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选粹】李云霞丨抹不去的家乡记忆(二)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李云霞,运城市盐湖区西姚学校教师,文学爱好者。“用我手写我心”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初衷和追求!
文学
抹不去的家乡记忆(二)
——那些事,那些人
李云霞
小学在村子的东边,好多年前的二层教学楼,和现在多数学校比起来,不会失色,还很洋气。
这些年,农村学校入学率一降再降,中小学合并为一所学校后,人数上仍是不尽人意。
在多数家长眼里,城里的学校是完美的,村民们跟风似地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而相当一部分家长选择了给孩子周托,却意识不到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过年回去走亲访友,路过了曾经的学校,还是从前的样子,只是没有了学生。一排排一辆辆的轿车,整齐划一地停放在教学楼前,似乎停车显得合情合理。
寂静无声的校园与昔日人声鼎沸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往事又一幕幕涌了上来....
童年,一年四季充满了欢乐。
过了端午节,开始歇晌午。生在农村广阔的大天地,可以玩耍的地方太多,柳树林,小河边,玉米地,都是我们的乐园。
小孩子是不喜欢午睡的。几个女生放学前就已经约好,饭后穿上自己的裙子,一起去某个同学家玩耍,穿上裙子是去了,往往是快要上课的时候,又都各跑回各家,脱掉长裙。我们的年代,迈开在学校穿起裙子这一步,都用了好些年。
伏天的时候,大家都会带一个水壶去学校。说是水壶,实际上是一个用过的葡萄糖瓶子,瓶盖是橡胶做的,上面戳一个洞,一支用过的圆珠笔芯,切割下大约三分之一带笔尖的那一头,把纸卷成细细的小卷,塞到笔管里,来回转动,将里面的油墨吸干净,用针把笔尖里的小小的珠子捅出来,用一点纸卷得更细一些,把里面的油粘干净,这时把清理干净的笔芯插到橡胶盖子上,瓶子里灌满水,只要用力往瓶子里一吹,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涌了出来。赶紧用嘴接住丝丝般的水线,享受这一小小喷泉带来的欢乐。
喝水是次要的,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哪个同学的水瓶有特点。水壶的喷头有用气门芯软管的,这样增加了柔韧度和灵活性,即便带水装进书包里,也不会担心被折坏。也有同学会在水的味道上下工夫,那时是没有饮料的,水瓶里放一些干酸菜,发泡后,水的颜色不再单调,相比起喝白开水,味道已经是很不错了。
小学五年生活,张老师担任了四年班主任,她短头发,头发从未长过耳朵,一年四季穿一身洗得发白的灰色西服。脚上始终是一双坡跟的白球鞋。天凉了,西服里会套一件毛衣,黄色的领子露在外面,显出它的不协调。
她离异了,带着与我们同岁的孩子住在学校。她不让孩子的父亲看他。听大人们说,孩子的父亲会经常提着东西去她家,随之东西又被扔到门外,以示一刀两断的决绝。
有一次我们在上课,一个中年人男人走进教室,环顾了一圈后,走向老师孩子的座位,抱住儿子,抽泣起来,一双大手擦去脸上的流下的泪水,才知道那是同学的父亲。老师在讲台上没有做出不近人情的举动,也没有说些伤人心的话,只记得她当时盯着他们父子俩,表情异乎寻常的平静。
天下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快乐成长,可单亲家庭又把孩子伤得最深......
班主任上课时,多数是站在第一排同学的桌子前。面向我们,反着看第一排同学的课本,我们至今佩服的就是这一点。老师念书的时候,唾沫星子乱溅,溅湿了同学的书,也溅湿了同学的脸......她是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些小细节的,也许从未意识到这个问题。
学生时代难过的关就是检查作业。小张一般是不写作业的,而且每次会编出一个看似完美的理由,有一次他作业写完了,本子上密密麻麻画满了横竖撇捺,就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字,翻开下一页是上一页的内容用复写纸复印了上去,他的理由是蜡烛下看不清。
班主任又像往常一样,从他的座位开始整顿起......
小张意志非常的坚定,无论如何都不会承认自己没有写完作业的事实。
学生时代没有写完作业,成了每天郁结的大事。当时那么大的事,现在想起来竟会忍俊不禁。
多少次老师的孩子站在他们母子宿舍门前,一手掀起竹门帘,半个身子已经进入到房间里,又透过门帘隐约可见,头却倔强地扭向校园中央,那场景久久定格……
老师与另一个秦老师之间的个人恩怨不知源于何时,起于何事,两人气愤难平,终于两人公开宣战一回。
目睹了事件的我们,无法从记忆中抹去。况且受伤害的人是我们的老师,同学的母亲。老师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的伤害,可想而知。
小学毕业班那一年,与班主任有恩怨的秦老师带我们数学课,这时老师不再担任我们的班主任,但是儿子还在班上,听说过秦老师如何如何厉害,学生们有多么地惧怕她,在我们小小心灵上早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谓闻风丧胆,又如雷贯耳,真正与秦老师接触之后,反倒觉得她像一位慈祥的母亲。
所以千万不要从别人嘴里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说法。
秦老师对班主任的儿子关爱有加,也许出于怜悯,至少在学习上给与了更多的关心与投入。
秦老师对其他同学也给予了很多的关心。放学去挑水的路上,会绕到某个同学家,对学习上的事情一一过问。冬天里,教室里靠炉子取暖,并不怎么暖和,写好作业到老师面前排队批改。老师会摸摸同学穿的是否厚实,再捏一捏,问一问。说一句穿这么少,冷不冷之类的话语.....
除了母爱,感受到老师的爱是另一种体会,如果是发自内心真诚地去关爱学生,人心都是能体会得到的。
那会知道了,老师也可以用关心自己孩子的方式来关爱自己的学生。
高中时期,一次放学途中,偶遇小学班主任的儿子,也就是小学同学。他主动上前来打招呼,那时的他已经是人高马大,丝毫没有了当年像个小女生一样的腼腆与羞怯,交谈中,他提到了当年母亲在学校的种种遭遇。言语中流露出一种无所谓和过去就翻篇的态度。
后来听说他在一线城市发展的很不错,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家里雇有专职保姆,来照顾母亲的日常生活。童年生活的影响没有使他沉沦,一蹶不振,反倒激起了他的上进心,立志要让母亲扬眉吐气,也许他真的做到了……
那时候我们对老师是有偏见,有误解的。
班主任做事简单,个人思想上的局限性使她无法觉察一些应该注意的小细节;独自生活,无人说教也无从改正。
秦老师本是一个严慈相济的老师,只是因为一时的气愤难平,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供人舆论的谈资。
往往都是后人评判前朝事,才觉得事情并不是当初大家眼里的那个样子。
每个时代每个人群,都有其各自鲜明的特征。
我们的小学时代,老师们除了留下解决问题简单直白的深刻印象外,更多的做法是包含了“恨铁不成钢”的爱生之情。
“子不孝,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大抵如是吧!
(责任编辑:杨志强)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图文编辑:李竹青
微信号:gushancuizhu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