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从胡希恕经方医学再出发(连载二)

建立经方医学 理论与修学体系 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接连载一

其次,完善与确立经方医学理论体系。

胡希恕先生和冯世纶老师等两代学人坚持以六经—八纲—方证学说一线贯穿经方医学诸方面内容,进一步系统梳理和完善了经方医学理论体系。

第一,   阐明经方医学理论要义。

明确“经方”非方剂学概念,乃指经方医学体系而言,更强调方剂背后所蕴含的科学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如前所述。经方医学渊源有自,有别于医经医学体系,六经来自八纲,辨证施治的精神实质,即是在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基础上,而适应整体的,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临证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

第二,   始终理会通解大论原文

胡希恕先生高度重视始终理会通解大论原文,视其为治学的两大基本方法之一,曾反复多次逐条通解。先生既注意从原文中提炼和归纳经方医学要旨,如从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48条(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其汗﹍﹍)、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等总结太阳阳明合并病,当先解表,再予攻里的一般治则,又如从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总结提出三阳合病有从少阳而解的机会,等等。可以说,先生所论述的每一个专题都离不开对原典的严谨考证和注解,最大限度忠实于大论核心精神实质,绝无天马行空式的漫天发挥。

同时,又高度注意用基于从原典总结的核心精神实质,批判性重解条文,这表现在:首先保持注解一以贯之,而不会随文衍义,附会注家,真正把经典当作一个整体来读,而非仅仅是各禀异说的条块组合;其次,读出许多在原文中未明确写出的证治方药,可谓发掘潜证潜方,于无字处悟真意。如316条“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一节,胡老据少阴病为表阴证,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及外邪里饮须解表化饮兼顾的原则,指出本条乃少阴太阴合病夹饮,治须强壮解表的同时,温里兼以化饮,而初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单纯强壮解表,不但表未得解,且激动里饮,变证丛生,如条文后半段所言,如此解读,316条豁然明朗;再次,鲜明辨析指出今传版本中若干条文叙证或主治之误,如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之“脉洪大”当是“脉浮”,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之“此无阳也,不可发汗”为注文混入正文,又如注148条时指出,“可与小柴胡汤”不如柴胡桂枝干姜汤更较贴切,又如注315条时指出,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当是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可能传抄有误,宜改之,等等。

胡老既没有高推圣境,惟《论》是从,也没有“六经注我”,师心自用,这种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三,   系列解析方证药证

经方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源于用方证治病的经验总结。胡希恕先生高度重视方证相应的应用和研究,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这一著名论断。依据大论原文和临床实践体会,运用以方测证、归纳总结和引申拓展等方法,具体深入归纳方证辨析要点。同时,又对仲景书所载全部方剂探讨六经归属。胡希恕先生先行做了类方及病位类方的工作,冯世纶老师进一步完成六经类方证的工作,从而为我们临证“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提供了比较明确的指南。如,半夏厚朴汤证辨析要点为“太阳太阴合病,见胸闷、咽堵、咳逆者”,如此则广其用而不拘“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单一论述;又如,真武汤方证辨析要点为“少阴太阴合病,见头晕心悸、下肢浮肿或痛、脉沉者。” 如此,则专其辨,而不惑于“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之纷然诸症。

为了让学者更好的掌握和应用经方,胡希恕先生指出于方证“须细玩熟记”,还进一步做了方法学上的探索。首先,曾作《临床常遭遇的方证》专题报告(详见陈雁黎老师主编《伤寒论方证辨证》一书),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善巧的入门捷径,其笔记广为流传;其次,在初识方证的基础上,更准确的就每一个方证的辨析要点和六经归属做出简要提示,即须究竟知机,而非机械套症;再进一步,则须就类方证做出精确鉴别,胡希恕先生曾示范性就《柴胡类方应用》做专题讲解,于诸方证同中求异,使学者胸中了了,繁而不杂,多而不乱,以臻至专精。

药证,即单方方证。考证经方发展史可知,经方医学理论体系是在总结方证治病经验基础上而产生的,而方证治病正式由单方方证逐步发展至复方方证。同时,药味加减与药量损益亦是“随证治之”的方证相应原则的内在要求。因此,掌握好药证不但是明理的要求,亦是致行的必需。掌握药证,首尊《本经》,而非后世本草家言;次需“方中论药”,而非就药论药;在此基础上,坚持经方理论的指导,引申拓展,进一步积极借鉴和吸纳后世用药经验。如,胡希恕先生用理中汤加扁豆、陈皮加强温中行气化饮,扁豆性温平,首载于《名医别录》,李时珍谓其“专治中宫之病”,健脾胃,化湿浊阴邪。又如,治肝病用小柴胡合五苓散加茵陈、丹参,用丹参在养血活血以化瘀。

第四,   忠实于大论,提炼概括仲景脉学

脉学是经方理论体系中诊法体系主要组成部分,是临床辨证的主要依据。胡希恕先生深入研究仲景脉学,曾著《脉学概说》,并紧扣大论原典条文,示范性发掘整理“浮脉”和“沉脉”,段治钧老师继承整理了仲景书中余下24种脉象,并总结指出,胡希恕先生整理的仲景脉学有五大特点:1、寸关尺三部不配属脏腑,但对应人体相应部位;2、仲景脉学本来自于八纲辨证,并服从于六经八纲的辨证体系,主要着眼于对疾病的病性(阴阳)、病位(表、里、半表半里)、病情(寒热虚实)的确认;3、每种脉象的主病,一般不是一个方面的因素或属性,而是多个方面的因素或属性;4、对脉象的定义或描述,有的与后世不同;5、特别强调脉证互参,对全部的脉证进行详细的分析,使之无矛盾的统一起来,以达成对一个病证的正确判断。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