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肝硬化腹水——名医屡治屡效方

脂肪肝——脂肪肝经验方(陈益昀方)

(组成)紫丹参25g,桃仁15g,红花10g,赤芍12g,川芎12g,莪术12g,枳实15g,郁金15g,苍术15g,泽泻15g,生山楂20g,草决明30g,荷叶30g,大黄(后下)10g。

(用法)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3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可休息3~5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可连用3个疗程。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健脾祛湿。用于脂肪肝。

(方解)水蛭破血逐瘀,消散结;苍术、生山楂,泽泻健脾祛湿,消食化积;郁金、枳实疏肝理气;草决明、泽泻降脂化浊;紫丹参、赤芍、川芎、红花、莪术、大黄破瘀以消积块。

(验案)曹某,男,50岁。因胸闷,脘腹胀满,乏力反复发作10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5年6月15日初诊。刻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形体肥胖,面色黧黑,头晕目眩,脘腹胀满,右胁隐痛,神疲倦怠,肢体困重,便溏纳差。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血压150/98mmHg,TCH8.2mmol/L,TG4.6mmol/L,肝脏B超提示为中度脂肪肝。证属脾湿痰浊所致。治宜益气健脾化浊法,药用:生黄芪30g,生薏苡仁30g,云茯苓15g,苍术15g,泽泻15g,生山楂20g,石菖蒲15g,紫丹参30g,草决明30g,川芎15g,郁金15g。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在服药期间注意调整饮食,保持心情舒畅,戒酒,做到劳逸结合,按时应用降压药物等。6月28日复诊,头晕目眩、右胁隐痛等症减轻,精神好,纳香,大便正常,上方去生薏苡仁、石菖蒲加何首乌20g,红花10g,继服21剂,服法同上。7月18日再诊,临床症状消失,精神好,饮食增加。按上方共为细末每次10g,日服3次,嘱服30天复诊。8月17日复诊,一切临床症状消失,精神好,饮食正常,复查血脂、B超均正常。

(方源)《慢性肝病中医特色诊疗》

脂肪肝——清肝化滞汤(陈伯咸方)

(组成)醋柴胡10g,杭白芍15g,金钱草10g,浙贝母10g,鸡内金10g,云茯苓10g,小枳实10g,广郁金10g,莱菔子10g,醋香附10g,血丹参15g,生黄芪30g,生山楂片10g,干荷叶10g,广陈皮10g。

(功效主治)疏利肝胆,悦脾化滞。主治肝胆郁热,脾虚失运,痰浊滞留而致的脂肪肝。证见胁肋胀痛,口苦纳少,脘胀体倦,便秘或便溏。苔白腻,脉弦细滑等。

(方解)脂肪肝其病因缘于嗜食肥甘,嗜酒乳酪无度,喜静少动则脏腑功能失调。责之肝失疏泄,胆气郁遏,疏化脂浊无权则痰浊生焉。肝木乘土,中埠虚惫,升降转化无权则谷反为滞,津反为痰,久必酿生脂浊,其性重着黏滞,极易亲合赘积于肝为患。实与现代医学谓之体内脂类物质代谢障碍,肝内脂肪蓄积过多之病理相吻合,故方以清肝化滞汤名之。柴胡辛苦微寒,为疏胆畅胆之要药,并引诸药以肝经为通道直达病所,研究证实,该药具有放松胆管括约肌,促进胆汁排泄,降脂作用显著,故《神农本草经》将其列入“推陈致新,久服轻身”之上品。

白芍味苦性凉,善养血柔肝,与柴胡相合,疏养并举,久用全无劫阴之嫌;胆为清净之府,性喜清凉而恶浊热;金钱草性味苦平,与胆气相求,清利肝胆,廓清湿浊而澄源清流;浙贝入肝清脂散结,入肺肃降,以助大肠推荡之力,促进代谢则浊脂无以内存之机,莱菔子、郁金、枳实、山楂、荷叶散郁滞,化痰降脂,宽胸利膈尤为明显;鸡内金、茯苓、陈皮健脾助运,理气消谷,寓“肝病实脾”之意;根据肝病“用热不得远寒,用寒不得废热”的原则,取甘温之黄芪,补肝气以助疏泄,益中气以振奋功能,佐之以防清胆之药苦寒之弊;香附合丹参,行气活血化瘀,冀气行痰消,瘀去血畅而百脉通泰。全方清化疏利,标本兼顾,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恋邪,俾肝胆、脾胃疏泄升降自如,机体代谢正常而病自除。

