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黛山秀湖,味在乡坝老城


      美在黛山秀湖

       璧山的秀湖,虽没有大理的旖旎风光,不及杭州的江南情调,却有”生态之城 和美璧山“之誉。中国台湾词作家庄奴先生曾在此,度过一段休养时间,他心中的“小城故事",在这里找到了。

向往"小城",汉歌在今年六月的某一天,来到秀湖公园。
       阳光明媚,热风带着秀湖湿气扑来。站在湖边,芳草润泽,花儿朵朵。远望秀湖,山环水绕,曲水叠岗。于是乎,陶醉于此,久久不愿走开。

话说抗战时期,"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璧山讲学,因盛赞璧邑山系"黛山秀湖",故而“秀湖公园"得名。秀湖之美,在于山水之间,秀湖之质,在于灵秀俊美。

璧山吴道藩书记畅言,秀湖"两大、两多、四浓“之特点,再现璧山千余年之传统典故、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民俗风情,构筑成厚重文化的“璧山画卷"。

       味在乡坝老城
       逛完秀湖,临近中午,一行人顿感饥饿。行走在璧山规划局旁边的公路边,看到了一家乡坝老城来凤鱼。

"璧山来凤鱼发展至今,百余年了,今天非吃不可!"同行的李君抢先说道,倒是吊起大家的味口。

走进乡坝老城,穿着厨师服的张春来 ,热情迎客,"几位老师,这里来凤鱼、璧山兔是乡坝老城的招牌菜,鲜活的食材,现宰现烹。"廖廖几句,大家好像闻到了鱼肉滑嫩、兔丁鲜香的味儿。

一大盆来凤鱼、双椒兔端上桌,顿时,平日里文雅讲究的"秀才"们,顾不了身份,亦不客套,拿起中国筷子(哦!只有我们国人用筷,很多国外人常用刀叉),便狼吞虎咽起来,还一个劲地大声称赞:“这家店的味道不错!"

对于美食,虽汉歌自居"吃货“,然而几位挚友文人眼里,饮食不仅仅是饱腹而已,更多的是一种对美食的情怀,赞美厨师的娴熟技能,烹饪佳肴的高超。没有了文字里的刀光剑影,故事里的迭宕起伏,情感里的痴情女,此时,整个餐桌上的话题,少了博古论今的词调,反而多了一些了解璧山文化。

乡坝老城,别有风味。它体现于《说文》记载:“味,滋味也"。又据《礼记.礼运》一文中,记叙“五味六和十二食"之故,《韩非子》记载"食不二味,味不重席"。
       欣赏秀湖之行,品尝来凤鱼佳肴。愉快的旅行虽短暂,令人留连忘返。

猜不透的,是人心
看不懂的,是感情
忘不了的,却是那一抹未曾遗忘的记忆
当你出现一刻,
回忆,不断地旋转
或许,跟阳光无关
忽略了你温情的眼神
我还想去的地方
悄悄地来此
发疯似的接近
离开时,依旧难以自拔的忘记
--黛山秀湖
山环水绕,曲水叠岗
湖边芳草依依,风景秀美如此

璧山乡坝老城来凤鱼
地址:璧山区剑山路(规划局斜对面)
订餐电话:158 2597 1818

相关资料:

秀湖公园,位于重庆市璧山老城区与绿岛新区的结合部,占地1500亩。公园拟布局800种植物,其中开花植物300种;并建成20公里的各种道路。公园建筑为仿古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

关于秀湖公园,璧山区委书记吴道藩总结了8大特点:“两大、两多、四浓”。

“两大”就是公园占地面积大和湖面面积大,公园占地1500亩,其中水体面积500多亩,这样大面积的公园在重庆少有,西部地区也为数不多;

“两多”就是植物品种多和景观石头多,公园以“花”为主题,布局了800余种植物,其中观花植物300种(观花高大乔木150种,花灌木及草花植物150种),基本实现一年365天,天天都有植物开花,公园已经种下了600余个品种植物。景观石头多,公园内有1000多块石头,来源于全国的6个省,云南的青花石、四川的雅安石、江苏的太湖石等在这里都能找到踪影;

“四浓”分别是文化氛围浓、休闲氛围浓、动感氛围浓、商业氛围浓。文化氛围浓,璧山建县已有1250余年,秀湖公园将再现璧山千余年的传说典故、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历史名人,成为演绎璧山厚重文化的优美“画卷”。

秀湖公园建造亭台楼阁16处,凸显清代中期川东建筑风格,正南门、诗圣岛、天子桥、浮雕群、隐帝流光坊、凤凰阁、翰林院、鼓音桥、驿站水街等景点。公园内建有20多公里的健身步道、4公里的亲水步道、2公里的空中栈道。公园内设置了一个大型音乐喷泉,由一座30米高的塔式主体和8组独立喷泉阵组成。商业氛围浓,公园内建有5万平方米的商业门面,各类名特产、璧山小吃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