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意辞高美——《红楼梦》
听千红一窟,万艳同悲,君切勿悲伤!
◆ ◆ ◆
文 | 清芹
曹雪芹是一位生于乾隆盛世的贵族后裔。在那个煊赫贵族之家,他享受过“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富贵生活,也目睹了这个家族由盛及衰、轰然塌圮的历史。当他降为落魄的“寒士”,困顿于“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生活之时,繁华人世背后的沧桑赫然刺痛着他的双眼,震撼着他敏感的心灵。他把全部的深情、智慧和才华都倾注在自己的文字里,“批阅十载,五次增删”,终于创作完成了不朽的文学巨著——《红楼梦》。这部著作,不仅全面反映了18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的风貌和特征,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而且在篇章结构、人物塑造、语言技巧等方面都堪称典范。其思想内涵的浩瀚深广和奥妙莫测值得世人永远探索,其艺术成就所达到的高峰也令人叹为观止。
《红楼梦》写了一个恋爱不能自由、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剧,即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的悲剧,这是《红楼梦》悲剧的中心事件。作者围绕着这个中心事件,铺开了一个由无数相关人物构成的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环境,描写了这个步步走向崩溃的贵族统治阶级社会的真实内幕,揭示出造成这个悲剧的全面、深刻的社会根源。小说对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批判是现实主义的,而对宝黛爱情深刻动人的描写,则即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理想主义的。《红楼梦》的思想倾向及宏大的艺术结构令古今中外的读者流连其中。
小说是凭借其创造的典型形象以创世的。《红楼梦》共写了七百多个人物,其中称上典型的就有数十人。尤为可贵的是,作者能够把众多相近的人物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尤氏姊妹,一个受尽凌辱,忍气吞声,一个却泼辣刚烈,勇于反抗;薛家兄妹,一个痴傻顽劣,一个却聪慧规矩;妙玉孤高而不近人情,黛玉则清高中满含柔情;凤姐的泼辣中暗藏狡诈,探春的泼辣中彰显严正;平儿温顺中有善良,袭人温顺中见世故。为了把人物写得主次有别、层次分明,作者采取了不同的描写方法,主要人物是通过不同的情节来刻画,次要人物则几笔淡淡带过,到恰当的时候再抓住典型事件集中描写,突出其性格特征,如探春的性格就是通过“理家”和“抄检大观园”来刻画的。
在《红楼梦》的人物图谱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堪为翘。宝黛二人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因此,他们与众不同;也因此,他们情投意合却屡受封建势力的夹击,有情人难成眷属;更因此,他们悲剧的人生和被毁灭的人格才在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成为千古绝唱。宝玉本应继承家业,为家族光宗耀祖而鞠躬尽瘁,可是他偏偏无视这个天经地义的责任,不仅对仕途经济之事了无兴趣,而且还自甘“堕落”,与下人为伍,与戏子相交,为丫头的死伤悲,为争取与黛玉的爱情不惜与家庭意志相违抗。黛玉则以一柔弱女子之躯与险恶、残酷的封建礼教作斗争,其悲剧的人生更加催人泪下。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情横溢、学识渊博,而且还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戏曲作品。她敢说绿珠为石崇殉葬不值,敢于赞扬红拂私奔的壮举。在酒筵上把《西厢记》、《牡丹亭》中的“淫词艳曲”引为酒令,在情感上把贾府的“混世魔王”、贰臣逆子贾宝玉视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给予支持。黛玉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这是曹雪芹赋予这一形象的新的基因,使她从根本上有别于历代才女。宝黛二人从思想到情感都是相通的,他们的爱情也因此表现得非常纯真、深挚、坚贞。尽管他们的爱情发生、发展在不能有爱的时代,二人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这闪烁这人性的光芒的情感足以让世人震撼!
《红楼梦》是以细节描写的丰富、细腻、生动和深刻来与那些以情节曲折紧张取胜的小说媲美的。其细节描写精雕细刻,却不露一丝人工斧凿痕迹;虽出以平常,却能于小中见大,细中见深。在宝玉挨打的过程中,小说着力描写了贾政三次不同程度的落泪,将其愤怒而悲哀、威严而虚弱的矛盾合乎逻辑地统一起来,完整而深刻地表现了他力图挽回贵族大家庭行将败落的命运的复杂思想内涵。
《红楼梦》的语言经过曹雪芹的严格淘洗和高度提炼,即保持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又饱含着人物思想感情的血肉。作者很少用夸张的语言和华丽的词藻,而是尽可能朴素自然,既显得明快流畅,又不乏含蓄深厚。“黛玉进贾府”、“元春省亲”等场景的描写能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鲁迅评其语言“能够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于普通中寓深刻,在平淡中见神奇,正是《红楼梦》语言艺术的成功之处。
《红楼梦》在平常中道尽人世的沧桑沉浮,于细微处铸造艺术的无限烟波,可谓见微知著,意高辞美!
红楼梦 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当然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