关联的方式进行比对,找出收购码单与结算表不一致、结算表与财务支出数据不一致、财务支出数据与银行转账明细不一致等疑点数据。
三是关注粮食来源。粮食收储企业可能购买企业粮食仓储加工企业或个人的库存粮、陈化粮等不符合条件的粮食作为政策性储备粮食。审计中可以整理粮食收购明细数据,将粮食收购对象中金额特别大的企业或个人筛选出来,与收储企业内部员工名册进行对比,对分析出的疑点进行重点核查。
二、粮食保管环节审计重点
一是关注粮食收储企业实际粮食库存数量。粮食收储企业可能采取虚报粮食存储量的方式套取骗取粮食收购补贴和仓储保管费。审计中可以采取实地抽查盘库、查看粮食存储底稿、比对统计台账、补贴申请台账、出入库明细数据等方式审核,审核是否账实、账账、账表相符。
二是关注外租仓库粮食存储情况。粮食收储企业在自身仓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外租仓库存储政策性粮食,粮食收储企业可能采取虚报外租仓库粮食数量、用其他粮食冲抵政策性粮食等方式套取骗取粮食收购补贴和仓储保管费。审计中可以根据粮食收储企业实际支付给仓库提供方租金计算出外租仓库实际存储的政策性粮食的数量,与申请补贴的数量进行对比后可以确定是否虚报库存量。
三是关注粮食质量。粮食收储企业可能未按规定在入库时对含水量、杂质率、真菌数量、毒素含量进行检查,未定期对仓库进行通风、熏蒸杀菌、检测检验,导致粮食水杂含量超标、真菌毒素超标、霉变沤黄等问题。可以采取随机扦插抽检、查看存储台账底稿、查看仓库熏蒸杀菌记录并与财务支出数据中相关检验、熏蒸费用支出情况相比对,审查是否按规定对库存粮食进行妥善管理。
三、粮食轮换环节审计重点
一是关注出库的合规性。粮食收储企业可能未按照中央、省、市下达的政策性粮食轮换计划对库存粮食进行轮换,可能未在规定的粮食交易市场挂牌出售粮食。审计中可以将粮食收储企业每年粮食登记台账及出入库情况与中央、省、市下达的轮换计划相比对,查看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间、数量、品种对库存粮食进行轮换;可以查看粮食收储企业粮食出入库业务档案,核对政策性粮食出售的审批及程序文件,审核是否存在违规擅自出售或不按规定渠道出售政策性粮食的问题。
二是关注出库的真实性。为了掩饰亏空,粮食收储企业可能存在仅在账面出库粮食,实际粮食并未出库的虚假轮库问题。审计中可以将粮食统计台账、出库明细数据、财务支出数据进行比对,找出账面上显示出库,实际财务上并未收到相应粮款的疑点数据;可以将出库数据、入库数据进行关联比对,找出同一年度收粮对象与售粮对象相同以及售粮款与支付购粮款接近的疑点数据,审核是否存在虚假出入库的问题。
三是关注出库的损耗率。粮食收储企业可能存在粮食损耗率超过规定损耗上限或者人为账面上降低损耗率的问题。审计中可以将成本科目、往来科目中退粮款涉及的仓库以及损耗率大于0.2%的仓库作为重点核实对象,从入库的真实性、管理情况、实际出库情况等方面进行审核,看是否存在少入库、异常损耗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