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随笔25 消失了的行当
长沙老街
黄包车只能在电影电视或者雕塑群里看到
打酱油和补锅
修鞋的摊子倒是还有不少
消失了的行当
长沙的很多老行当已经不复存在,只能在步行街的青铜雕塑那里找到几个他们当年的影子。
这些行当有多少个,我数也数不过来,只能略举几例。
老式理发师
现在长沙街头的美容店比比皆是,更有洗脚“脚都”的美名。然而,这些和原来的理发店不是一回事。且不说那些挂着美容店干别的勾当的门脸,就是美发屋这些场所,也只是年轻人或是大姐大妈光顾的地方。传统的理发、刮脸、掏耳朵,这些传统服务,早已不见了。这些活儿,以前在老式理发店都能体验到。特别是刮脸,一招一式,干净利落,连耳根也不放过。如今这样的老师傅是难得找到了哦。。
钟表维修师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被称为老百姓生活高档标志的“三大件”。手表作为财富身份的象征,技艺高超的修表师傅也就被人尊敬。
1990年代后,修表业日渐衰落。尤其是手机逐渐普及,戴手表的人不多了,修表的人自然也少了。我的一块手表链子断了,跑了无数条街巷寻不见修理店,好不容易在解放中路一条老巷子里找到一个小脸面。修表大师的是从新疆回湖南的,“八千湘女下天山”湖南大妈的第二代,修表手艺不错,职业道德很好,不过只是惨淡经营,糊口而已。
老式缝纫
过去无论哪个城镇都有裁缝铺缝纫社,老师傅们都有老手艺。由于科技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穿衣戴帽的风尚标了,让当年的缝纫社和裁缝师傅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当然长沙的一些小区里菜市场边,还有几个做裁缝的小店,只是很少做新衣,大都是做些缝缝补补的活儿,难得有几个人买了料子去订做衣裤。
针头线脑店
长沙黄兴路原来有个“吴大茂”,做的是针头线脑这样的小买卖,名气大得很,靠的是薄利多销,做的是拾遗补缺的行当。如今吴大茂在哪个旮旯湾里,还有没有正经的门脸?我好几次跑遍长沙老城,也难得寻到。
修单车打气
过去长沙街边头,修车摊子很多,这样的手艺人比比皆是。修车几毛钱,打气几分钱,十分方便。修车人虽然赚不了大钱,却是人们很需要的。随着汽车电动车的普及,街道上连自行车道都没有了,没有几个骑单车的了,修车自然没有了生意。最近几年流行微信刷共享单车,弄得满街都市单车,但骑车人是不管修理的,玩烂了,往路边扔了。长沙老式人群骑个破车子,若是要修车,找到巷子尽头或是小区院里,好不容易才能碰见一个。这样的摊子可以称为精品摊子了。
就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会再说长沙话了一样,老式的商圈和地名渐渐地从老长沙的记忆里被抹去了,老式的行当也慢慢地消失了。
作者简介
张效雄,湖南湘阴人,写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出身的小说作家,高级编辑,湖南日报社(集团)原副总经理,以开放的视野、独特的视角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曾获湖南省青年文学创作竞赛报告文学一等奖,著有各类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数百万字。代表作有畅销长篇小说《风起》(东方出版社201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