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燥、温燥,秋季的“燥”要如何应对?
今天
上次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一下秋燥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具体表现,想回顾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今天,我们来详细的聊聊秋燥的应对之法。
首先,“燥”并不是只有一个状态,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形成凉燥和温燥,所以,一味的使用秋梨膏、炖梨汤并不算正确的润燥方式,我们还是要仔细分析,对症下药的。
凉燥
初秋与深秋,多为凉燥,凉燥是因为受凉而引起的。初秋的时候,天气从夏天进入秋天,人们由热到凉,会感觉比较明显,到了深秋,天气彻底冷了,也会感觉明显。另外,秋季的早晚很凉,如果不注意保暖,就容易受寒,感受凉燥。
如果凉燥严重了,则会引起外感,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是同时伴有津液不足,干燥的现象,如鼻腔里面特别干,甚至会有流鼻血,有的患者是有鼻涕,但是非常清稀,同时唇燥咽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皮肤干燥、舌苔薄白而干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
中医调理凉燥引起的外感病,往往用吴鞠通的杏苏散,这方子大致是:
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杏仁各9g,苦桔梗、枳壳、橘皮各6g,甘草3g,大枣3枚。
杏苏散
其中,苏叶和前胡是散寒宣肺的,橘皮和半夏,茯苓可以祛除寒湿,因为吴鞠通认为寒邪闭肺,会有水饮停留,祛除水饮可以恢复肺胃的阳气,同时甘草和桔梗可以向上开通肺气。
对于凉燥,我们要采用的是温的方式,让身体温暖起来,让阳气重新回到体表,使得津液疏布,就可以恢复正常的。所以,此时万万不能用凉润的办法,会适得其反的。
温燥
温燥的原因是秋天太阳足,因为秋天很多湿气收敛了,空气穿透性变得强,很容易出现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情况,此时的太阳就显得格外的毒,如果久晴无雨,秋阳以曝,燥与热合,则发为温燥。一般,在中午的时候是最容易感受温燥的。
温燥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或者咳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表证偏风热,津亏较重,甚至化热伤络,胸痛咯血,舌红苔黄,脉细数。
此时,中医会用一个方子,叫桑杏汤,也是吴鞠通的,方子大致是:
桑叶、浙贝母、香豉、栀皮、梨皮各3g,杏仁4.5g,沙参6g。
桑杏汤
其中桑叶清宣燥热,透邪外出;杏仁宣利肺气,润燥止咳;豆豉辛凉透散,助桑叶轻宣透热;浙贝母清化热痰,助杏仁止咳化痰;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栀子皮质轻而入上焦,清泄肺热;梨皮清热润燥,止咳化痰。
对于温燥,我们要用清热透热的方法,但是此时同时必须配合滋补津液之品,比如生地、玄参、石斛、沙参等,用上以后,津液得以补充,身体才能得以恢复。另外饮食上,可以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雪梨、甘蔗等。
这凉燥和温燥,差别还是挺大的,相信大家也对秋季的“燥”有了新的认识,那么你是何种燥?该用什么方法?行动之前一定要多思索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