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关穴、足临泣,清泄肝胆风热
【单穴功用】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因与内关相对,故名外关。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又是本经络穴,别走手厥阴心包经,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本穴具有祛六淫之表邪、疏三焦之壅热、通经络之气滞、调气血而止疼痛之功。用于治疗热病(伤风感冒、时行感冒)、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瘰疬、胁肋疼痛、痄腮、咳嗽、暑病、霍乱、急惊风、腹痛、便秘、肘臂屈伸不利、示中环指疼痛(甚则不能握物)、手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足临泣,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伸小趾肌腱的外侧凹陷处,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注,为输木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带脉。因穴临于足,其气上通于目,善治目疾,目者,泣之所出,故名足临泣。本穴具有平肝息风、泻热明目、聪耳、疏肝胆之气滞、化痰热之阻遏、宣通经络、调和气血、散瘀止痛之功。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胸闷气喘、头晕头痛、目外眦痛、眼干目涩、胁肋胀痛、游风疼痛、恶寒发热、月经不调、小腹胀满、乳痈(类似乳腺炎)、瘰疬(类似颈部淋巴结核)、疟疾。
【伍用功能】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络穴,别走手厥阴心包经,能祛六淫之表邪,疏三焦之壅热,通经络之气滞,调气血而止疼痛;
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为输木穴、八脉交会穴,能平肝息风、泻热明目、聪耳、疏泄肝胆、调和气血、宣通经络、清化痰热、散瘀定痛。
外关以疏风清热、解表散邪为主,足临泣以疏泄肝胆、通调督脉为要。外关通于阳维脉;足临泣达于带脉,两脉相合于外眦、耳后、颊、肩部,善治手、足少阳经经脉所过的部位,以及所络、属之脏腑的病症。二穴伍用,同经相应,同气相求,相互促进,相互为用,清泄肝胆之力倍增。
【主治】
1.少阳病,热象较甚者。
2.头痛,证属肝胆火旺、风热上扰者。
3.目赤肿痛,眼干目涩、羞明,证属肝胆火旺者。
4.鼻衄,证属肝胆火旺、热伤阳络、迫血妄行者。
5.耳鸣、耳聋,牙齿肿痛,咽喉肿痛,证属肝胆火旺、风热上扰、聚于上焦者。
6.高血压病,证属肝阳上扰者。
【操作法】
外关:伸臂俯掌,于腕背横纹中点直上2寸,尺、桡两骨之间,与内关穴相对处取穴。直刺0.5~1寸。
足临泣:正坐垂足着地,于第4、5跖骨底前方,伸小趾肌腱外侧,凹陷处取穴。直刺0.3~0.5寸。
【经验】
外关—足临泣伍用,为八脉交会配穴法,善治外眦、颊、耳、颈和肩部疾病。吕老于1968年夏月,尝治一中年妇人,昔日血压偏高,尤其是着急、生气之后益甚,近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症见头晕,头痛,烦躁不安,夜卧不稳,睡而不实,口苦咽干,两目干涩,红肿疼痛,大便秘结,已有4日未解,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血压20/14.7千帕(150/100毫米汞柱)。脉症合参,证属肝胆火旺,上扰清窍,扰乱心神。处方:外关、足临泣,针刺用泻法,留针半小时,每10分钟行针1次。翌日,来诊告云:腑气已通,头目甚感清爽,连针三次,诸症悉除。
外关、足临泣伍用,最早见于《针灸聚英》窦氏八法一节中。窦氏将八脉交会穴的外关(通阳维脉)与足临泣(通带脉)相配伍,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它又是灵龟八法、飞腾八法中的对穴之一。近人根据经脉循行所过,多用于治疗外眦、耳后、颊、颈、肩部的病变。吕老同窗好友王居易教授对'对穴'颇有研究,经验甚丰,他认为此组'对穴'的作用是'清泄肝胆风热',主治肝胆之火冲逆、风热上攻引起的呕逆、头痛、目赤、鼻塞、耳鸣、齿痛、喉痹等症。收录医案三则,以供参考。
