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乌蟒岛的文章与

李德兴 军旅警营

关注军旅警营公众号,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缘,而缘又是可遇而不可求。

我要讲的是与军旅警营结缘的故事,这个故事还是与美篇有关。

我退休后无事可做,也是闲得无聊,没事总愿写点什么。

事也凑巧,年前,远在山西太原的挚友给我转发一部美篇。我看后,感到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美篇中有文还有图,图文并茂,更新颖是还有音乐。真让人爱不释手,百看不厌,百听不烦。当时我想,他能制作,我为什么不行?于时,我便学习制作美篇。

第一部美篇是《乌蟒岛一我的家乡》,我把几年来拍的乌蟒岛的照片一古脑全部放进美篇中。当时的美篇只有图片和音乐。完后,我首先发给远在山西太原战友张志强看,他在乌蟒海岸炮连当过兵,当年还是乌蟒小学校外辅导员。没想到,他把我的美篇放到海岸炮连的老兵群里,结果出乎意料,反晌热烈,阅读率猛增。

人呀,不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喜欢赞美话,我也不例外,当时,我就觉得心跳加速,激动不已。我想,既然战友们那么喜欢,我为什么不专门为他们制作一部?

有这种想法后,我便搜集资料,为了拍照,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绕岛一圈。回来后,发现当年海炮连的饭堂还没拍照,准备第二天再去一趟,谁知,半夜后便下起了入冬以来乌蟒岛第一场大雪。

春节将近,我为了能把美篇赶在春节前完成,也好给老兵们献上份新年礼物,我夜已继日,已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第三天一早,我便又踏上去南洋的路上。又第二次绕岛一周。回来后,我又把新拍的照片填加进去。

美篇用五千六百多字,九十四张照片,想像老兵登岛后,我当向导,领着老兵们绕岛参观并介绍了乌蟒岛近十多年的变化的全过程。

就这样,我反复修改,自我感觉还可以,便把《乌蟒岛一战士的第二故乡》的美篇,首先发给山西太原的好友,他又转发在老兵群里。

这次反响更强烈,又有人把这美篇转发在陆军群里,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连远在四川老兵的子女也看到美篇,并写下了评语。更没想到的是,我在美篇中提到的渔民巧救婴儿故事中的小主公也看到了美篇,并写下了评语。

还有乌蟒营军人服务社第一任售货员的女儿红旗也看到美篇,并留言。这些评语和留言,更加激起我创作的欲望,我的付出和心血没有白费,我的努力终于有人认可,再累也值得。因此可见,乌蟒岛不但是老兵们的第二故乡,也是随军家属们的第二故乡。

五月三号晚饭后,我打开微信,在吴家沟群里偶尔看到一部美篇,另经一看,有乌蟒岛三个字。我先是一惊。我心里了咯噔一下,这是谁也写乌蟒岛?我马上认真看起来,标题是《乌蟒岛一要塞区老兵的第二故乡》。再往下看作者:李德兴。这么巧,还有跟我重名。继续看下去,这些图片文字不都是我的吗?我当时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一直看完,我确信,这确确实实是我的作品。

再细看,这是我四月前的版本,其中还有错别字和意思表达不清楚的句子。

问题是我也没投稿,是谁帮了我这个忙,做了一件是我想做,而不知如何做的事,实现了我的愿望。这是一喜。

我急忙找转发者,她说是同学发给她的。我又顺滕摸瓜找到她同学,她又说是长海二中同学转发给她的。我想:算了,再追下去也不会有结果的。我就在博客上写了题为《给朋友的一封信》的文章,希望能找到这位好心人。信发出多日,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到此为止,也就不了了之。

一天,我又看一遍《乌蟒岛一要塞区老兵的第二故乡》美篇,我无意间点击军旅警营公众号,并进入,发现有我的美篇在内,而且还是头条,我欣喜若狂,作者李德兴的名子霍然就在里面,我心里美滋滋的。我又根据公众号的提示试着加军旅警营公众号编辑的微信,可对方没接受,过后,我也就自动放弃了。一天,二天,第三天时,有回复了。

就这样,我与阳光编辑联系上,然后我的乌蟒岛一文,在《今日头条---军旅警营》也发表,阅读者迅速扩大。乌蟒岛也在瞬间。让更多人知道了他今天的变化,和改革开放带给他的飞跃。

这真是:踏破铁鞋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也就是前天,我又加入了军旅警营作者群,与各位前辈共群是我的荣幸。来到公众号的战友作者群,我仿佛第二次入伍一样兴奋。

正应了那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的老话。

我已退休多年,也没有什么奢望。我写点小短文,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就是图个乐呵。

我的信条是:快乐过好每一天!

我的左右铭是:结果不重要,只要我尽心尽力就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