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距离基准价还有多远?

在大宗商品市场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买什么什么就贵,中国卖什么,什么就便宜的怪圈始终存在。为了破局,解决方式之一是借助中国市场庞大的体量和充沛的购买力,争取商品的定价权。

在黄金市场上,对定价权的争取就一直没有停息,标志性事件是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成立。之后中国追逐渐借助生产量全球第一、消费量全球最大等“四顶桂冠”,努力在伦敦和纽约之外,在价格制定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的声音有多大还待考量,但至少在充满变局的一年里中国的金价和国际市场出现了不同的走势。据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来,中国的现货黄金价格一直比 LBMA 伦敦金价平均高出每盎司6美元,而这一溢价的情况在去年发生了逆转。从全年来看,中国现货黄金价格相对于国际金价的折价平均为每盎司26 美元,这也意味着中国的金价要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其中去年8月境内外黄金价差月度均值达到69 美元,为历史最低。
在习惯了购买比国际市场上更贵的黄金后,去年国内的黄金更便宜,这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对于这种“便宜金”,世界黄金协会给出的原因是在一段时期内国内黄金供应过剩和中国黄金出口限制等,“由国内黄金供应过剩引起的中国黄金现货价格相对于国际金价的折价只能通过本地黄金需求的恢复来收窄”。
然而真的“国内黄金供应过剩对境内外价差的影响更为显著”吗?事实上,国内黄金供应远称不上“过剩”,甚至连满足自身需求还有相当距离。
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黄金产量365.34吨,同比下降3.91%;中国黄金实际消费量820.98吨,同比下降18.13%。两组数据对比会发现,国内黄金产量占消费量的44.5%,这也意味这进口仍占黄金需求的55.5%,这一比例和在2015年至2019的五年中,62%进口依赖平均度的只有少许下降,并不改变国内供应不足半数的总体局面。因此中国的国内黄金供应不但没有“过剩”,相反距离充足还有相当距离。
中国市场黄金的溢价和折价并非国内供应带来的,而是国际供应趋势变化导致的。去年疫情影响了黄金供应链,西金东移的趋势发生了变化。瑞士海关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瑞士对印度的黄金出口创下2019年6月以来的高点,但对中国的出口仍保持低迷。在高金价的影响下,很多黄金从东方向西流动。由于存在严格的出口管理,中国的黄金流出受限,但国际的黄金流向变化也会让国内金价承压。其次,国内金价出现折价也反映出去年美元走弱给金价带来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走强,也体现到了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上。
面对上海金和伦敦金不同的走势,不需为溢价或者折价的变化感到惊恐或者兴奋,这类情况在今后可能还会发生,放弃影子市场心态是真正基准价建立的前提。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操作指南,依此入市,风险自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