(加减)气虚疲乏益甚者加党参;肾虚腰酸胫软加菟丝子、杜仲;便秘加槟榔。

(方源)《陈伯咸临床经验荟萃》

臌证——臌证丸(李子玉方)

(组成)黄芩30g(冬季可略减,夏季可略增),砂仁30g,木香30g,甘遂180g。甘遂与其他药量之比为1∶6。

(用法)共为细末,水打小丸。成人每次3~10g,儿童酌减。每隔3~5天,空腹服1次。

(功效主治)用于肝硬化腹水、肾炎、慢性心衰伴腹水可任攻下者。

(按语)李氏治疗臌证病推崇攻利之法,而倡食养以尽之的善后疗法。乃在其业师马俊山先生治疗臌证的效方之基础上,创制“臌证丸”一方,用之一生,获效无算。本药有轻度催吐作用,以泻下逐水为专,作用可达3~4小时,待溺稍减之后,饮小米粥碗许,而后便可进一般饮食。孕妇禁服。肝硬化有明显上消化道出血倾向者,慎用。

(方源)《津门医粹(第一辑)——天津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选编》

肝硬化——软肝缩脾方(赵绍琴方)

(组成)柴胡6g,黄芩10g,蝉蜕6g,白僵蚕10g,片姜黄6g,水红花子10g,炙鳖甲20g,生牡蛎20g,生大黄1g,焦三仙各10g。

(用法)上方每周5剂,每剂煎取500m1左右,分2~4次温服,服3个月后改为每周3剂分服维持。

(功效主治)行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用于早期肝硬化,肝硬、脾大。

(方解)肝硬化早期表现为胁痛、腹胀、癥瘕等症,(迁延日久,后期多成鼓胀,属中医“四大危症”之一)其形成,气、血、食、湿之郁是关键。诸郁不解导致血瘀结聚,形成瘕。同时,气血脏腑受诸郁所伤,功能失调,正气渐弱,多数属虚实夹杂之证,根据阶段不同,各有所侧重而已。肝硬化早期,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但总以肝硬、脾大为主要见症。治疗时,不宜因虚而纯用补剂,否则瘀结日甚;亦不可攻利太猛,劫伐正气,与病无益。治以行郁活血,软坚散结,调整阴阳方法,达到软肝缩脾的目的。方中用升降散(蝉蜕、僵蚕、片姜黄、大黄)开通内外,平调升降,燮理气血;柴胡疏达肝胆之经气,解除肝气之郁结;黄芩苦寒,善清少阳郁热,并清因诸郁而蕴生之内热;水红花子活血且能利水,除血滞,化水湿;焦三仙化积滞以疏导肠胃;鳖甲、牡蛎咸寒软坚,以散瘀结。诸药合用,针对肝硬化早期以肝硬、脾大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收到调气开郁、活血化瘀、软肝缩脾之功效。

(加减)胸胁满闷,喜叹息,脉沉而滞,气郁显著,加佛手片10g,香附10g;厌食呕恶,胁肋不舒,舌苔白腻,湿郁为甚,加藿香10g,佩兰10g,姜半夏10g;心烦失眠,急躁易怒、舌红起刺,火郁之象,加用黄连6g,牡丹皮10g,龙胆草3g;嗳气频作,食后脘堵,积滞明显,加保和丸10g冲服;腹壁青筋暴露,肝掌、蜘蛛痣等特征明显,舌有瘀斑,血瘀之征,重用鳖甲、牡蛎各30g,加莪术6g,三棱6g,或配服鳖甲煎丸每日1丸;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脉象沉细软弱,虚象为主,当区别气血阴阳之偏重,酌加补益之品,气虚者,舌淡脉虚,加白术10g,太子参6g;血虚者,唇淡面黄,脉细,加阿胶10g;舌淡苔滑,脉象濡缓,中阳不足,加干姜3g,吴茱萸3g;舌红尖绛,少苔且干,下焦阴亏,加生地黄20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

(按语)本方系在“升降散”基础上加味而成。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诸物,要求以清淡素食为主。坚持每日早晚散步各1个小时,使精神放松。

(方源)赵绍琴教授治肝硬化、脾大妙方.医学文选,1994(6):61

肝硬化——健脾软肝丸(朱明烈方)

(组成)醋柴胡、枳壳、青皮、鸡内金各12g,白术、五灵脂、茯苓、地龙、茜草各15g,丹参、炙鳖甲、白茅根各30g,甘草5g组成。另加猪肝粉20g冲服。

(用法)诸药浓煎,每剂药分2次煎,第一煎分2次服,第二煎服1次,每天早、中、晚3次空腹饮下。服药1~2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病情基本稳定后,则将上方制成丸剂如绿豆大小,水泛丸,每次服6g,日服3次,红糖水吞服。以3个月为1疗程。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健脾软坚。用于肝硬化。

