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成】收 麦
文\尹小成
长寿塬上的麦子,因地势高,土质好,一般熟得晚一点。收割期在六月的9号到15号之间。塬上的小麦也是西坡比东坡早两天,丰原桥南比崇凝早两天。在正常情况下,位于崇凝镇的崇凝村,尹家村,左家村,隐村收割在6月的12号到15号之间。如果天雨不打搅,两天时间,大多数麦子已收割结束。
现如今,手执银镰收割麦子的场景已很少见到。绝大多数农户都是盼望着收割机。因为收割机的最大好处是能从麦田直接把麦颗拿回家。省去了传统收割的许多麻烦(割场,托场,割麦,拉麦,摊场,碾场,挑场,收场,扬场,开场等),并且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时间。所以,家家户户的麦子都跟收割机挂上了钩。
时代的脚步让每个人都别无选择。每到收割时间,开收割机的人特别牛皮。割大片不割小片,割整片不割零散片。遇到洪期,五分地按一亩收钱,三分二分地也按一亩收钱。你同意了割,不同意拉倒,跟你没商量。哪管你吃亏不吃亏,开收割机的要挣钱。理由和事实是片场小耽搁时间,机子在地里难回转。这个时候,作为农户,也是把牙一咬,你说多钱就多钱,只要你给我能把麦子收回来。因为过了这个点,收割机走了。收麦子的麻烦就大了。
麦子收回家跟住就种秋(玉米),借着地里还有点墒。再说秋苗生长期只有一百来天。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争着种秋让着种麦”的道理。更有人说秋种的悬殊是“迟一迟十”。所以,农户们刚撵完收割机,立马又聚在播种机的身边。开播种机的人也到了牛皮的时候。开播种机的和开收割机的人是同一个心态。区别是不会出现种五分地,三分二分地去按一亩收钱。
麦子刚收回家,还来不及晾晒。天雨就来了,农民们很无奈。只能是把麦子晾在自家的屋子里。
收麦是个紧山活,收割机到地头你就得收,若果收割机走了,你上哪儿去寻机子呀。再说,即使寻着了,人家也不为你一半家来收割。主要是人家觉得划不着。所以,你的麦子不可能收得可心。我家的那二亩地,虽说就在村边,可是片壕窝子,每年都收得比较和。特别是去年和今年,正值收割期间,天雨比较多。所以得抓紧。去年是12号收割,刚收的倒在地上,雨就来了。今年是13号一大早收割,麦子旺得像蜂儿子,在路上晒开人还没歇脚,雨就来了。好在左邻右舍及时帮忙,才免得麦子泡汤。
再说,麦子一旦成熟,下上三五天连阴雨,长在麦穗上的麦子会发芽。发了芽的麦子不仅分量轻,而且很少有人要。大半年的辛苦就付之东流了。去年崇凝村就有户人家,机子到地头没割,错过了机会。结果一连三天连阴雨下的,麦子在地里长了毛。待后来把麦子收回家,粮贩子只给四毛钱,就这还不想要,给人说了许多好话,总算免强要了。
母亲在世的时候,经常给我说,布谷鸟的催促是对的,布谷鸟不停地边飞边说,“阿公阿婆,算黄算割。”母亲说,她小时候,在姥姥家寺前村待过。有一年,寺前村有户人,地里的麦子熟焦了,没来得及割,结果刮了一个晚上的大风。第二天到麦地去割麦子,麦子全成了光杆杆。麦粒全被风打落到地里。看到这个场景,那个人一下子摊倒在地上。后来疯了。
古话也说,“谷黄麦黄,绣女下床。”一些老人也常说,“八十的老,门前转,一日不死,都为两碗饭。”说的都是在收麦时节没有闲人。
收麦是个时辰活,马虎不得。好在如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民节省和缩短了收割的时间,加之近几年农村道路的不断硬化,为农业和农村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不足之处是绺绺田及零散地制约着农业机械的施展。致使广大农户在收割期间遭遇难堪。
作者简介:尹小成,1965年生。陕西渭南崇凝镇人。长期以来热爱文学并从事文学创作,曾多次向陕西农民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渭南人民广播电合投稿并被采用。近年来尤喜诗词创作,并获“天籁杯”第14届、第15届中华诗词大赛金奖,2017年11月被中华当代文学学会、诗词世界杂志社、天籁杯中华诗词大赛组委会联合授于“德艺双馨中华诗词家”称号。2018年3月,被中华当代文学学会吸收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