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草情怀

柴草情怀

生活在农村的人,对柴草格外亲切。一个大灶台,一个风箱,灶前堆满了玉米秸、干树枝抑或杨树叶。乡村烟火,是我们农村孩子最可亲的记忆。
柴草成堆,炊烟袅袅,诉说着庄户人家的喜乐哀愁。早晚时分,如果你走在乡间小路上,遥望着笼罩在烟雾之中的乡村,朦朦胧胧,如诗如画。
母亲的小院里,有一间放杂物的储藏室,墙边整整齐齐码放着一些木柴。这是前几年黄河滩区改造时,买树的只是把树干拉走,树枝便不要了,母亲如获至宝,把遗留下的树枝捡回家。
我们村是省级文明先进村,不允许在外面堆放柴草,母亲就用旧衣服撕成布条,把树枝扎成捆,这对于70多岁的母亲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小时候,看着母亲坐在灶前,伸手往灶膛里添一把柴草。红红的火苗舔着黑色的锅底,映射在母亲年轻漂亮的脸庞上,锅里飘出了饭菜的香味。这时候,我喜欢坐在母亲身边,帮母亲拉着风箱,风箱有节奏地发出“咕嗒、咕嗒……”声。有柴火烤着,暖洋洋的,那是儿时最温暖的幸福。
小时候的冬天格外的冷,路上厚厚的积雪,屋檐上挂着长长的冰凌。能取暖的地方就是烧柴草的灶台,还有烧热的火炕,是柴草温暖着童年的严冬。
在农村生活,柴草必备,一年四季不可或缺。那时候,衡量一个家庭日子过得好与不好的标准,看看房前屋后的草垛就略知一二。烧了上顿没下顿,大冬天还去坡里拾草做饭的人家,日子肯定不好过。当时人们把囤积柴草看得很重,甚至有的人视草如命。
时光温暖了记忆,沉淀了美好。深秋,一夜秋风吹落一地枯黄的树叶。母亲天不亮就会起来,晨雾弥漫中,她用耙子搂起湿漉漉的树叶。等阳光洒满了小院,小院里已经是一大堆树叶。这些树叶,冬天可以用来喂羊,晒干的枯树叶特别好点火,大多用于生火做饭的引火柴。
70年代,父亲会和村里人搭伴到利津洼里捡拾废石油,来顶替青黄不接的柴草。寒冬腊月里,父亲他们带着干粮推着小车,迎着寒风,昼夜兼程,推一趟石油来回好几天。等回到家,父亲的手脚都冻得裂开了血口子。
母亲的小腿上青筋凸起,乍看就像是一条条蚯蚓,触目惊心。母亲11岁那年发大水,洪水冲走了柴草,一家人都趟着冰冷的水去打捞,她从此落下了腿疼的毛病。我非常不理解,为了一把烂草值得吗?母亲说粮草粮草,粮和草一样重要。
遇到阴天下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抱柴火,急急忙忙拿起包袱去场院里收柴草,堆放在灶膛前,把灶前不大的地方堆得满满的。如果没有柴火,遇到连阴天,在没有电也没有液化气的年代,一家人守着米面照样吃不上饭。
在农村,如果两家结怨,报复对方的方式也往往用点柴火垛来解恨。如果谁家让人点了柴火垛,就像被人砸了家里的锅一样,也算是奇耻大辱。
柴草烧火烟熏火燎,把屋顶和四面的墙都熏得黑乎乎的,那是烧柴草的年代特有的烟火气息。从小就和柴草打交道的我,母亲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注意安全,烧完火一定要把灶前的柴草清理干净,等着灶膛里的火灭了才可以离开。
那年,5岁的弟弟顽皮好奇,用火柴点燃了立在厨房一角的芦苇,火苗瞬间窜上了屋顶。在北屋里做针线活的母亲闻到了浓烟的气味,跑出来看到厨房里已经浓烟滚滚……
水火无情。邻居们闻讯都赶来灭火,母亲焦急地大喊:孩子还在里面!话未说完,不顾众人的阻拦就想往厨房里冲。这时候邻居三奶奶跑来说,别找了,孩子早就跑到她家,吓得藏起来了。母亲这才放下悬着的一颗心。众人齐心合力,大火终被扑灭,那几间低矮的土坯房才得以幸免。
儿子小时候,我也因为一边照顾哭闹的儿子一边烧火,手忙脚乱地酿成了一场火灾,厨房里窜出的火苗吓得我几乎魂飞魄散……
时过境迁,祖祖辈辈依赖的柴草渐渐被岁月的长河淹没。原来用作烧柴的玉米秸、麦秸直接被粉碎成了肥料,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器和天然气。但是母亲多年养成的习惯却很难改变,仍然对柴草情有独钟,走路时碰见一根枯树枝赶快捡起来。时光改变了容颜却改变不了情怀,一方土灶,烟熏火燎的土屋,还有系着围裙烧火的母亲,留下的是温暖而又永恒的记忆。
如今回老家看望母亲,我依旧能看到炊烟从房顶上袅袅升起。看到炊烟,我就知道母亲身体依旧康健,依旧可以跟街坊邻居们家长里短地聊天;看到炊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温暖,渴望能快一点吃上母亲用柴草做的饭菜……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这首歌对人间烟火进行了最诗意的诠释!站在院子里,我抬头望着烟囱里的缕缕炊烟,犹如时光倒流,所有的温馨都重现在眼前。

