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甘来‖楹联中“春风”能不能对“化雨”
楹联中“春风”能不能对“化雨”
舒甘来
凡对联和律诗对仗,一般要求词性对品,即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等。但任何事物不是绝对的,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和《联律通则》中允许放宽的情况例外。
比如,常常看到一些诗联中,用“春风”对“化雨”,乍一看,春是名词,春风是偏正词组,化是动词,化雨是动宾词组,这两者能相对吗?
实际上,这里有个词性转换问题。这里的化雨,化字不当动词,而是时雨的意思。翻开百度百科,解释说“化雨,意思是长养万物的时雨,比喻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教育。”化雨一词,出于《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老师文章山斗,门生辈今日得沾化雨,实为侥幸。”沾化雨一词,是动宾结构,可见,把化雨当名词看待,即时雨也。
其实,古诗联中,将“春风”和“化雨”相对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明庞嵩 《麻姑峰示诸生》一诗中“化雨年长惭孔孟,春风裾后几曾颜”;明黄仲昭 《挽三山张浚大尹》中“芹宫化雨英髦盛,花县春风惠泽多”;明倪谦 《送胡进士拱辰宰黟邑》“ 满城桑柘春风煖,百里弦歌化雨浓”等等,都是将春风和化雨相对,显然,这里的化雨就是时雨的意思。
有人说,古代人没有词的概念,没有现代人考究。其实,古代的字某种意义上和词一样讲究。无论是古代的字还是现代的词组,化雨的化都不作动词,而是当作时雨来看待的,即字义上是当名词来用。
其实,当代许多联家也有类似的关于“春风”和“化雨”用词的对联,都是将“化雨”作时雨使用,将化字的动词转化为名词的词性,如联家吴继强的二等奖作品《甘棠书院》:
乐聆圣训,如沐春风,德播甘棠承化雨;
大道明伦,英才发轫,薪传木铎振金声。
这里,“化雨”对“金声”,显然是两名词相对,均为偏正词组。
联家董汝河一等奖作品《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中学百年校庆》:
师扬化雨,生酬宏志,凭百年兴教仁襟,剪裁桃李诗章,雁岭巍峨飞彩韵;
校育英才,世颂弦歌,承万丈萦天紫气,成就风云梦想,滹沱激荡举蛟龙。
这里“化雨”与“英才”相对,显然,化雨也是时雨之义。
联家蜀山剑客《联贺鞍山师范学院国学中心成立》:
看辽河跃鲤龙,济世其情,德润千山催化雨;
为国学劳鞍马,育师以范,书香一室漾春风。
这里,“化雨”与“春风”相对,古风盎然。
笔者从古今一些诗联中,感到词性转换随处可见,在传统对格中,称为转品修辞。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是因典而存的词性转换。如成语春风化雨就是典型的例子。化雨一词,因典而生,你把化字当作动词,显然是看错了。
二是有些词兼有多种词性。如红、白等词,既可以当名词,如唐韩愈《花源》“叮咛红与紫,慎莫一时开”,将红作为名词花看待;现代词如网红、分红的红也属名词;也可以当动词,如红了天,红着脸;还可以当形容词,如唐白居易《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
三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这在古汉语中非常多见。如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第一个风字是名词,第二个风字则成了动词,风人意思是吹拂人。同理,第二个雨字也是动词。
四是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史记·项羽本纪》:“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这个望字,不是动词,而是名词,即民意的意思。还有《捕蛇者说》云“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这里的“出”和“入”都活用作名词,意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钱财。
五是名词化用为形容词。比如虎和牛都是名词,但有时用来形容一个人,他打球时很虎,这个虎字就是有形容词的特征,表示凶狠、威猛、强壮的意思。同样,形容一个人很牛,这个牛字也具有形容词的特点。比如宅是个名词,表示住宅,但“宅在家中”,或“宅男”,前面可当作动词,后面可看作形容词了。
对词性转换了的字和词,我们在对仗时应当按转换的词性而推敲适当的字词相对,如你用“刮风”去对“化雨”,自以为是以动词“刮”对动词“化”,显然是贻笑大方了。
除了词性转换的以外,《联律通则》中还规定了词性的放宽许可,比如形容词和动词(尤其是不及物动词)对仗从宽,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互对;在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偏的部分)可以从宽;如“桂棹”和“强音”,桂是名词,强是形容词,因为都是偏正词组中充当偏的成份,所以可以互对;董文立题兰亭茶叙联:“同哦曲水千秋月;共叙兰亭一盏茶”,“曲水”与“兰亭”均为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曲”为形容词、“兰”为名词,同样可以互对。
还有状语从宽,近义(反义)连用字(即“互成对偶词”)对仗从宽等,如近义的空阔,英雄,廉洁,清正,楼阁……反义的黑白,香臭,高低,上下,阴晴……这些词,从词义上讲有近义反义,从词类上讲有名词、形容词和动词。根据此项规定,全部可以互对,不计较词性。
从春风和化雨相对,引出词性转换的话题,在对联的对仗中有很大的作用。在对仗中,要确切地分清每个字词的含义,选择正确的字词来进行相对,这不仅需要语法知识,而且需要提高我们的鉴别能力和用词功力。
舒甘来,网名屏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人,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系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安徽省作家协会、安徽太白楼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经济师,黄山市退休公务员。曾出版各类文史书籍百万余字,楹联作品散见于有关报刊、书籍和网络。被《中华楹联报》评为2020年度中华楹联十佳作者。
顾问:常 江
主编:杨 旭
编辑:李林森 徐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