(方解)朱老认为,本病形成与气血水三者息息相关,与肝脾肾三脏最为密切。一般初病在肝,继则损脾,后则及肾,临床常见气血水同病之候。本病常继发于血吸虫病,或慢性病毒性肝炎等疾病,长期嗜酒,饮食不节,劳欲过度和情志抑郁等为本病促发因素。“肝病总离不开郁,有郁则可引起肝病”,是朱老特别强调的。故在治疗肝硬化时,朱老十分重视“郁”和“瘀”这二个字,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健脾软坚为大法。方中醋炒柴胡、枳壳、青皮疏肝解郁;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鸡内金、地龙、炙鳌甲软坚散结;丹参、五灵脂、茜草、鼠妇活血化瘀散结;虎杖、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利湿;猪肝粉以脏补脏,养血柔肝。全方共奏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化瘀软肝之功。

(加减)若腹胀纳差者,加砂仁6g,山楂、谷麦芽各15g;腹水者加炒黑白二丑末、车前子(包)各15g;气血虚弱者增西洋参、当归各15g;腹脉暴露者加赤芍、郁金、三棱、莪术各15g;有蜘蛛痣和砂掌者加生地黄、鸡血藤各30g,桃仁、红花各10g;大便溏泻者加苍术或土炒白术、藿香、神曲各15g,炒薏苡仁30g;肝脾肿大加土鳖虫30g,射干10g,鼠妇10g;有湿热未净,加茵陈、虎杖、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g等。

(验案)张某,男,35岁,1987年8月7日初诊。主诉右上腹及胁下胀痛5年,加重1个月,并兼脘腹胀满,纳呆食少。既往有血吸虫病史20年。5年来一直反复发作,右上腹及胁下隐隐胀痛,以食后及劳累后加重。1984年曾在外院做B超提示:“血吸虫病肝硬化”。长期服肌苷片、维生素C、葡醛内酯等西药治疗,病情尚稳定。近1个月来因劳累过度,加上房事等,病情加重,伴脘腹作胀,纳差,乏力,时恶心,小便短少,舌红暗苔润,脉弦细。B超检查提示“血吸虫病肝硬化、肝腹水中等量”,收住院治疗。因患者经济条件差而拒绝,遂来朱老专家门诊求治。刻诊:患者除上症外,见面色晦滞,形体消瘦,腹大青筋暴露,面颈部可见蜘蛛痣,肝掌,舌暗红苔润,舌底静脉紫暗,脉弦细。胁下肝脾触诊不满意。

肝功能检查:麝浊度15U,锌浊度16U,谷丙转氨酶45U(赖氏法),血清总蛋白5.7g%,白蛋白2.7g%,球蛋白3.0g%。参合脉证,朱老认为属中医“鼓胀”范畴,证属肝郁脾虚,水瘀互结,法以疏肝解郁,健脾利水,化瘀软坚为主。用健脾软肝丸方加炒二丑、三棱、莪术、郁金各12g,车前子15g(包),砂仁6g。服药10天,溲长便通,腹胀减轻。继服20天,食欲明显增加,体力也有所恢复,复查B超提示:腹水消退。即原方去二丑、车前子,再服3个月,食欲正常,精神亦振,腹胀基本消失。复查肝功能提示已正常,总蛋白61g/L,白蛋白31g/L,球蛋白29g/L。停服中药煎剂,继服健脾软肝丸药。3个月后B超提示:“肝内回声较密,较强”,患者恢复正常工作,随访3年无异常。

(方源)傅绪梅.朱明烈治疗肝硬化的经验.湖北中医杂志,1995(6):7

肝硬化腹水——内服外敷方(夏德馨方)

(组成)内服方:青陈皮各6g,茯苓9g,生薏苡仁30g,泽泻20g,炙鸡内金12g,麦芽12g,车前子30g(包),白茅根30g,丹参30g,生鳖甲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川石斛30g,太子参15g。

外敷方:甘遂末6g,肉桂9g,车前草30g,大蒜头2枚,葱白1撮。捣烂成末,加水调敷脐部热熨。每日更换1次,5天为一疗程。本方用于顽固性腹水久治不退者,可助汤剂,共奏其功。

