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养胃”的误区和方法,一次搞明白
导语:过去半个月,应读者的需求,我们推出了“医中说医”系列文章,助大家了解中医。未来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产出读者需要的优质内容,分享养生知识,纠正常见误区。
“养胃”这个词的出现频率太高了。长久以来,有些方法被大家广为应用,譬如每天喝稀粥养胃,喝热汤养胃……最近,吃山药养胃仿佛也成了一种流行。那么这些方法对不对、有没有可取之处呢?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
一、分清“养脾”和“养胃”
每个人养胃的出发点不尽相同,有人是单纯把养胃当做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预防疾病;而更多人是因为先感觉到不适,才有了养护的需求。比方说便秘、拉稀,很多人觉得需要养胃了,但实际上,此类问题大都出自“脾”。
所以要想养胃,先要辨明问题是否真的在“胃”,养的地方、方法不对,还有可能反受其害。脾和胃是最容易混淆的,今天我们就来区分二者。
1、生理功能不同
胃的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而脾负责“运化水谷”。
胃负责“受纳腐熟”,怎么解释呢?它指的是食物吃进来之后先要被胃液处理过,才可以消化、吸收。腐熟这个过程,类似于我们腌酸菜,生鲜的蔬菜经过漫长发酵过程后,就成了可以直接食用的菜品。到了胃这里,就是胃受纳饮食后,要经过腐熟,变成食糜,才能进一步吸收。
脾负责“运化水谷”,这个部分我之前刚给大家讲过,再温习一下:运化水谷,这四个字需要我们拆分理解。脾一方面是要消化吸收水液、食物,还要负责把它们运输出去,所以叫运、化、水、谷。“谷”指各种食物,“水”指各种液体,“运”和“化”是指消化吸收并转输各种营养物质和水液,所以叫运化水谷。(点击蓝字回顾“脾”的相关知识)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消化功能脾胃皆有,到吸收这个环节,更多是脾的功能。一个人想不想吃,跟胃有关;吃了能不能消化,跟脾有关。
总结:
有的人感觉很饿,但一吃东西就肚子胀,这就是消化的问题,要找脾;
反之,一个人消化没问题,就是感觉不到饿,或者吃不下饭。这个时候,就需要进一步看看,是不是胃出了毛病。
2、生理特性不同
胃的生理特性是“喜润恶燥”,脾的生理功能是“喜燥恶湿”。
胃“喜润勿燥”的特性来自于它腐熟的功能,胃是火藏,特点是火性强,火太大就容易伤阴,所以胃喜欢多汁的、清凉的饮食。
而脾恰恰相反,它“喜燥恶湿”,这是因为脾负责运化水液,因此就需要不停工作,有时候还得“加班”超负荷运转,这怎么受得了呢?所以,脾不喜欢水,它喜欢干燥。
举例说明:
胃多燥病,清胃润燥,常用麦冬。麦冬甘、微苦、寒,功在养阴润燥、益胃生津,《本草正义》称其“为补益胃津之专品”。
我们通常说“健脾祛湿”,茯苓、白术是常见的药对,这个配伍,在三白汤、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健脾著名方剂里都用到了。其中,白术的主要功能是健脾燥湿;茯苓主要是利水渗湿。二者配伍,让水湿有出路,进而营造出脾喜欢的环境。
脾胃二者的生理特性相反,在养生选用的方法上常常是一对矛盾。至于治疗疾病,在健脾的同时常常要注重和胃,燥湿的同时也要防止伤津。
二、分清胃的寒热
广为流传的养胃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有的人胃偏寒,有的人胃偏热,方法用不对,可能出现“反作用”。譬如煮汤时多放些胡椒一类的热性调料,对胃寒的人有一定的暖胃功效,但如果胃热的人吃了,就容易让胃火上炎,还可能导致胃部不适。
大家先看一张自测表,初步判断一下自己是胃寒还是胃热。
1、胃寒
现代人胃寒的由来,大多归因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过食生冷、三餐不规律等。表现为胃部冷痛,症状轻时,捂暖水袋、喝热水可以缓解;症状严重,就需要借助药物温阳散寒。
胃寒的人,稍微吃一点冷饮就觉得难受。所以改善胃寒,我们可以多吃一点温阳暖胃的食物,比如大蒜、生姜、羊肉等等。
另外,小米健脾暖胃,喝小米粥改善胃寒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粥不要做得太稀,我们上面讲过,脾不喜欢水多的环境,粥太稀不利于吸收。
讲到这儿,我有两个问题:
胃寒的人,是不是丁点生冷都不能碰?
稀粥能不能经常喝?
留一个小悬念,大家可以先思考,我下面会讲到。
2、胃热
胃热,多是因为过食辛辣、煎炸、油腻等燥热的食物,或经常饮酒。另外心情抑郁,郁能化火,同样会导致胃热。胃热的人,往往喝冷饮或吃冷食就能感到症状缓解,感觉舒适。
胃热的人,可以多吃点滋润清凉的饮食,像冬瓜、绿豆、苦瓜等都可以。上面讲过麦冬“养阴润燥、益胃生津”,我再给大家推荐一个小食疗法:
麦冬10g左右、白糖适量、粳米100g左右,三者一起煮粥,可以滋养胃液。
三、吃山药养胃,靠谱吗?
把山药单独拿出来聊,是因为最近后台有不少读者问我:山药对养胃到底有没有好处,能不能天天吃呢?
首先,山药既能滋阴又利湿,能补胃阴又健脾,对脾、胃都有好处,这是毫无疑问的。
至于山药能不能经常吃呢?我给大家打个比方:这就像一个人去上班,坐车肯定比走路轻松,但是天天坐车就有个弊端,那就是人的身体得不到锻炼,长此以往,自身的功能就会变差。
长期吃山药也是一样,依赖食物健脾养胃,就相当于走了捷径,脾胃消化吸收的功能得不到锻炼,这部分能力就会变弱。
所以进一步,大家就能明白,“养”只是保护胃的一个方面,“锻炼”胃的功能,同样重要,这也就引出了我下面要讲的内容。
四、养胃,“锻炼”与“保养”并重
回到我在文章前面问大家的两个小问题:胃寒的人,是不是丁点生冷都不能碰?米粥能不能经常喝?
第一个问题:很多胃寒的人吃一根冰棍就拉肚子,于是所有冷的东西都不敢吃,到了夏天宁愿忍受酷热,也不敢碰雪糕、西瓜。类似的,还有人认为吃肉不健康,于是长期吃素,偶尔吃了一次肉,身体消化不了,就会坏肚子。
其实二者是同样的逻辑,都是由于自身机能缺乏锻炼。
实际上,脾胃寒热都是很表层的。表层的寒热,可以通过适当锻炼来改善,比如胃寒的人有意识地吃一点凉的饮食,胃热的人有意识地吃一点热的东西,循序渐进,在舒适的范围内,慢慢把自己的状态调整过来。
身体都是需要锻炼的,好比医生能让人的经络通畅,但不能让人的肌肉发达。保养的方法再好,也不能增强人体自身的功能,提升人体抵抗力。
明白了这个,我们再看第二个问题,大家一定有了答案:粥可以喝,但不能经常喝,否则我们的脾胃功能、咀嚼功能都得不到锻炼。比起顿顿喝粥,给脾胃适当的锻炼,才是更好的选择。
凡事过犹不及,太用心、太在意,反而可能把身体越养越坏。
版权声明: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