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一张思维导图,需要分几步?

提起21世纪最流行的笔记工具,其中一定会有思维导图。这种“一图讲清一个问题”的笔记工具,不仅简洁明了,更重要的是它看到了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到了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
思维导图创始人Tony Buzan
01
思维导图:最会“抓重点”的笔记法
我们日常做的读书笔记导图、课程笔记导图,都属于“总结类”的思维导图,将我们了解到的知识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本质是把分散的内容有条理地排列起来。
为什么思维导图是更好的整理方式呢?
先来看下面一段话:
内容出自《掌控习惯》
同样的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之后,就变成了这样:
是不是变得简单清晰了很多?
在脑海里复述上面的内容,是不是在思维导图形式下记忆得更加清楚?
因为在用思维导图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做到了两件事情:
第一,是将这段话中不必要的词语省略,只留下关键点,重点清晰,节省了大脑的运算量;
第二,是用简单的图形为内容建立了关系,有清晰逻辑的内容更容易被记住,提高了大脑的运算速度。
而在每次添加一个新的节点的时候,你也在思考“这个内容和主题有什么关系”,其实就是在吸收和消化知识的过程。
02
思维导图:发散和聚拢的双向创造
除了整理,思维导图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创造”,比如用思维导图完成写作提纲和头脑风暴。
创造一张思维导图需要分几步?
1.写下这张导图的中心词;
2.围绕中心词发散出问题;
3.围绕问题列举答案。
思维导图在创造的过程中,同时保留了自由度和结构性。
在我们用普通笔记形式完成内容时,遵循的是单向线性结构,按照一个方向从开始走到结束。
思维导图则是多向网状结构,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向下创建它的同级节点或向右创建它的次级节点,也就是说,我们在完成思维导图的时候,会不断问自己两个问题:
还有其他可能吗?(同级节点)
它可以怎样被拆解?(次级节点)
和单向结构不同的是,思维导图的网状结构可以自由地长出“分支”,让我们在不同的角度之间“反复横跳”,当我们被其中一个问题困住的时候,可以暂时搁置,先解决另一个问题。
而当我们有了新的灵感的时候,由于思维导图有清晰的层级结构,可以很容易地将新的灵感放到合适的位置,而不破坏完整的结构。
这就是思维导图的魅力。
03
没有思维的导图,就是一盘散沙
对于一张思维导图来说,思维是基础项,美观是加分项。
有的思维导图看起来内容非常庞大,但实际上只是知识点的堆砌,花费了大量时间,但是什么都没有记住。
1. 学会提炼:如果全篇都是重点,就是没有重点

大家可能都经历过:期末问老师考试的重点,老师回答整本书都是重点。
老师的话可能是真的,但是我们不能把书中的内容逐字逐句地背下来。
担心错过细节而把整个句子抄下来,结果很可能是整段一起被忘记。过长的句子不仅会在记忆过程增加内存,也会给提取过程添加负担。
在思维导图中,需要把“关键词”提炼出来,而不是把整段内容放进去。等我们整理后再看思维导图的时候,大脑就能通过关键词迅速回忆起完整的内容。
2.学会归类:如果同级节点超过10个,就需要增加一级分类了
同级节点过多,不仅看着不方便,也会削弱节点之间的联系。好比一段话中不停地使用“然后”,听起来很容易疲惫:
“这件事……,然后……,然后……,然后……。”

同样的内容,添加层级之后,就会变得清晰很多:
“这件事可以分为三点,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
第一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第二是……。”
3.重在思考:跟着别人走路,下次还会迷路
我们在看他人的思维导图的时候,会觉得“好看”“有条理”,但其实并不容易记住。因为真正有效的记忆过程发生在梳理思维导图的环节。
很多人在读书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读书笔记,只是将目录抄写下来,结果发现什么也没有记住。因为目录是“作者的思维”导图,我们需要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制作“自己的思维”导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