作者简介:高玉荣.利津人,用心感悟生活的真谛,用笔记录平凡的生活。

(0)

相关推荐

  • 『我醉乡土』王树淼丨从一把柴草看乡村巨变

    从一把柴草看乡村巨变 王树淼 今年农历重阳节前,一位从北京回家的老干部问我,你家做饭还烧柴火吗?我一听感到奇怪:"这年头,烧柴的老灶因对人和环境危害大,不是早就'下岗'了吗?"一句 ...

  • 拾草

    拾草,山区叫砍柴,平原叫拾草,也叫拾柴禾. 说起拾草,上世纪50.60.70年代的人们大都会记得,可现代年轻人都很陌生,与儿女们讲,她们说是您在讲故事,我说就是讲故事,讲爸爸小时候和年轻时经历的故事- ...

  • 刘继兴丨 袅 袅 炊 烟

    火的化身,水的倩影,像云一样轻,像雾一样浓,时而灰白,时而烟岚,从农家那宽敞的宅院里,从那简陋的灶屋旁,一缕缕,一串串,袅袅地升腾.蔓延,霎时间便溢满了整个村寨.紧接着就会闻到一股柴草燃烧后的灰香和饭 ...

  • 【第三期征文第13篇】丁红霞||故乡的炊烟

    文艺众家第三期主题活动征稿:故乡,那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时间:11月19日至12月18日.形式:散文.小说.书法.绘画.摄影.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发表在平台的作品,除了打赏的稿费外,点击 ...

  • 赵 梅丨故乡的炊烟

    朋友聚会,相约农家柴火灶,放眼望去,整个大院约有二十几台类似于小时候农村烧柴草的地锅,有单灶的,有双灶的,宽大整洁的灶台权当了餐桌的桌面,十几个人围着两台灶依次坐下,看着久违的地锅,忍不住抢了服务员手 ...

  • 李国坚:乡村柴火灶

    闲来无事,打开手机的酷狗音乐播放邓丽君的专辑,一首<又见炊烟>让人思绪万千,袅袅炊烟从烟囱升腾的情景立刻浮现在眼前.炊烟是乡村的图腾,而炊烟来自柴火灶. 我们这地方并没有柴木可烧,柴火灶的 ...

  • 又见炊烟

    又见炊烟  文/缪丹 那天去丽水采风,汽车在高速上奔驰,人的精神状态却跟不上车子的风驰电掣,坐久了,有点无精打采的.懒洋洋的我,睡眼朦胧地向窗外望去,无意间看见山脚边那些土坯房子瓦楞上,一缕缕升起的炊 ...

  • 再无炊烟升起

    色彩斑斓的最美秋季,忙碌的清洁工一天到头总也扫不完的落叶儿,在路旁堆成一堆儿一堆儿. 多好的柴火!这得烧几天的饭呀! 是啊,大片大片的法桐树叶,比起槐树叶.榆树叶.杨树叶儿来都要大一些,好烧一些. 当 ...

  • 【西散原创】吴燕妮作品 | 乡村土灶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周末,我回了一趟父母家,看到母亲在老屋 ...

  • 【西散原创】尹乾作品 | 生活在燃烧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看着一大堆的树枝丢在地上没有人理睬,母 ...

  • 陈方梁 | 老灶头

    老灶头 作者:陈方梁 家乡于我们这一代不仅是精神的家园,也是偶尔回归的落脚之所,但整修过几次的老屋依旧抵不住时光的侵蚀,已难以承载不断开枝散叶.越来越多的家人聚集.几个兄弟商量后,在老屋后面原来养猪. ...

  • 散文/远去的炊烟

    点击"成安文学",关注作家动态,欣赏更多佳作(2019年第二十九期) 远去的炊烟 贾建军 恬淡的夕阳下,冀南平原静谥的村庄上空升起了袅袅炊烟,放学归来的孩童,还在村口疯跑着追逐嬉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