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昭光医生的昭示

纪念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成立35周年之“感动华夏健康教育人”特别报道之四

洪昭光医生的昭示

     周环 /文    

人物小传

洪昭光

 他是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曾入选“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和“美国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名人录。

 他一生情系医学科普,从北京中南海到居民社区,从人民大会堂到厂矿油田,到处留下他的足迹。他创编的好听易记、朗朗上口的健康格言,深受百姓喜爱。以其健康新观念为主要内容的《登上健康快车》和《健康快乐一百岁》等书籍,总发行量超过300万册,创造了健康科普出版领域的奇迹。

如果告诉你,人应该是70岁以前没有病,80岁、90岁也很健康,活到100岁以上……你相信吗?

洪昭光教授告诉我们——按照生物学原理,人应该活到120岁,可以是“健康七、八、九,百岁不是梦”,人人都应该健康100岁,这是正常的生物规律。

如果你三四十岁身体就出毛病,五六十岁就因病死亡,会比正常人少活四五十年,你不觉得遗憾和可惜吗?

洪昭光教授告诉我们——现在的情况是,提前得病,提前残废,提前死亡,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患癌症,而有的人年纪很大,却依然健康?

洪昭光教授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一个人的观念问题,按照健康的生活方式去管理自己,你就可以健健康康的活到天年。

如果有人认为,现在钱多了,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反而多了,有些人死得更快了,这都是因为生活富裕造成的。

洪昭光教授告诉我们—— 错了,完全错了!这些病并不是因为物质文明提高造成的,而恰恰是因为健康知识缺乏,卫生保健知识没跟上,精神文明不足而产生的。

由此,医务界乃至全社会都经常忽略的健康知识的传播,就凸显出极端的重要性。

病房里发展出来的健康教育课堂

道理,现在看起来是这样的简单明晰,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健康教育,健康观念,健康管理,健康促进,还很少有人提及……

1992年洪昭光在北京安贞医院干部保健科当科主任,病人总是问他“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洪主任就给患者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你从年轻时就吸烟,就喝酒,就肥胖,也不运动,血压血脂这么高也不去医院检查……拖到现在,发展到冠心病,突发心肌梗死,心脏搭桥、放支架……你看你自己受了多少罪?

丝丝入扣的解析,患者如梦方醒。一个病人的故事,引来其他患者也旁听。很多病人说:早听到洪主任的话,也不会得这么重的病了。

洪昭光深切体会到,病人内心多么渴望懂得一些健康保健知识。

可是,平时却很少有人给他们讲。洪昭光说,他心中感到深深的内疚。后来想听的人越来越多,洪昭光就把讲堂从病房转移到会议室,以后每个月都给病人固定讲课。

就这样,从安贞医院的病房中,逐渐发展出来一个健康教育课堂。

简约并不等于简单,通俗更不是流俗

怎么把医生病历中的文字、医学论文和教科书中的语言,变成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话?洪教授走路睡觉都在琢磨,如何把健康教育的语言变得更生动?把病案病例变成启发人的故事?

洪昭光在上海第一医学院五年的学习中,有位主任在概括一个病例时说:男性,四十岁以上,一过性的无痛性血尿,千万不要放过,一直要查到可以确诊是不是肾癌为止。洪昭光说,这段简短的归纳我记了一辈子。可见,话不在多,简约明了,一语中的,才能让人产生兴趣,记得住。

洪昭光穷尽思考于健康教育的语言转化,形成了传诵于民间的大量洪氏“健康段子”,例如:

“什么都吃,适可而止。七八分饱,营养正好。”

诗词歌赋、顺口溜、民谣甚至儿歌,也运用到段子里:

“你拍一,我拍一,一直拍到七十七。深呼吸,下蹲起,十点十分去看戏。”

在日常生活中,洪昭光看到有启发的话语都会用心记下来,随时拍照,包括寺庙里的对联儿,马路上的广告。 “爱妻爱子爱家庭,不爱健康等于零”,就是从高速路的标语中演变而来。