(功效主治)用于肝硬化腹水。

(加减)如伴有黄疸者加茵陈30~90g,金钱草30~45g;阴虚甚者加南北沙参各15g,麦冬15g;偏气虚者加生黄芪30g,炒党参15g;齿衄、鼻衄者加墨旱莲20~30g,藕节12g(藕节用量不宜过大,否则有伤胃之弊),白及12g;挟血瘀者加红花6g,当归12g,腹胀甚尿少者加陈胡芦瓢40~120g(煎汤代水);偏热甚者加黄连3g(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黄连用量不宜过大,否则有败胃之虑),黄芩9~12g,芦根30g(去节。若不去节,会减弱清热生津之功),偏湿重者加苍术9~12g(对湿邪甚者可加大剂量至30g),川厚朴9g,大便不畅者加郁李仁9~12g(打),瓜蒌仁12~15g(打),生大黄4~6g。

(验案)王某,男,52岁。1976年5月首次发病,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活动期)。1981年9月,某医院确诊为“肝硬化腹水”。1周前B型超声波提示“脾脏肿大,腹水4格,肝脏波形呈肝硬化图像。诊见患者面色黧黑,神疲乏力,头晕,口干不欲饮,心烦易怒,鼻衄,胃纳欠馨,肝区胀痛,恶心,泛上欲呕,腹膨鼓胀,小溲黄赤,大便日4~5行,质稀。苔白腻,前剥,舌质偏红,脉细小弦。证属湿热久羁,阴液亏耗,水浊症积内阻。治拟养阴清热,和中理气,利水化瘀。药用:川石斛30g,北沙参15g,生鳖甲30g(先煎),白茅根30g(去心),青陈皮各6g,茯苓9g,生薏苡仁30g,泽泄20g,车前子30g(包),丹参30g,生藕节12g,陈胡芦瓢50g(煎汤代水)。7剂药后患者自觉腹部宽松,衄血止,尿量亦增。守原意服药20剂后,复查超声波示腹水症(-),肝脾情况同前。

(按语)夏老认为,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养阴利水是重点,如坏死性肝硬化腹水者,养阴药宜重用,服大量西瓜汁颇有益;其次,要顾及脾胃健运,古人云“水唯畏土”,如脾胃健运,中州泰如,则水湿易除;再其次,尚需考虑“活血理气除积”的应用,和遵循“百日戒盐”的古训。夏老认为,初发者较复发者易治,腹水渐消者比骤退者疗效巩固,但要警惕黄疸的突现和逐步加深。

(方源)陈建杰.夏德馨治肝硬化腹水运用内服、外敷二方的经验.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8):33

腹水——土狗散(田秉澍方)

(组成)土狗五份、甘遂三份、大黄二份共研末。

(用法)成人量每服10g,孕妇忌服。

(功效主治)攻逐水饮。运用于各种病因所致腹水。

(方解)土狗:又称蝼蛄,用时去尽头、爪、翼,置锅内以文火焙为褐黄色研末备用。其性味咸寒入胃、膀胱经。功用:利水通淋。主治水肿石淋,小便不利。甘遂;面裹煨。功用;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主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大黄:推陈致新,通利水谷道,宣通一切气,利大小便。

(加减)臌胀必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可酌情助脾、疏肝,活血、消水。

(验案)鼓某,女,1961年8月23日初诊。患者3年余腹满尿少,四肢不肿。西医诊断:肝硬化腹水,服西药治疗,时好时坏。1个月前发热,咽痛,尿少,伴见全身浮肿,尤以四肢肿甚。某院诊断为急性肾炎。近1周低热神昏,大小便不通,全身浮肿。面色晦暗,腹部胀大,可见腹壁静脉,语言低微含糊不清,口内少津,舌干黄腻苔,脉弦细数。1周无小便,近2天注射速尿针仍小便不利,淋漓。诊断:水臌并发风水。生命岌岌可危,患家已身无分文。予土狗散。次日早晨其夫来述,药后腹如雷鸣,须臾大小便俱下,今晨腹与四肢水气尽消,不见气短心烦喘促,欲饮食,进稀粥两碗。“大积大聚衰其大半而止”。令其夫自采鲜玉米须、小蓟、益母草、西瓜皮各250g,莱菔子60g,共煎汤频服。5天后二诊,可坐起述病。小便通利,纳食增进,仍觉周身乏力,舌淡红、薄白苔,脉沉细稍弦。嘱:可自采前药服用。次年春可步履来诊。述上药自采甚多,荫干后一冬未间断服用,现大小便正常,轻微腹胀。嘱其继服舒肝丸。

(按语)土狗散是1921年由桑干河畔一姓李游医所传。多年临床观察,治多种病因所致的水臌症,逐水功能卓著,未见不良反应。

(方源)《内蒙古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粹》

肝病腹水——二丑汤(黄志强方)

