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设有官方“海关”,为何民间走私还是屡禁不止?

榷场是宋辽金元各在边境所设的互市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需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方能交易。

在宋朝建立之初,宋与契丹"虽听沿边互市,而未有官司"。太平兴国二年,北宋开始在镇州、易州、雄州等与辽交界的边境设立榷场,"命常参官与内侍同掌,辇香药、犀、象及茶"。然而其榷场贸易之下的走私活动,在双边贸易交往之中亦占有重要地位。

为维护国家利益,榷场贸易中有诸多禁止买卖的物品,如粮食、马匹、书籍、硫磺等。榷场一方面为边民交易提供了便利,但另一方面由于禁物限制,榷场并不能真正的满足两地人民的消费需求和统治者的统治需要。由此,在榷场贸易的同时也有很多辽宋边界附近的民众从事走私贸易。

以粮食为例,在宋朝初期,河东路北部沿边地区禁耕时间未久,农业生产仍在发展。在宋太宗朝,"河东既下,减其租赋。有司言其地沃民勤,颇多积谷",北部边民仍有余粮可以售卖给辽边民。之后宋朝多次下诏禁止缘边人户售粮入北界,期间还曾下令"两地供输人户止许籴上二斗供家食用",以打击粮食走私行为。

然而"沿边及两地供输人户托此为名,夹带将过来,偷买斛斗将去"的现象时有发生,辽边民在河东路缘边地区买粮的行为可谓不绝。

宋政府继而对本朝边民走私粮食行为加大打击力度,下诏若再有宋边民售粮入辽,或辽边民私购本朝境内粮食,"并须用心收捉,赴所属州府堪罪结案,处斩讫奏"。但宋朝初年,辽境边民私自购买宋粮的行为还是呈现出了屡禁不止的状态。

粮食走私无法阻止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统治者为缓冲宋辽朝边境冲突,在边境附近设立禁区,将百姓内迁并禁止耕种。长期禁耕导致土地荒废,缘边民众缺少粮食。

此后随着宋代的衰落,粮食消费走向发生转变,宋缘边民户开始购买辽境粟米。河东路内山河纵横、交通不便,缘边军州输入粮草困难,民众"遂赍金银钱绢就北界贵籴之"。虽然辽朝禁止边境粮食交易,但边民仍进行粮食走私,宋朝缘边农户私籴北界粟麦入中。

辽宋间虽有官方组织的榷场贸易,也有民间群众借助缘边的地理位置及榷场设置提供的管理漏洞而进行的走私贸易。边民是走私贸易的主体之一,走私物品正是粮食、书籍、马匹等包榷场贸易所禁止的物资。

边民走私行为破坏了边境稳定,但禁品流通也满足了统治者及民众的部分物质需求、促进了物品互通有无。

走私活动一方面满足民众或统治阶层物质需要,另一方面使从事者大获其利。虽然并非边民都会产生重利心理继而从事走私活动,但在正式榷场的机遇下,南北双方大宗贸易及民众日常用品交易繁多,边民亦会通过贸易及边防漏洞以走私形式获得一部分收入,这对于宋朝的经济发展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