有一次他出差,在机场书店翻看一本时尚杂志,讲到美国总统的保健医生给总统和第一夫人开的健康处方,其中有几条就是,每天要单独相处2小时,外出时要手牵手。

就为了这几句话,洪昭光买下这本时尚杂志,并把相关的科学知识加进去解释:手牵手,人体里会产生内啡肽,引起人的愉悦感,使身体的抵抗力提高。

深入浅出的讲透了一个道理,同时教给人们家庭夫妻相处的实用方法。

简约并不等于简单,通俗更不是流俗。洪昭光特别提出,健康教育应该是正说,而不能戏说,胡说。健康教育是传播科学的理念,是系统工程;是信、达、雅,而不是娱乐;不能简单化,碎片化。

昭示一: “人生命运选”

75岁后,洪昭光教授写了一本书《人生命运选》。

命,每个人从降生,由于父母不同,生物学和社会学起点就已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就是命。命是与生俱来的,在人生中约占20%的作用。

1939年7月,洪昭光出生在福建永春的一个小山村,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门前有一条小溪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春天桃红柳绿莺飞草长“乱花渐欲迷人眼”,夏夜经常能看到一闪一闪的萤火虫。

洪昭光的妈妈只上过小学,但会背些诗词,会讲故事。“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浅诵低吟中,在洪昭光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善良仁爱的种子。

洪昭光五岁时妈妈把他送去上小学。他又瘦又小,老师讲课就让他坐在腿上。洪昭光至今记的第一篇课文共12个字“来来来,来上学。去去去,去游戏”。

家乡的山光水色,诗词歌赋中的音韵美、节律美,都永久印刻在洪昭光的脑海里。

1945年父亲从南洋回国后,把全家带到厦门,不久又搬到上海。洪昭光这个从小光脚、刚穿上鞋不久的农村孩子,初到上海被人称为“乡巴佬”。他写的作文还被老师当做反面教材当众宣读,老师的评语他记了一辈子:题材很好,写得很糟。真可惜!

从那以后小学生洪昭光意识到,作文不仅是把事情记下来,还要写的生动有趣,才能让人爱看,记得住。

1956年洪昭光顺从父愿,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他说,我很幸运,父母为我们创造了难得的条件,让我们姐弟三人接受良好的教育。上医公共卫生学一直是全国的翘楚,更可贵的是,上医把预防和为人民服务看作是医学的精髓和基础,医学人文更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我由一个懵懂的中学生变成一个医生,知识,技能,眼界,心胸,境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无愧于上医对我的培养,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昭示二:无论被命运抛向何方

运,人人都有好运与背运。但机会来时,你是否准备好了?能否抓住?抓住后,能否用好?面对同样的缘分和机遇,人生却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运,也占20%左右。

1961年洪昭光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北京朝阳医院当医生。文化大革命中的1970年,根据“六二六”指示,朝阳医院组成医疗队下到工厂和农村,洪昭光去了北京东郊的工厂。

在厂里洪昭光发现工人们非常淳朴和辛苦,患高血压和胃溃疡的人较多,就开始研究这两种病。光靠西药治胃溃疡效果不理想,洪昭光就尝试结合中西药物的长处,用两味中药再加上两味西药混合给患者服用,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名声都传到了厂外。洪昭光悟出,中西药就是左右手,两手握拳就有力;两拳配合效果就会成倍增加。

当时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因胃溃疡疼痛,到处求医都治不好,他请示领导后找到洪昭光看病,服用洪昭光研制的药物两天后,原来天天疼的胃不疼了,他喜出望外。

洪昭光同时还研究治高血压的药。那全都采用美国的四阶梯疗法,每个阶梯有几种药,患者一种一种试下来要几个月。常常有工人讲,这药太麻烦了,一回得吃三五种,没有时间吃。有个工人说了一句:你要是能发明一种药,一天就吃一片儿,那多好!

工人是玩笑话,却给洪昭光很大动力:能不能把几种对高血压有用的成分组合在一起,使服药次数少一点,药效长一点,达到一天吃一片就管用的效果?