(组成)黑、白丑(打)各30~40g,茅根、半枝莲、半边莲、谷麦芽各30g,丹参20~30g,当归12g,生鸡内金(后入)10g,红枣5枚。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柔肝软坚,消导退肿。用于肝炎肝硬化腹水。

(方解)黑、白丑泻下逐水,祛痰杀虫,治水肿,腹水,为本方主药;半枝莲、半边莲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当归、丹参养血柔肝,活血祛瘀;鸡内金、谷麦芽消食健脾,化瘀软坚,消腹胀;白茅根清热凉血利尿,透肝经之郁热;红枣健脾和中,养血活血,并能缓和黑白丑之峻猛。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柔肝软坚、消导退肿之功。

(加减)舌红少津者加石斛、枸杞子各12g,苔腻湿重者加薏苡仁30g,茯苓12g。

(验案)张某,女,47岁,社员。患者于1971年9月患肝炎肝硬化腹水,经当地卫生院住院治疗无效,于1972年2月26日赴上海,乃诊为肝炎肝硬化腹水,经治未效。1972年3月15日求诊。形体极消瘦,巩膜微黄染,皮肤干燥,腹水中等,肝脾触诊不满意。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00U以内(100U内为正常),麝浊24U,硫浊U,黄疸指数12U,总蛋白6.2g(其中白蛋白2.8g,球蛋白3.4g)。用“二丑汤”加石斛、枸杞子治疗,服本方18剂后,症状大有好转,胃纳亦馨,腹水基本退净。续服本方共100剂左右。肝功能复查全部恢复正常。于1978年5月2日复查:面色红润,形体壮实。复查肝功能完全正常。超声波除有较密集微小波外,未发现异常肝波。7年来一直参加农业劳动。

(按语)本方在治疗有多量腹水时可配合西药利尿药如:氢氯噻嗪、螺内酯、氯化钾一起治疗,待腹水基本退净就单服“二丑汤”。经20例治疗观察,有一定疗效。二丑汤适用于失代偿功能早期的肝硬化腹水患者,而对病体虚弱或兼并发症以及肝硬化腹水晚期病员,不宜用本方治疗。黑、白丑是本方的主药,一般每剂用量30~40g。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血尿或中毒现象,也未发现峻下逐水现象,故认为黑、白丑并非是峻下逐水药,而它是否能促进肝脏对白蛋白的合成作用,以致有改善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还待进一步研究。

(方源)黄志强.二丑汤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20例小结.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0(6):18

肝硬化腹水——扶正化瘀汤(陈伯咸方)

(组成)醋柴胡10g,杭白芍15g,醋香附10g,炒枳实10g,春砂仁6g,云茯苓10g,鸡内金10g,生黄芪30g,全当归10g,血丹参15g,京赤芍10g,桃仁泥10g,鳖甲10g,冬瓜皮10g,炒白术10g。

(功效主治)疏肝健脾,化瘀软坚。用于肝炎后肝硬化并腹水,症见面色灰滞,肝掌,蜘蛛痣,两胁板滞,脘腹胀满,纳呆乏力,大便无规律,溲少肢肿,蛋白倒置。苔薄白,脉象沉弦等。

(方解)肝炎后肝硬化,先是肝家受邪,久损不愈,疏泄不利,终致气郁血停为瘀。久瘀肝大,形成门脉高压,肝病及脾,失去常运,脾病反及肝。水、气、血互结,肝脾均大而硬化。缘因病致虚,又因虚而致瘀,虚实错杂,治较棘手。既不能峻补,更慎防强攻,过补恐虚不受补而塞滞不堪,强攻则大量水液丧失而伤气败阴,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本方首选柴胡配以白芍疏柔肝体,速速复其疏泄之本能;用香附、枳实调气机而为血行打基础;疲乏益甚乃是肝脾气虚血亏之征;取黄芪、当归为补血汤意,重在补肝益中,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修复,振奋两脏功能,纠正蛋白倒置确为有效;水唯畏土,其制在脾,用砂仁、白术、云茯苓、鸡内金健脾助运消磨积滞,促进腹水流通;丹参、桃仁、赤芍活血行瘀,瘀去新生,以改善肝脾血循环;鳖甲咸寒入肝、脾,功善滋阴强体,软坚散结,实验证实,可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提高血浆总蛋白,是治疗肝硬化之圣药;冬瓜皮滋阴清热,利水消肿而不伤正。此方总的原则是恪守“养正则积自除”的铭训,扶正祛邪,化瘀软坚,恒之缓图而取胜。

(加减)腹水便溏者加大腹皮,山药;肝区痛者加延胡索;肾虚腰痛者加桑寄生、菟丝子。

(方源)《陈伯咸临床经验荟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