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食物有剧毒、无特效药,街边小店常见,你也爱吃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吃,乃人生中的头等大事。

但在一日三餐上,不少人却犯了难,每天都面临着三大灵魂拷问:早上吃啥?中午吃啥?晚上吃啥?

眼下,又到了饭点,你想好去吃啥了吗?

虽说吃什么是个人的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但如果是下面这种食物,劝你最好慎吃。

一家9口聚餐8人身亡!

去年10月5日,黑龙江省一家9口在家中聚餐时,因其间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导致8人抢救无效死亡,另有1人仍在抢救中。

12日,黑龙江省卫健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调查得知,制作该酸汤子的食材已在冰箱里冷冻一年

△酸汤子  图源/网络

实际上,类似的食物中毒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就在2020年7月28日,广东揭阳一肠粉店也发生了一起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导致11人中毒,1人抢救无效身亡。

米酵菌酸到底是啥,为何这么毒?

米酵菌酸,是一种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毒素。

“椰毒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谷类发酵制品(米粉、河粉、糍粑、醋凉粉等)在制作加工过程,很容易被其污染。

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中毒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特色食品有关,北方以酵米面制作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制作的汤圆和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

这种细菌本身很怕热,正常的烹饪就足以杀灭。

但被这种细菌污染过的食物,如果放置时间较长,就会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之所以那么毒,是因为它有两个“毒门绝技”:

①耐热性很强

米酵菌酸极其耐热,一般的烹饪方法无法破坏其毒性,需要在100°C以上的高温连续煮1小时才可以。

连热水焯、下锅炒,都灭不掉它,更别提平时煮米粉、河粉那一小会儿功夫了。

②目前没有特效解药

米酵菌酸中毒后,目前没有特效药。

只能采取一般的催吐、洗胃、清肠等急救措施,也因此死亡率很高,高达50%以上。

中毒后,最快半小时内就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严重时可造成肝损伤,肝损伤后,毒素还会有连锁反应,引起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肝性脑病。

这一下,肝、肾、肺、脑都伤到了,就可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九死一生。

那么,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米酵菌酸容易发生在谷类发酵制品(米粉、河粉、糍粑、醋凉粉等)在制作加工过程,所以在吃这类食物时,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对此,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处发布了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的重要提示。

1、严禁用浸泡的玉米、霉变的玉米制售食品;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移风易俗,废除陈旧不良的饮食风俗。

2、家庭制备发酵谷类食品时尽量做到吃多少做多少,要勤换水,保持卫生,防止异味产生;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不要直接接触土壤以防污染。

南方人由于热衷于吃各种肠粉、米粉、米线等,所以外出就餐吃粉时,也一定要多注意:

有些店铺少有人上门,湿米粉摆放时间比较长,所以尽量别买、别吃。

摸起来粘手,看上去有霉点的粉,也别买、别吃。

吃起来发酸,或有霉味,赶紧丢掉。

买一餐的量就够,别一下子买太多;实在吃不完的,放冰箱保存。

椰毒假单胞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产毒温度为26℃。

露天环境存放时间过长,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所以,对于湿米粉,最好要冷藏储存,当天制作当天吃完。

另外,在浸泡河粉、粉条时,不要超过4小时,容器要保持干净。

米酵菌酸除了广泛存在于谷类发酵制品中外,还有一种大家常吃的食物,也是重灾区。

木耳这样泡

也会招来致命毒素“米酵菌酸”

木耳泡发时间过长,再加上外部环境不良,比如泡发木耳周围有过期变质的食物,或者浸泡的容器残留着其他食物变质的残渣,就很容易变成米酵菌酸滋生的“温床”。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致命毒素产生,泡发木耳一定不能太久

最好当天泡发当天吃,因为短时间内泡发的木耳,基本不会产生毒素。

通常来说,用冷水泡1~2小时左右就可以食用了,最多也不要超过4个小时。

如果用热水泡,时间还要更短。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

①如果泡发超过24小时,建议就不要吃了,特别现在天气炎热,更容易滋生病菌;

②浸泡后如果闻到有异味,或者摸到有粘液,说明变质了,赶紧扔掉;

③餐具及时洗、垃圾及时倒,保持厨房卫生环境干净。

除了木耳和湿米粉,鲜银耳也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在我国,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率最高的食物就是它。

所以,为了安全着想,建议买干银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