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妙情酣——张润生《侗乡秋暖》特色
笔妙情酣
——张润生《侗乡秋暖》特色
作者:吴国亭
一个秋天的早晨,天气和媚晴朗,侗家山乡村头,高大的老树虬枝蟠拏,气根垂曳,象把巨伞似的撑满整个天空,细枝密聚,障天蔽日,枝间朱赭点缀,十分热闹,一点也没有萧瑟之感。大树下,三个姑娘相约进城赶集,肩挑背负着自己当户织就的布匹,或是亲手编织的手工艺品,或是收获的农产品什么的,走在村头的小桥上,叽叽呱呱地嘻笑着。她们此时正在说些什么呢?图画当然是无法表现出来的,想必是生活琐事吧,也许是只有姑娘们在一块才会无忌惮地说起的互相揶揄的各人的心事。她们在彼此逗乐取笑哩!
《侗乡秋暖》,暖在何处?在树梢头,在人心头。
画家深知一幅取材不雄不险不秀不幽,景色平淡的作品,尤需着力于画面的装缀,作品才能立得起,站得住。于是在画面各个部分他都作了自己独到的处理。老树盘曲夭娇,腰肢斜偃,树冠圆簇,象图案中的适合纹样似的恰切地镶嵌在画幅之中,十分新奇。没骨的细梢和双勾的枝干既衔接又对比,赭墨两色小叶点均匀地笼布其间,暖色调烘染得双勾枝干愈发明晰,构成了装饰味颇浓的情调。此为特色之一。
这画仅举一种赭色为基调,不用其他色彩,有如一套色的版画,单纯明快,因用笔法多样,有点垛,有铺渲,所以觉得华袞灿烂,秋光照人,洋溢着暖洋洋的气氛。此为特色之二。
如果再进一步检视,我们还可看到许多浓淡不同、大小不一、疏密不等的赭色和墨色点子,从枝间、干侧、石表一直到水边,密密匝匝,不厌其烦,既是树叶,又是青苔,也是杂草。这一手法使全画上下左右各个物象统一和谐起来。此为特色之三。
从构图方面考察,老树所占面积虽大,不过作为补景铺舒而已,如同舞台上的天幕,起烘托人物,制造气氛作用。再者,树身以点与线构成,必然需要块面与之对比,增其美感,染黑楼瓦,加粗苔石线条,画成黝黑的体面,是依循造型规律使然。它们上轻下重,求得画面稳定;上满下疏,求得份量均衡。
树左侧露出木楼一角,景物不算重要,但在画面组织上却不宜删减,它与近处木楼形成疏密离合的节奏,并有藏与露的变化,且衬垫老树枝干,在平面上增加空间深度和层次的作用。
还有,我们不该忽视的是“看画,不但要看实处,也还要看画之空白处”,(黄宾虹语)那些树顶、桥上、桥下和右下方的几块空白的形状和面积,均悉心巧布之,把人物安排在大块空白处,十分醒目,说明人物活动在这画中的重要性,而不同于一般山水里的那些可有可无的点景人物。
至于隐显曲折的石板小路,除了帮助联系各个部分使其气脉连结之外,同时也给人物提供了合乎情理的生活环境。
唐朝名诗人刘禹锡在《秋词》一诗中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画家借古人诗意反映现实生活,紧紧扣住“秋日胜春朝”的旨趣调度画面,用自己酣浓的感情把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笔墨之美为我们编织出了一幅歌颂少数民族幸福生活的美妙画图。
1994年7月第1版
编著:吴国亭
吴国亭《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
目录
10、平凡的画材 优美的画卷——浅论宋玉麟《皖山春色》的意匠
11、忠于生活 主宰生活 高于生活——读李可染《颐和园扇面殿》
63、一首明媚的田园诗——小议李苇成《渔歌悠悠》的内容与形式
日本美术评论家吉村贞司先生对中国当前绘画状况发议论道我感到遗憾,中国绘画已经把曾经睥睨世界的伟大的地方丢掉了,每当我回首中国绘画光辉的过去时,就为今日的贫乏而叹息。”
又说,“我希望至少不要把过去的伟大作品全部都当成过时的东西丢掉,好好地研究研究,好好地看一看,再在这个基础上发现美的道路,走上新的旅程。”(《宇宙的精神自然的生命》)好心的批评,偏颇的意见和恳切的期望,都搅在一起了,其本意是希望我们在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贯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精神。每当我翻到笔记本上的这段话时,真是百感交集,不知该从何说起是好。
