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 版)》重磅发布!现梳理指南要点内容如下。一、管理对象:年龄 ≥ 18 岁的成年高血压患者。
1. 血压测量「三要点」:设备精准(较 2017 年新增)、安静放松、位置规范。
2. 诊断要点:诊室血压为主,140/90 mmHg 为界,非同日 3 次超标确诊。
3. 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4. 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
5. 基层高血压转诊五类人群:起病急、症状重、疑继发、难控制、孕产妇(较 2017 年新增)。
除注意测量方式、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外,主要强调 2 点:1. 首诊测量双上臂血压,以后通常测量读数较高的一侧。若双侧测量值差异超过 20 mmHg,应转诊除外锁骨下动脉狭窄的可能。2. 每次门诊测量两次,间隔 1~2 分钟,取两次的平均值记录;如果两次差异 > 10 mmHg,则测量第 3 次,取后两次的平均值记录;随访期间如果首次测量 < 140/90 mmHg,则不需要额外测量(较 2017 年细化)。表 1. 诊室及诊室外高血压诊断标准(点击查看大图)1)降压达标:不论采用何种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是根本。2)平稳降压:告知患者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保持血压长期平稳至关重要。长效制剂有利于每日血压的平稳控制,对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有益,推荐使用。3)综合干预管理:选择降压药物时应综合考虑其伴随合并症情况;对于已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及具有某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给予抗血小板及降脂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再发及死亡风险。对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并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强调戒烟、戒酒对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的重要性。并建议重视患者精神心理问题。表 2. 生活方式干预目标及降压效果(点击查看大图)戒烟由 2017 指南的「科学戒烟」更改为建议戒烟;戒酒由 2017 指南的「限酒」更改为「推荐不饮酒及饮酒者建议戒酒」。1)启动药物治疗时机(较 2017 年无明显变化)所有高血压患者一旦诊断,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仅收缩压 < 160 mmHg 且舒张压 < 100 mmHg 且未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医生也可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暂缓给药,采用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最多 3 个月,若仍未达标,再启动药物治疗。尽量选用证据明确、可改善预后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即 ACEI、ARB、β 受体阻滞剂、CCB 和利尿剂。为便于记忆,下文根据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分别以 A、A、B、C、D 简称。图 2. 无合并症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方案(点击查看大图)表 3. 有合并症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方案 (点击查看大图)² A+B 两药合用,应从最小剂量起始,避免出现低血压;³ C 类用于心肌梗死时,限长效药物,C 类用于心力衰竭时,仅限氨氯地平及非洛地平两种药;⁴ D 类用于心肌梗死时包括螺内酯,用于心力衰竭时包括袢利尿剂和螺内酯;⁵ 肌酐水平首次超出正常,降压治疗方案建议由上级医院决定。每次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后建议观察 2~4 周,评价药物治疗的有效性,避免频繁更换药物,除非出现不良反应等不耐受或需紧急处理的情况。不宜联合应用 ACEI 与 ARB(较 2017 年强调)。1. 血压 ≥ 180/110 mmHg,不伴心、脑、肾急性并发症的临床症状:1)口服短效降压药物,如卡托普利 12.5~25 mg,或酒石酸美托洛尔 25 mg 口服,1 小时后可重复给药,门诊观察,直至降到 180/110 mmHg 以下;2)经上述处理,血压仍 ≥ 180/110 mmHg,或症状明显,建议转诊;3)24~48 小时将血压降至 160/100 mmHg 以下,之后调整长期治疗方案;2. 血压 ≥ 180/110 mmHg,伴有心、脑、肾急性并发症的临床症状: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20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