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上将留苏7年都干了什么?险遭苏军冤杀,他申请晚一天执行
01
留苏之前
刘亚楼上将1910年出生于福建武平,自幼家贫,被父亲过继给了好友收养,养父认为他天资聪颖,竟宁肯要自己的孩子辍学,也要送刘亚楼去读书,刘亚楼因此接受到了新思想,成为了一位进步青年。
刘亚楼19岁参加红军,22岁就当上了师政委(红一军团第2师),其能力之强可想而知。他参加过历次反“围剿”,长征路上,他和师长陈光一起为部队承担前卫任务,曾率部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娄山关、泸定桥。
红一方面单独北上之后,改编为陕甘支队,下辖3个纵队,刘亚楼任第2纵队副司令员,彭雪枫为司令员,萧劲光为参谋长。到达陕北后,刘亚楼担任红二师师长,参加了东征和直罗镇战役。
后进入抗大学习,毕业后他留校担任抗大训练部部长,38年1月,升任抗大教育长。
刘亚楼于1938年被派往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自此离开了祖国的土地。而在此期间,101也因为枪伤去了苏联疗养,两人因此共同度过了一段时间。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林、刘作为第三国际军事人员参与了对德军行动的预测,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德军将从乌克兰进攻苏联,因为那里是苏联的粮仓,但林、刘却认为德军会从白俄罗斯进攻(当年拿破仑攻俄的方向),因为那里地质坚硬,是闪电战的最佳战场。他们的看法在后来得到了印证。林因此断定刘可以成为一位出色的参谋长。
其实,在红军和抗大时期,刘亚楼就是林的得力助手。开国少将尤书金曾回忆,红军时期红一军团开会,军团长林和政委聂站在主席台中间,刘亚楼和杨成武二人立于左右两侧,他们高呼口号,气势如虹,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抗大时期就更不用说,林为抗大校长,刘亚楼为训练部部长。
02
险遭冤杀
1943年,刘亚楼在伏龙芝学院毕业后,和卢冬生、杨至成(开国上将)等人一起被安排到远东军区伯力地区步兵88旅任职,以苏军少校的身份参加了苏联的卫国战争。
1945年8月,150万苏军进入东北,向日军关东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时隔6年,刘亚楼终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土地。
然而,就在苏联攻打黑龙江佳木斯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差点让刘亚楼蒙冤。事情是这样的,苏军攻占了佳木斯的一个高地后,刚站稳脚跟,却被自家的空军轰炸了一通,不明不白地伤亡了很多。
上峰一路追查,最后认为是地面部队和空军的沟通出了问题,值班参谋王松汇报不及时,导致了这次乌龙事件。按照军规,应对王松处以枪决。而这个王松,就是刘亚楼的化名。
刘亚楼有口难辨,无计可施,想着自己在苏联熬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才回到自己的国家,如今却要蒙冤而死了。但军令如山,有什么办法呢?
刘亚楼只能向上级请示晚一天再执行枪决,好让他把自己这些年在苏联的经历和感悟写下来,也算是对组织有个交待。毕竟刘亚楼是个中国人,身份特殊,他的申请被批准了。
然而,当刘亚楼用了一天写了一封长信之后,苏军却告诉他,他是无罪的,可以离开了。原来,刘亚楼在苏军中有一位相熟的军官,他调查后发现,刘亚楼所传达的消息并无差错,只是苏军先头部队进展太快,提前拿下了高地,而他们的参谋却没有及时报告,才造成了乌龙。结果就是刘亚楼无罪开释,那位先头部队的值班参谋被处决。
短短的两天之内,刘亚楼经历了一场人生的大起大落,要是他真的因此而死,那可真是太遗憾了。
03
横空出世
苏军进入大连后,刘亚楼被安排进入民政部门,担负起了和中方联络的工作。在此期间,刘亚楼和我方旅(顺)大(连)的负责韩光取得了联系,两人之前就互有耳闻,刘亚楼对韩光说自己希望可以回到祖国工作,希望他把自己的这个要求向东北局汇报。
此后,刘亚楼作为我军在苏军中的一颗“楔子”,帮助大连的地方同志完成了很多工作。
46年2月,罗荣桓元帅肾病发作,前往大连休养,刘亚楼因此见到了罗荣桓,他当面向罗帅提出希望能回到自己的部队工作,有了罗帅出面,刘亚楼很快就被要了回来。
46年5月,刘亚楼正式出任东北联军参谋长,他上一次在国内战场出现,还是在10年前的东征战役中,而他一回来,就进入了东北联军的最高指挥层,很多东野的老人后来说起此事时,总爱提到一个成语:横空出世。
然而,留苏7年,刘亚楼确实吃够了洋面包,但他也因此错过了整个抗战,对国内环境缺乏足够了解的他,能够顺利地完成他的任务吗?未来的一切,还会继续考验刘亚楼……
作者
上弦月,深度历史爱好者,多年来专注于近现代史的研究与发掘。愿与你一起,穿透历史的迷雾,洞察世间百态,寻味人生真谛。
微信号|百年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