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各司其职,就不至于太混乱

甭管大公司小公司,内部的很多混乱,直接原因就一个:没做到各司其职。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直接原因。不是追根溯源的来龙去脉,也不是错综复杂的推波助澜,而是触发混乱的直接原因。就像枪上的那个扳机。扣下扳机的原因也许有很多,可能是情有可原,可能是无事生非,也可能是失手错手。但只要扳机没扣下,之后的结果就不会产生。一旦扳机扣下,所有的事情,就不一样了。

公司里的混乱,如果只停留在动机和酝酿阶段,所有岗位都能各司其职,公司还是能正常运转下去。

正常运转下,公司的组织架构清晰,分工明确,每个岗位上的职责没什么争议。你的工作内容是什么,谁要向你报告,你要向谁报告,最终决策人和决策标准非常清楚。损益算到谁的头上,责任归到谁的头上,一般来说不会越界。就算有一些摩擦或者不开心,大的系统还是在有条不紊地走着。

什么时候会开始混淆呢?顶端人事开始乱的时候。

各板块的负责人有了矛盾,而掌舵者毫无察觉,或者察觉了却听之任之,不加以干预,那么,一旦触发,各个岗位做不到各司其职,混乱是必然的。采购部要插手业务部,业务部要插手市场部,市场部走到哪里,都要刷一波存在感……互相勾连在一起,连责任人都难以精确定位。还怎么做事呢?

比如说供应商采购。正常情况,业务提出需求,提供备选的供应商名录和方案;采购根据公司内部流程和标准,对收到的名录和方案进行评估筛选;然后再发业务确认。

尽管按照流程,采购独立于业务,来做评估筛选的工作,但供应商最后是和业务直接合作。因此,采购从某方面来说,在这件事上是服务于业务的角色。而业务,也需要配合采购的工作。采购过程中,不能随意泄露有关的信息。直到合同签署,采购完成。这就叫各司其职。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业务和采购员各怀鬼胎,事情就不一样了。业务部喜欢供应商甲,双方合作时间长了,做事情又配合,多省事儿。但是,出于一些原因,采购部认为供应商乙是更好的选择。如果决策人对此不表态,势必造成两个可能。

要么是双方的妥协。采取某种折中方案,拆分采购内容,甲乙两个供应商各自拿到一部分。要么就是有一方强势,暂时压过另一方。如果业务强势,一定要选定供应商甲,那么采购很可能会在流程中做一些动作,搞得大家都很难看。

如果采购强势,拿出条条框框的标准,选定供应商乙,那么也许公司内部流程上能顺利走下去。但是到了方案执行阶段,直接与供应商乙合作的业务,也不会给他们好脸色。做起事情来,依旧困难重重。职责一乱,怎么看,都难有好的结果。

唯一的解法,还是在流程启动的时候,就紧紧把握住“各司其职”。职责不越界,环环紧相扣。赏罚损益,只看各人自己负责的板块。能做到这样,即使有摩擦,也不会太混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