是的,眼下有一批“美术家”,他们有的只学了十年八年画,有的甚至只学了两三年画,手头既未掌握笔墨功夫,胸中又无文墨积累,可极能经营、颇善公关,常常活跃于电视银屏上,应酬于豪华的酒宴上,作品刊印在自费的画集里,张挂在大宾馆的小卖部中,其至挂着“中国著名画家”的头衔奔走于海内外,把个画坛搞得有声有色,十分热闹,像卖假药的江湖郎中那样滥造又丑又怪的东西四处兜售。对此,许多正派的画家们是不屑一顾的,指出他们的怪画背后所隐藏的实质是:
一些有点成就的画家在具象上创作不出新意来,画点怪画来掩盖他的窘迫相;而那些技术本不高明,出不起风头,画点怪画,可以吸引一部分人的注意,如果怪得新奇的话,还可一鸣惊人。
鲁迅曾说一怪即便胡来。”胡来正是藏拙的好办法。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当今尚有不少耐得寂寞,认真做学问的画家,他们人品端悫,谦虚谨慎,并且甘于淡泊'不随时俗浮沉,默默地探索着比前人更深更广的艺术道路,他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主流,画界的精英,精神文明的中坚。我想,吉村先生可能看到的只是中国画界鱼目混珠、瓦釜雷鸣的前者而忽视了后者所发出的感喟吧!
有感于此,我一直就想编著一本能够真实全面反映当代中国山水画水平的画集,顺便写点宣传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让人们真正摸到现今山水画创作的脉膊,于端正画风、于学术研究作点实事,在画界哪怕起点微小的作用也好。
然而古人说,“评画大难,苟非巨鉴,必不允当。”(清·范玑)我非巨鉴,怎能胜任?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又怎敢在人们面前老三老四指手划脚?但心中确实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涌动,加之全国各地广大习画者的普遍要求和出版社的一再催促,在主客观的迫使下,不避才疏学浅之短,以一名讲解员的身份和口气说话,不摆居高临下的架子对待作者和读者,总该是可以的吧!于是丢下画笔,干起这吃力的“爬格子”的营生来,时辍时写,前后花了两年多时间。
书中入选的篇什自然反映了编著者的观点和对作品的理解,这些作品不能说张张都无懈可击,不过,总体上看都相当严肃,较为完整,多能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反映生活有一定的思想内容,有特定的意趣,画面的组织和笔墨也经得起推敲,至少没有把民族传统“当成过时的东西丢掉”。
我在选画时主要把握艺术质量,而不计作者社会地位高低,知名度大小,润格多少,年龄长幼等画外因素。我尊重学术权威,但也不怠慢无名画家。这一点,在目录的编排上读者亦可看得出来,前后次序无轻重高下之分,主要考虑题材和风格的变化,使全书取得统盘平衡。
还要说清楚的是,一幅优秀的作品应该在各个方面都是站得住的,无论从选材、立意、布局、笔墨、色彩或者从气韵、格调等各个角度去分析都有可取之处,但要对八十余幅作品泛泛而谈,定然象报流水账一样乏味,谁还有兴致逐幅细读下去呢?
“大观园”里的姑娘个个标致,但美得不一样,各有各的相貌,各有各的风韵,我力图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在这许多画幅上,象中求理,形中取法,通过逆向思维,依循画家足迹既寻觅它们共同的东西,更着重它们自身的特点予以解说。
关于作品的分析,歌德曾说过广题材人人看得见,内容只有费过一番力的人可以寻到,而形式对大多数人则是个秘密。”绘画艺术美更多的则是形式美,解说的重点侧重于艺术形式规律的揭示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囿于编著者的见识,除入选作品之外,各地定然有许多我不知道的高手和精作被遗漏,有些是约了稿而无条件提供幻灯片的,有些是约稿限于篇幅怕增加读者负担而精减了的。
书稿付梓时,遗珠之憾与割爱之痛交并于心,实出无奈,敬请有关同仁海涵;同时由于编著者学力不逮,对作品开掘得不深不透,或许难免还有谬误之处,也希作者和读者指教。
吴国亭 1992年5月
关于瘦金体学习,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