头痛案例
李某,男,60岁,工人。1993年4月1日初诊。
主诉:头痛1天。
病史:患者于2天前因感受风热而咽痛,昨日修车劳累后,自觉头胀痛如裂,以头之右侧及巅顶痛为重,并连及耳部。伴发热,恶风,汗出,咽痛,音哑,咳白黏痰。
查体:痛苦面容,手扶头之右侧,烦躁不安,舌红苔白,脉浮数。察经:少阳经,手太阴经为反应经脉。
诊断:头痛(证属风热上攻)。
治则:法宜清泄少阳兼清肺热。选少阳经手太阴经治之。
处方:外关、足临泣、尺泽、商阳穴。
操作:外关、足临泣、尺泽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15分钟行针1次。商阳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仅针1次头痛消失,诸症悉平。隔日患者又来门诊相告头痛等诸症未再发。
按语:此例头痛因外感风热之邪,循少阳经上扰清空,气壅脉满而发。少阳经为主要病变经脉,属实热证,故其治法拟清泻少阳,取外关足临泣为主穴治之。外关可疏泻风热,足临泣可清泄胆火,二穴相配有较强的疏风清热之功效,风热清则头痛自止。
头晕案例
杨某,女,51岁,工人,1993年3月23日初诊。
主诉:头晕3天。
病史:患者3天前因劳累后感头晕项强,测血压20/13.3千帕(150/100毫米汞柱)。自服复方降压片、丹参片症减,次日头晕又作,来针灸门诊取穴囟会、昆仑、风池穴治疗未效。现症:头晕,巅顶部胀痛,项强,目干涩,烦躁不宁,伴口干、便秘、腰酸等症,高血压病史10年。
查体:面色微红,测血压16.7/10.7千帕(125/80毫米汞柱),舌黯有裂纹,苔白而干,脉沉弦。查经:足厥阴肝经,少阳经为反应经脉。
诊断:头晕(证属肝火上冲)。
治则:治宜阴病取阳,清泄少阳兼以通调督脉。选少阳、督脉、足阳明经治之。
处方:外关、足临泣、丰隆、前顶穴。
操作:外关、足临泣、丰隆用泻法,前顶用补法。留针30分钟,此次针后,头晕明显减轻,再以上穴针2次头晕止,眠安,仅头顶微胀,舌黯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阴虚阳亢型,治宜滋阴潜阳,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手阳明大肠经调之。取太溪、太冲、合谷穴,针时均用补法。针1次,病愈而停针。3个月后又遇此患者,诉头晕未发。
按语:头晕是以头昏痛为特点的病症,其病因较多,本病例则因素体阴虚阳亢,过劳更伤及阴,阴虚而阳动,化热化火上扰清空而致头晕。其病在肝,为肝火上冲,证属本虚而标实之证。遵'急则治标'和王居易教授'阴经的实热证多取与其相表里的阳经治之'的治疗原则,选对穴外关,足临泣使肝火速降,头昏自止。
失眠案例
杜某,女,46岁,干部。1993年7月3日初诊。
主诉:失眠1个半月。
病史:1个多月前(5月10日)夜间因外出感寒与受惊吓致惊恐不寐,头胀痛,低热(体温37.2~37.4℃),尿频急,经中西医治疗,尿频好转,余症仍在,且逐渐加重,要求针治。目前患者彻夜不寐,五心烦热,体温37.4℃左右,惊惕不安,口干不欲饮,头胀痛而紧,恶风,背汗出,胸闷不舒时呃逆,纳呆,尿频而少,大便正常,平素易感冒。
查体:面色萎黄,精神倦怠,手足心烦热,口干,舌黯淡,苔黄腻,脉细滑略弦。查经:六阴经、少阳经为反应经脉。
诊断:不寐(证属少阳郁热,心神浮越)。
治则:治宜清泄少阳兼宣通督脉以散风邪,选少阳经,督脉治之。处方:外关、足临泣、后顶穴。
操作:先针后顶穴用补法,后针外关、足临泣用泻法,留针30分钟。针1次后头痛与五心烦热明显减轻,当晚即安睡7~9小时,汗出减少,体温正常(36.8~37℃),黄腻苔消退大半。又取外关、足临泣穴针治2次,头痛亦止,但仍感胸闷不舒,时有呃逆,手足心热,尿频不畅,考虑热将尽,但郁未解,故换取支沟、阳陵泉、蠡沟等穴以疏解少阳之郁结。继针2次,除手足心有微热感外,余症悉平,病基本告愈。
按语:《景岳全书·不寐》论之:'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知矣。'本病例素体气血亏虚,肝气郁结,少阳枢机不利则平素易感冒,1个半月前夜冒风寒,表寒不解,郁结于少阳,郁而化热,气郁则津不行,湿热相搏,心神浮越则彻夜不寐,湿热内蕴则见头痛、胸闷、纳呆、低热,表邪未解,卫阳不固则恶风、背汗出。证属本虚标实。但不寐之病机为少阳郁热、心神浮越。取外关、足临泣穴清泄少阳,清郁热,少阳枢转趋于正常,气行津行则湿自化,神自安。本例失眠系湿邪扰神所致,属少阳郁热型,在临床失眠中为少见之证型,选取对穴外关、足临泣,仅针1次即取得临床治愈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