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边城(第473)
靠一本小说撑了几十年。这还是算上一辈假装有文化的年代,为了证明自己懂沈从文,都会“到此一游”,或者买来《边城》放在床头。
下一代就不好说了,我现在和学生说了也丝毫不能引起他们内心的一丁点波澜。
因为他们假装有学问都嫌麻烦。
再到若干年,或许会更加淡忘。
至少我现在走在边城,除了偶然的餐馆招牌上面写着翠翠酒店,其他的,就真的觉不出什么。可能也是作为一个路人感知浅薄。
或许也就是一本小说而已,就像那么多人研究红楼梦,那么多年。我承认有极少部分是真才实学,但大部分都是不知所谓。研究普通人看不懂,不感兴趣的东西。最后他们就是自己人评价自己人,陷入一场无休止的闹剧。这就是“知识分子小市民”或者叫做“知识分子白痴”。
我现在很厌烦这种陷入“内卷”的无聊状态。生活中,我们会用常识或者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来判断他们说话的分量,而不是真的懂这个理论或者用的上这个理论。
所谓“象牙塔”的知识分子错误的以为被需要,一辈子乐此不疲。
从某种程度说,大,很好。尤其是城市。更加的能节约成本。
边城很小,小到只住了八百人。年轻人到外面“逐梦”,剩下老人在家。微雨朦胧,撑船江心。节奏很慢,整个镇子就这么大,当然慢。慢能够滋养艺术、文化,你看古罗马轰轰烈烈,但你要知道,他的城市面积大概只有5平方公里。一小时可以穿城而过。大家闲来无事,自然就是讨论哲学。
人永远是以群分。世界这么多人,联系越多,越孤独。因为你没有找到灵魂伴侣。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