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屏幕都咽口水!绍兴这10种时令美食你都尝过吗?

作者丨阿忠

明天就是夏至了,我们绍兴人有句老话叫做'冬至馄饨夏至面',讲的就是绍兴的一些传统饮食习惯。如今,绍兴一些传统美食和手艺正在逐步消亡。这些美食你都还有记忆吗?

春卷

每年春节,家庭主妇们通常都会去市场上买来一些用面粉做成的薄薄的皮子,回家后包上一些已经炒熟的冬笋、肉丝之类再放入油锅中炸,这就是油炠春卷,当然如果有人喜欢吃甜食,也可以用这个面粉皮子包裏用白糖和细沙做成的馅子,做成'细沙春卷'!

汤圆

绍兴以前的旧俗是到了正月十五夜,几乎男男女女都要出门去看花灯,等到看完花灯,难免会觉得饥肠辘辘,于是就有了'上灯汤圆落灯糕,正月十五吃元宵'的说法。

我们绍兴人通常把元宵或曰汤圆,称作为'汤团'。最初的汤团只是一种用糯米粉搓成小圆球,里面也没有什么馅子,只是在吃的时侯,在外面的汤水中加些白糖罢了!这就是我们以前所称的'卜卜汤团',到了后来才有了里面加了芝麻、猪油和白糖的宁波汤团之类。

写到这里不能不使我想起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曾经开在解放路上,原来的西营路口北侧的丰乐点心店里的宁波汤团了!

春分糕

大家都知道春分是一年当中第一个节气,从前的农民通常在留足种子的前提下,在这一天里把一些剩余的麦子或豆子磨成粉,用印糕板做成各种样子的'春分糕',再在这种糕的上方嵌一颗红枣,馈赠亲友。

艾饺和松花麻糍

关于艾饺这个食品因每年清明都仍在流行我就不再多加介绍了!

倒是有必要来话话松花麻糍这个食品,以前我们通常是把它当作早点心的。松花麻糍也是用糯米粉做成的,里面通常是以加糖的细豆沙为馅,也有加以芝麻白糖的,并在最外层撒上金黄色的松花,吃起来既糅糯又有松花的香味。

立夏饼

绍兴旧俗到了立夏这一天,通常要在供奉祖先的地方:供上一盘新上市的樱桃,一碗蚕豆,还要再供上一大盘'立夏饼'。

据有关地方史料记载:立夏饼是用米粉制作,掺以煮熟的豆瓣,中间嵌一颗樱桃,用水砂糖蘸着吃。

巧果

如今的巧果是端午节的美食,不过最开始,巧果起源于乞巧节。

农历的七月初七,据说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民间称之为乞巧节。到了这一天民间除了有'乞巧'之俗以外,还流行吃一种名叫'巧果'的油炠食品。这种食品是用糖和上面粉,再把它扭成俗称'结头'的样子,然后放入油锅里,把它炸成香酥松脆即可。

麦糊烧

大家都知道:夏至是一年当中,日脚最长的一天。从前的人们通常也像做冬至一样,是要做夏至的,做夏至不外乎做这三件事:祭祖,称人和尝新。

除了称人以外,祭祖和尝新就少不了这个麦糊烧。麦糊烧是用刚刚新收的麦子磨成粉后摊成的薄饼,以前过夏至可不仅仅只是一碗面,主要还是这个麦糊烧,因为夏至的祭祖可少不了这碗麦糊烧,原来虔诚祭祖的人们也想让祖先尝尝新呀!

重阳糕

农历九月初九,绍兴人通常称之为重阳节。差不多全国各地都有重阳插茱萸登高避灾消祸的旧俗,就我所知,在我们绍兴登高避邪之俗,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确曾一直流行过,但似乎对'遍插茱萸'不甚流行,倒是吃重阳糕的习俗却始终广泛流行着。

所谓的重阳糕仍是以米粉和水加糖制成的,并嵌以粟子肉和加以桂花。据前辈们讲:以前还曾在这个糕上面插过五色尖角小旗。

糯米红枣糕

据前辈们讲这种糕通常在立冬前后蒸制,用来馈赠亲友。立冬这个节气,外地可能不甚看重,百度了一下似乎也没有什么典故可查,但我们绍兴人以前却是比较看重的一个节气,所以也有以下这种蒸糕的制作。

馄饨

说起冬至吃馄饨的习俗。传说最早还要从历史上的春秋吴越争霸时期说起呢!

据说越国的西施到了吴国之后,终日陪伴吴王夫差,夫差因为天天都过着大杯喝酒,大块吃肉的生活,所以对酒肉也已生厌,到了冬天更是特别觉得无聊,聪明的西施就想出了一种用很薄的面皮包上少量的瘦肉的点心,夫差吃了之后,觉得大对胃口,于是就问西施:'这种食品名叫什么名堂'?西施因一时想不出该如何回答,不过因想到这种食品的肉馅,被外面的面皮所包,很像传说中的天地未开的样子,于是就随口答了句'叫混沌',夫差以为这是越地早已存在的小食品,于是从此以后,就把它当作吴宫内冬夭常做的点心了,时间一长,这种点心也就传到民间去了!

写到这里,又不能不想到了父母辈曾经一再赞扬过的原清道桥口的沈桂记馄饨店了!据说这家馄饨店里的馄饨曾因皮薄,料多,味鲜而享誉解放前后,城乡内外!

写在最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