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武大郎的死,是因为武松拒绝了潘金莲导致的吗?
(杨角风谈水浒精编版第11期)
上一期提到了武大郎的死,从武大郎自身来讲他是犯了五个错误,这五个错误是循序渐进的,如果能避开任何一个,也不会导致死亡!
有人说,武大郎的死,武松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武松要不要为武大郎的死负责?
本期杨角风谈水浒:水浒传中武大郎的死,是因为武松拒绝了潘金莲导致的吗?
一般一部小说之所以能吸引人,就在于他是环环相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正是这种循序渐进的推进,才构成了武大郎、潘金莲、武松的圆满形象。
那么从这个故事来讲,武松是有一定的责任,但是造成武大郎被害的原因里面,武松的责任或许只能占到1%不到,我们谈论这个问题,需要看一下当时的社会环境。
有人回答说,本来潘金莲是贞洁烈女,因为不肯依从原先的一个张大户,宁愿嫁给武大郎!然后一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里收拾屋子,等待武大郎卖炊饼回来,日子过得很好。正是因为武松的出现,才勾起了潘金莲的欲望,也正是武松的冷酷无情,才导致潘金莲情感无法发泄,最后跟西门庆混在了一起。
这都是没有看原著惹的祸啊,原著中写得清清楚楚……
水浒传原著第二十四回:
“那个大户以此恨记在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
这里记载的清清楚楚,是这个大户报复潘金莲,把她嫁给的武大郎,并不是她贞洁反抗大户,宁愿嫁给武大郎也不屈从!
还有人说的因为潘金莲被武松拒绝以后,才开始变得放浪起来,其实也是错误的,还是在原著第二十四回:
“自从武大娶得那妇人之后,清河县里有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薅恼。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会风流,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
这里写的非常清楚,在潘金莲见到武松之前,她就已经以偷汉子而闻名整个清河县了。也正是因为她的名声传出去了,害得武大郎无法再在清河县住,于是搬到了阳谷县租房子住。
刚搬来没有多久,武松就出现了。
武松一开始确实是看不出潘金莲的问题的,但是作者施耐庵是通过上帝视角写的小说,所以在潘金莲第一次见到武松的时候,就暴露了她的小心思:
“那妇人……自心里寻思道:“武松与他是嫡亲一母兄弟,他又生的这般长大,我嫁得这等一个,也不枉了为人一世……说他又未婚娶,何不叫他搬来我家住?不想这段因缘却在这里。””
由此可见,潘金莲真的是情场老手了,第一眼看到了武松,就想到了他们之间有因缘,就打定主意要拿下武松!
所以,从第一次出场上来讲,不管是武松出现,还是武三、武四出现,潘金莲都会这样的!
要怪也只能怪作者给武松的人设就是比武大郎高大帅!
还有人说,如果当初武松从了潘金莲,那么武大郎也不至于最后命丧黄泉!
说出这种话的人,先拉出去重打三十大板!
在过去那个时代,长嫂是什么?是母亲一样的存在,拿下自己的母亲?这太狗血了,在那个时代,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的事!
我们继续看面对潘金莲端过来的半盏酒,武松是怎么抨击潘金莲的:
“武松劈手夺来,泼在地上,说道:“嫂嫂休要恁地不识羞耻!”把手只一推,争些儿把那妇人推一跤。”
等到武大郎回来以后,她还先告状:
“争奈武二那厮,我见他大雪里归来,连忙安排酒请他吃,他见前后没人,便把言语来调戏我。”
武大郎当然不信,结果去找武松,武松也是一句话都不说,气呼呼地走了。
武大郎再回去找潘金莲,潘金莲继续挖苦武松,并且说出,如果武大郎再不信,那就写一纸休书,把她休了?
然后,武大郎就怂了!
这时候的武松其实是有责任的,因为他没有劝武大郎离婚,但是这种事情做兄弟的怎么说得出口,而且一旦说出来,武大郎更认为是武松调戏潘金莲了,所以武松一句话都没办法说。
如果武松一直不说也就罢了,过了几天,他要出远门,他偏偏又刺激了潘金莲一把,吃饭的时候他对潘金莲说:
“嫂嫂是个精细的人,不用武松多说……岂不闻古人言,篱牢犬不入。”
这句话是提醒潘金莲,收住自己的身体,不要让野狗进来!
临走前又嘱咐武大郎:
“如若有人欺负你,不要和他争执,待我回来自和他理论。”
但是武大郎并没有听武松的这句劝,偏偏自己去抓奸,后来又威胁潘金莲说武松回来要他们好看,结果命丧了黄泉!
可以看出,武松的做法都很得当,考虑问题也非常周全,基本没有失误的地方,如果非要给他冠上一个责任的话,那就怪他太优秀了,如果他也是一个窝囊废,潘金莲和西门庆自然就不会怕他,不怕他,自然也就没必要杀人灭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