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松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香松、甘松香。
〔来 源〕为败酱科甘松属植物甘松香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及宽叶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的根及根状茎。
〔成 分〕甘松香的根及根茎含挥发油在1%以上,油的主要成分为1、8、9、10-四氢马兜铃酮-(2)及其9-羟基衍生物,以及纈草酮、甘松酮、异甘松酮、△1,10-马兜铃烯、9-马兜铃烯。
宽叶甘松的根含呋喃香豆精类化合物甘松素、甘松醇、喔绕瑟洛醇、白芷素;倍半萜化合物榄香醇、β-桉叶醇、甘松酮、纈草酮、β-马阿、烯、白菖烯、马兜铃烯、白菖烯醇等。尚含松薁醇、α-蒎烯、β-蒎烯、蒈烯-3、异戊酸、正二十六烷、异戊酸正二十六烷酯、正二十六烷醇、β-谷甾烷。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 理气止痛:甘松有理气止痛作用,并能芳香醒脾,增进饮食。 《日华子本草》:“治心腹胀,下气”。 《开宝本草》: “主恶气,卒心腹痛胀”。
2.解郁镇惊:甘松又有解郁及镇静作用。 《汤液本草》: “理亢气,去气郁”。《本草纲目》: “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 《现代实用中药》: “适用于头痛,腹痛及精神忧郁等证,并能驱虫,凡因蛔虫而发惊痫者,用此有效”。
二、近代研究
1.中枢镇静作用:甘松有类似纈草样的镇静作用,宽叶甘松的挥发油也似有镇静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安定作用〔1、2〕。
2.抗心律不整作用:甘松所含纈草酮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实验性异位性室性节律的抑制强于奎尼定及甘松挥发油;对损伤性心房扑动及乌头碱性心房颤动方面的抑制,则与奎尼定相同〔3〕。
3.松弛平滑肌作用:在给豚鼠喷射组织胺的前、后,应用宽叶甘松可使支气管扩张。醇提取物在离体平滑肌器官上(小肠、大肠、子宫、支气管),具有拮抗组织胺、5-羟色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还能拮抗氯化钡引起的痉挛,故对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3、4〕。
此外,尚有镇痛作用,可用于头痛,齿痛及脘腹疼痛等。
〔性味〕甘、辛,温。有小毒。归心、脾、肾经。
〔功 效〕理气止痛,开郁镇静。
〔主 治〕胃脘胸腹胀痛,头痛,牙痛,食欲不振,呕吐;癔病、脚气等。
〔临床应用〕
1.脘腹胀痛:多用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脘疼痛,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或呕吐等,类似于胃肠功能紊乱,能配伍香附子、 台乌、砂仁、麦芽等,方例《甘松煎》、 《三香汤》、 《七香丸》、 《甘松汤》、 《胃痛方》。
2.肾虚牙痛:又称虚火牙痛,类似于齿髓炎、齿龈炎等,单用可煎汤作漱口剂,并可配伍芦荟、硫黄等,方例《牙痛散》、《甘松硫黄散》。
3.癔病眩晕:近代用治癔病、 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易惊等。常与陈皮同用,方例《甘松陈皮煎》;并且治痰眩、头晕、耳鸣、噁心呕吐等,类似于耳病性眩晕,常配伍南星,陈皮等化痰药, 方例《甘松丸》。
此外,尚可用治湿脚气,支配伍荷叶、藁本,方例《甘松汤》。
〔用 量〕 3~10克,丸散酌减,外用适量。
〔用 法〕生用。
〔禁 忌〕气虚血热者忌用。
〔附 方〕
1.甘松煎(《四川中药志》):甘松、木香、厚朴。
2.三香汤(《四川中药志》): 甘松香、香附子、沉香。
3.七香丸(验方):甘松香、香附子、麦芽、砂仁、藿香、官桂、陈皮、丁香、乌药、甘草。
4.甘松汤(验方):甘松、附片、白豆蔻、橘皮、山药、鸡内金、香附子、延胡索。
5.胃痛方(验方):甘松香、香附子、乌药、陈皮、肉桂、麦芽。
6.牙痛散(《圣济总录》):甘松、腻粉、芦荟、猪肾。
7.甘松硫黄散(《经验济世方》):甘松香、硫黄。
8.甘松陈皮煎(《中华医学杂志》21(3):1935):甘松香、陈皮。
9.甘松丸(《鸡峰普济方》) : 甘松香、半夏、天南星、陈皮。
10.甘松汤(《普济方》):甘松香,荷叶心、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