洪昭光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华罗庚,华罗庚当时正在全国推广优选法,他说,运筹就是整体战略设计,很关键。并送给洪昭光一本【运筹学】。

洪昭光以运筹学和优选法来处理,前后筛选出了二十几个不同排列组合的配方,再一个一个的反复实验比较,成功研制出降压零号,给工人服用一天只吃一粒,两三天就可以见效,在老百姓中渐渐有了口碑。

当时北京阜外医院院长吴英恺教授也带队在首都钢铁公司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在高血压防治方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他听说降压零号后就找到洪昭光,把药拿去用在首钢工人身上,结果 80%的患者都有效。

上世纪70年代一次召开全国高血压病防治座谈会期间,吴英恺教授把各地代表拉到北京国棉一厂,参观洪昭光开展群防群治的医务室。当了解到整个研制过程竟然都是在工厂内一间土药房里完成,吴英恺教授深受感动,他说:我们这么多年没有解决的治疗高血压病的难题,让一个很年轻的小大夫解决了,他发明的药一天只用一片,治疗效果非常好,解决了困扰我们几十年的顽疾。

于是他亲自写信给卫生部,建议把降压零号作为首选降压药向全国推广,因为它符合中国国情,简便有效,安全价廉。卫生部研究后以红头文件正式把降压零号列入国药名册并投入生产。

2013年12月在第九届百姓放心用药调查评选活动中,北京降压零号喜获百姓安全用药“放心药奖”。

洪昭光教授谦虚地说:华罗庚教授是降压零号之父,吴英恺教授是降压零号之母,我只是个助产士而已。

昭示三:

与患者交流,语言非常重要

医疗队另一个工作是从工人中培养“红医工”,有的医生说话不好听,像是给厂里派任务,厂长很不愿意接受。

而洪昭光对厂长会这样说:党和国家非常关心咱们工人师傅的身体健康,为咱们培养自己的红医工,有点小病可以就地看,又省时间又省事,对咱们生产有很多好处呢。这么一讲,厂长马上高兴了,也就支持了。

培养红医工的另一个关键是会不会讲课。有的医生满口专业术语,工人听不懂。洪昭光就改成大白话讲,大受欢迎。此后他去任何一个工厂,都得到大力支持,有的厂还专门给他配了助手。

文革中,不论命运把洪昭光抛到哪里,他都认认真真的做着每一件事,悟出了不少人生道理。他说:与人交流,语言非常重要。在工厂我对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思想工作,如何团结大家一起工作,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一个医生单枪匹马的干,是绝对不行的。所以你要做事,得先会做人,把你的思想融汇在群众中,拧成一股绳。

这些所思所悟,为洪昭光后来开展健康教育也打下基础。

昭示四:

选对方向,选对导师,智慧一生

选,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完全是后天由自己决定的,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是决定性因素。选,对人生起着60%的作用。

在洪昭光看来,吴英恺作为全国顶尖胸心外科专家,大可拿着手术刀享一辈子英名,大可不必费心费力搞多少年也难见成果的流行病学。但吴老敏锐意识到“十个外科医生可以治好一个心脏病人,但一个预防教育医生,可以使成百上千人不得病”。世界卫生组织在九十年代曾向全世界推荐吴英恺首创的心血管病防治“中国首钢模式和指南”,中国医学界的经验第一次“出口”世界!

吴英恺院士这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代医学战略家,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对国家民族深刻的责任感,独到的眼光和胆识,深入工厂农村雷厉风行的作风,深深感召着洪昭光。他说:吴老一生波澜壮阔,著作等身,在心血管流行病学预防方面有独特的贡献,他确实无愧于一代医学巨擘的荣誉。

另一位对洪昭光产生重要影响的,是吴英恺教授的老朋友斯坦姆勒教授。1981年洪昭光受教育部选派,赴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导师就是斯坦姆勒。

