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之后 景色宜人的油菜花正在凋谢

严格意义上来讲,至少在近几年一些以油菜花旅游为主导的地方仍会大面积的种植油菜,但我们如果从整个油菜种植产业来看,我国的油菜种植正在步入大豆的后尘。

在很多消费者眼中,认知油菜花还是花海一样的美景,很少有人知道,油菜是用来干嘛的。

其实,油菜开花之后结出菜籽,主要是用来榨油——菜籽油曾经是和棉籽油、大豆油一样,是我国最主要的三大食用油品种。

而油菜种植最多的地方不是我们熟知的云南罗平,不是江西婺源,也不是青海门源,而是素有天府之国的四川、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

在小包装桶装食用油出现之前,我们很多农村地区,家家户户都会种植一些花生、棉花、菜油、芝麻、大豆等油料作物,到秋季收获之后,去小作坊里掏个加工费压榨成油。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记得那时候,家里的小灶台上有个小油碗,每到天气转冷时,就凝固成雪白的油脂,那就是动物油,炒菜要比食用植物油香很多。

但自上世纪90年代随着小包装食用油的上市,大豆油、棕榈油逐渐成为我们消费市场的主流,越来越多的桶装调和油替代了乌黑的作坊油,在“食用植物油更健康”的宣传下,动物油更是难觅踪迹——但很奇葩的现象是,当前一些高血脂、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却要远远高于那个年代。

总而言之,大豆油消费越来越多,大豆进口越来越多,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反而越来越少。

曾经“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的东北,成了国产大豆最后一个堡垒。

而现如今油菜产业也在陷入这一危机之中。

早在2017年每日粮油就曾发表文章《油菜花开:大豆产业危机之后长江流域菜籽行业也面临危机》,曾经以为在进口油料的包围中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非转基因菜油之路的湖北压榨企业,在这两年全线溃败。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油菜籽加工基地,湖北菜籽压榨一直引领全国菜籽油市场,最鼎盛时期大大小小的菜籽压榨企业有400多家。但现在这个市场中,多数企业已经倒闭,生存下来的要么转行做贸易,要么是大豆菜籽混榨,并逐渐以大豆压榨为主。

如果时间倒推一下,2008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

那一年全球油脂油料价格暴涨,同时在产业调整之下,大豆压榨项目审核严格,国家推行多油并举(解决国内食用油供应)等措施,在这一系列因素的促进下,菜籽作为仅次于大豆的第二大油料作物被市场追捧。

从民企到外资,甚至包括大型央企,都开始围绕长江航线做产业布局。所不同的是, 当时很多民企做的是纯菜籽压榨线,而大型企业多为大豆、菜籽混榨,以菜籽的名义扩大了大豆压榨产能。

而随后的事实也证明,纯做菜籽压榨的大部分都死了,而豆菜混榨的,则是成功的将大豆油打入了这个传统的菜籽油消费区。

在今年9月初,某机构对湖北荆州、武汉油脂加工贸易企业调研,这个原本是菜籽压榨基地的地方,目前主流压榨品种是大豆。

这些原料主要为进口大豆。

除了进口大豆的冲击外,菜籽及菜籽油的进口市场也不容忽视。

在2009年我国宣布对加拿大黑胫病菜籽进行进口限制,禁止进入内陆区域,随后放开沿海部分地区允许进口菜籽加工。

与此同时,国家在菜籽种植区实施菜籽临储收购计划,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农户种植的菜籽,并压榨称菜籽油保管。

从此,国产菜籽入库,进口菜籽及菜籽油市场逐年放大。直到今年9月份,我国有关部门还在竞价交易2012年收购的临储菜籽油。

国产菜籽油市场份额的下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农民的种植收益。

据江西省对彭泽、高安、临川等7个油菜主产县(市、区)63户农调户进行的2018年菜籽种植收益调查显示,亩均净利润为-248.38元。在安徽宣城,2018年该市油菜面积油菜面积51.8万亩,同比减1.8万亩。

从大的环境来看,在2015年临时菜油收储政策取消后,连续3年种植面积下滑,产量跟随下滑,截至2018年国内预期油菜籽产量仅477.5万吨——不到此前年均1200万吨产量的一半。

值得深思的是,随着我国国产菜籽市场份额的减小,国产菜籽市场有重返作坊式加工的趋势。

据悉,在一批菜籽加工企业到下之后,但其之前主打的非转基因品牌已经树立,目前初榨菜籽油价格已经远远豆油价格(此前二者价格基本持平)。

数据显示,目前工厂菜籽油出厂报价约为6500元/吨,豆油约为5600元/吨,而基层中小企业初榨菜籽油目前约为12000-13000元/吨。

不过,正如“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开启一扇窗”一样,除了油菜花旅游产业目前如火如荼外,近年来青、蒙春播油菜正在异军突起,加上当地农场经营程度相对较长江黄淮流域要好,以及当地独有的旅游资源,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一批以菜籽油为代表的西北食用油企业在专业化、品质化、品牌化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从青、蒙两地春播油菜种植成本与租地费用等来看,两地生产的油菜籽成本普遍低于内陆。此前期货日报的调研显示,当地租地成本仅为100—150元/亩,远低于内陆,如果不考虑人工费用,种植油菜每亩毛利可达到200—300元,是当地种植收益不错的作物品种。

这或许是我国油菜产业的一个新的变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