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口记忆:凉亭

凉亭,古时候叫“亭”,最早出现在东周时期,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时设计建造“亭”是用于军事用途,由于交通不便,为便于传递军事信息,各国在边境每隔十里修建一座亭,谓之“长亭”,是士兵站岗放哨的卡点,也是信息传递的交通站。到了秦汉时期,在两座长亭中间点也就是隔五里修建“短亭”。

在中国古代的诗句中,有很多关于“长亭”和“短亭”的记载: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唐)李白

随着时代的发展,长亭和短亭的军用属性渐渐弱化,变成行人躲避风雨、休憩歇脚的场所,有些亭还提供免费茶水,所以家客人称风雨亭、凉亭、茶亭。

客家地区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山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穿州过县需要依靠双脚跋山涉水,在这些山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建有凉亭,供过往商旅停留休整,带有公益、慈善的色彩。

凉亭一般建在重要的交通要道、隘口等地方,因此也成为话别亲朋的地方。李叔同所作脍炙人口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荒草碧连天……”

凉亭被赋予了一种文化符号,是这些道路上最温暖、最感人的风景。

幼时与母亲从松口步行前往松东的外婆家,山路蜿蜒陡峭,大卡车爬坡的时候都喘着粗气。每隔一段路,一般是在半坡处都会建有凉亭,有不少人在那里停留休息。

凉亭的称谓各有不同:风雨亭、凉亭、茶亭或在亭字前缀加人名、地名,等等。

凉亭的用材和造型多种多样,有土木结构的、有砖石结构的;有民居式的、有牌坊式的;有四角、六角的……松口的四脚凉亭、红凉亭……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不单是一座凉亭的名字,也反映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建造凉亭的经费来自几个方面,有的是一个或者数个宗族的公尝,有的是一人或者数人的捐献,还有当地的士绅倡建,发动各方力量共同建造。客家人笃信因果报应、行善积德,认为通过为桥梁、道路、渡口、凉亭等公益、慈善事业贡献力量,可以为自己和家人带来福报。

凉亭建好之后并非一劳永逸,日常的修葺、打扫和供行人饮用的茶水等,都需要经费来维持,当地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和影响的宗族,通常会置有田产,将所收田租作为凉亭的施茶之费。

据《光绪嘉应州志》记载:松口堡有风雨亭二十一处,分别是:
1、市南十五里,由黎泰官等于道光十九年筹建的川心亭;
2、市西北十里梅教乡,由曾兰长、曾东儒等筹建的梅岭亭;此亭同时置有六处茶田,分别在松口、隆文等地,所收田租作为茶费。道光年间的松口人、进士李光彦曾为梅岭亭撰写碑记。
3、市北五里,由梁姓乡人建五穀亭;
4、市西五里,由李椅于崇祯年间所建甘露亭;
5、市东北四十里,于康熙年间建置在与上杭县交界处的广福亭;
6、市东十里,于道光十年建置的广润亭;
7、市西二里,由丰顺巡检徐心兰倡建的蔡公亭,亭内刻有蔡蒙吉事迹;
8、市西北四里,于光绪二年建置的聚安亭;
9、市西北六里,由蓝钦耀于乾隆十八年建置的万安亭;

10、市西北八里,由梁绍光倡建的乐善亭;

11、梅教乡,由曾弼佐于嘉庆四年建置的驻足亭;

12、市北深塘,由李延熙于光绪十三年建置的远荫亭;
13、小金乡,由梁绍光倡建的小金亭;
14、市西二里,于道光十八年建置的无祀亭,比较令人诧异的是此亭用于安顿无主枯骨;
15、篷辣滩观音潭有座无名凉亭,年久失修,后乡人伍新长等重建;
16、市东北十里,于乾隆年间建置的福善亭,此亭不单有数块田租,还在松口老鸡墟购置瓦铺一间,租金已经可以支付半年的施茶费用。
17、市西北八里苦竹岌,由梁应盛建置亦称福善亭;
18、市东北大布乡,由黄业堂于光绪年间建置;
19、市西北八里苦竹岌,由梁辅霖建置继善亭;
20、仙口乡,梁应期建置续善亭;

21、横山,州志未记载详细信息。

历经沧桑岁月,留存下来的凉亭已经很少,大多已经湮灭在荒山野岭之中,遗迹难寻。小小的凉亭体现了客家人善良的优良品德。

翻开厚重的史书,上面记载着一个个邑人陌生的名字,他们大公无私,热心桑梓,一颗颗慈悲之心跃然纸上。倘若时空可以穿越,好想在凉亭里和他们好好聊聊。

长按关注   邂逅温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