美国在二战后经济富裕,心血管病大范围升高。善用头脑的斯坦姆勒教授认为这是整个社会面临的宏观大问题,于是开始了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当时医学界根本没有这个意识,包括他的老师同学都不看好,认为在社区中量量血压验验血,不会有什么结果。没想到20年后,这个当年最不起眼的学生开拓了美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在世界上一枝独秀,遥遥领先,做出了医学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事实证明斯塔姆勒教授以非同一般的远见卓识,选对了方向。

如果说,上海第一医学院的教育为洪昭光奠定了最初的医学预防的意识,那么,吴英恺教授、美国斯坦姆勒教授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开拓预防疾病的伟大实践和坚韧精神,无疑使洪昭光坚定地选择了健康教育的方向。

昭示五:

科普也成名人,到处都有粉丝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洪昭光的名声越来越大。1999年江西省科协请洪昭光去讲课,全程录音并整理成文字稿,先后印刷了四次,总数超过四万份依然供不应求。后来洪昭光在各地的健康讲座到处被录音整理,形成68种手抄本。

2000年中海油的领导请洪昭光讲课,说内容是无价之宝,就把讲座记录印成十五万本书,分发给内部职工学习。

名声传到上海,解放日报2002年整版整版的刊登洪昭光的文章。最后,凡是有洪昭光讲座的报纸就需要加印。

洪昭光的讲座在整个华人世界都产生了影响,他应邀去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澳门讲健康知识和保健,获得一片赞誉。

媒体的再传播,在全国掀起了民众关注自身健康的热潮,2002年北京晚报登载洪昭光胡大一向红丁等著名专家的文章出书,在全国发行了五百多万册,成为超级畅销书,也成为我国健康教育兴起的一个标志。

我们无从用统计学的大数据,来量化洪昭光以及一大批医学专家健康教育的效果,但已经看到:

很多老年人说,我现在每天夜里起夜,心里都默念着,先醒半分钟,再坐起来半分钟,再把腿放地下半分钟。现在起夜不怕摔了,心里很踏实;很多人做饭时,脑子里会立刻出现洪昭光教授讲的饮食“一二三四五, 红绿黄白黑”, 进行主副食的搭配;

很多年轻人都开始“少吃,多动”,关注自己的体重,饮食结构,心理调试,每天的运动,每年的体检……

一些企业给员工的福利品种变了,改送计步器、网球拍等健康产品,还有的组织马拉松的全马、半马活动……

昭示六:

与患者交流,

语言非常重要健康教育不是术,

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如果说,胸心外科专家吴英恺教授在二十世纪50年代领导流行病学调查,70年代在我国首创首钢模式,将我国心血管病从治疗推进到预防关口,从“治”变成“防”,那么,以洪昭光胡大一等为代表,30年来坚持不懈的推进全民性的健康教育,把医学的视角和触角,从医院向外推进,不仅推进到预防关口,而且再进一步推进到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从社区抓起,从单位抓起,让健康教育渗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正确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从小就贯穿每个人的一生。

他们把最复杂的医学问题,用最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用最易行的方式,教给公众;用最简单的人人自我管理,达到全社会健康水平的提升;以健康教育几元的投入,撬动国家百万元、千万元乃至亿元医疗费用的节约。国家少支出,家庭少受累,个人少受罪,皆大受益!

并且, 洪昭光通过化繁为简的科普,使艰深拗口的医学知识开始深入人心,众多后来开展健康教育的医务工作者,都在有意无意的学习和借鉴洪昭光的科普方法,医务界已开始形成人人做科普的局面。

这昭示着:又一代临床医生,走入更广阔的医学科普健康教育天地,不仅改变着公众的健康观念,同时也深刻改变着医生自身的医疗观念。

做临床医生,洪昭光是个与患者心心相通的好大夫;做科研,洪昭光研制出行之有效众口皆碑的成果;做健康教育,他使健康观念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公众的心田,从而,使健康教育成为提升国民健康素质的无形利器。

如果我们从政府到全民,用健康观念把社会和每个人都管理起来——

何愁每个人不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何愁健康中国的大目标不能实现?

何愁医疗费用不呈几何量级的减少?

于国于民,功莫大焉!

—— 洪昭光,精诚,大医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