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年轻人结婚欲望下降,所谓“不合适”背后是年轻人的理性决策

原创2020-07-30 09:16·职场手记

关于职场人士的话题很多,而其中有一个话题经常被父母侧面、或直接的提起,但许多职场年轻人却选择遮遮掩掩的不愿面对。

这个话题便是婚姻,许多年轻人在步入职场后,似乎便开始有意的无视、躲避这个话题,曾经对婚姻的向往,随着踏入职场逐渐被隐藏。

不管是父母,或是不愿面对这个话题的我们,都将婚姻欲望下降的原因,归咎于我们没有遇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年轻人婚姻欲望下降的原因,从来不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而是有着更为深层、隐蔽的原因。

而只有知道这些深层、隐蔽的原因,才能使我们愿意直面话题,并最终收获长久的幸福。


成家

立业

踏入职场后,存在着交友渠道减少、接触人群相对固化的问题,这确实使许多人无法结识到“适合”的结婚对象,从数据上来看,部分行业年轻人单身比例甚至达到了50%以上。

数据来源:中国职场青年感情状态调查报告

虽然勤劳的父母与善良的朋友并不会坐视不理,相亲便是拓宽渠道的方式,但许多职场职场年轻人却并不希望相亲。

并非相亲这种形式本身存在着缺陷,而是所谓的交友渠道减少,本身便不是造成婚姻欲望下降的原因,相亲并无法提升他们的婚姻欲望,无论如何相亲、无论见到多少人,最终都会以“不合适”结尾。

原因在于,年轻人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


01 先成家后立业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很多父母喜欢用先成家后立业的“古话”来引导子女,希望他们先获得稳固的家庭,再去追求事业,但现如今,这种观念正在不断地面临挑战。

先成家后立业是对成家立业这句话的解读,成家立业最早出自于《梦梁录·恤贫济老》,指的是建立了家庭、创立了事业,在古文中只是进行了描述,并没有对两者的顺序进行定义。

而传统文化逐步演变成先成家后立业的原因,在于古时婚配年龄较低,比如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的规定。

在17岁与20岁的年纪,想要立业显然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其次是那时由于女性的生产机会较少,在立业前结婚,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有助于家庭的生产力提升。

比如结婚后女性主要负责家庭事务的处理,从而使男性有更多的精力进行生产,也就形成了1+1>2的协同效应,女性获得了生产机会,男性可以产出更多的生产力,从而两人皆可在婚姻关系中获得更好的价值。


02 先立业后成家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男女之间的生产机会趋于平等,并且具备相同的社会地位,男主外女主内的协作生产模式在得到改变,现如今的许多婚姻结合,并无法带来协同效应。

并且,在现有社会评价体系之中,男性在结婚时不得不考虑婚恋关系中存在着的压力,比如房子、车子与存款等条件。

而这些压力,并非完全的来自于男性自愿的付出,而是社会中对婚姻先决条件形成的“共识”,男性在考虑这些条件时,往往要含着泪表示:“我是被自愿的”。

虽然现如今男女双方的爱情,可以使女方不注重这些条件,但即使是双方的爱情,也很难抵抗来自于家庭的压力,更别说许多男性还具有不甘人后、希望为对方创造更好条件的责任感。

数据来源:中国职场青年感情状态调查报告

从数据上来看,随着月薪的提升,产生强烈结婚欲望的比例也在相应的提升,由此虽然许多人并不认同婚姻的先决条件,但仍被其所影响。

于是先立业后成家,成为了年轻人的新观念。


观念

改变

年轻人的观念改变,其实不只是来自于单纯的条件限制,即使是月薪3万以上的“成功人士”中,具有强烈结婚意愿的比例,也不过33%而已。

如果说社会评价中的条件限制,是造成年轻人结婚欲望降低的外部原因,那么来自于年轻人自身的思想因素,则成为了年轻人结婚欲望降低的内部原因。

也正是这部分因素,导致了年轻人打心底里还不想结婚,即使是父母不断地催促,年轻人也会说出那句借口:“不急,没遇到合适的”。


01 机会成本

都说年轻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一代,确实,对他们来说可能并没有体会到“生存”的艰辛。

但互联网的发展,使年轻人见识到广阔世界的同时,也使他们得以见到那些富裕、充足生活的样子,因此他们必然体会过“欲望”的痛苦。

年轻人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着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于是他们在先成家或后成家之间进行着理性思考。

不同地区的葡萄所酿造出的葡萄酒具有不同的风味,法国波尔多、勃艮第产区的葡萄酒闻名世界,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栽种了最为适合他们生态的优良葡萄品种。

现如今,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侧重不同,不同的地区侧重不同的经济形态,这便是产业的区域化,正如拥有良好生态的产区才能产出最好的葡萄一般,而酿造类相关业态,也会向相应的倾斜于聚集。

对于年轻人来说,过早的成家有着非常高的机会成本,成家后可能由于家庭的限制,无法轻易的更换自己的生活区域,从而无法跟随产业进行转移、无法前往相关区域从事工作。

比如互联网公司正在逐步表现出向二线城市转移的态势,小米便在武汉和南京设立了第二总部,并且鼓励员工进行搬迁。

这对已经在北京置业、成家的人来说,不得不放弃新总部中存在的机会,选择继续留在北京,也就形成了较高的机会成本,而如果互联网公司的产业区域全面转向二线城市,则机会成本将不断提升。

因此,年轻人选择先立业后成家,也是出于对机会成本的理性思考所导致的。


02 边界

许多年轻人是出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从独生子女的生长环境来看,独生子女更注重“我”的体验,童年、少年时期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体验,使得独生子女有着更强的边界感。

比如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很难接受别人对自己物品的“暂时借用”,也很难接受聚会时的“共用餐具”,这都是来自于共同生活体验的缺失。

当然,这并非是一件坏事,独生子女并非不愿意分享,而是不愿意出于“仪式”、“人情”等强制性的情况下进行分享。

而婚姻则意味着有另一个人,将进入年轻人的生活之中,这使得年轻人不得不面临边界的失手,他们不得不考虑未来是否会有强制性分享的情况。

“比如社会中经常出现女方管钱的观点,这对一些具有强烈边界感的年轻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而边界遭到“入侵”,是否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也是不可预测的,毕竟婚姻意味着更多的支出,也意味着年轻人不得不处理与对方家庭的关系,但年轻人却很难看到这其中的好处,或者说认为这是一种弊大于利的情况。

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在鲜明的利益损失之前,没有足够的利益支撑,年轻人很难鼓起勇气迈出那一步。

但好在“不合适”这个借口,还可以再撑几年。


不合适与

合适

但“不合适”这个借口,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连自己都“骗”不了,年轻人早晚会到达不得不面对的时候。

父母此时或许可以松一口气,但这却正是父母与孩子最应该屏住呼吸的时候,年轻人在“不得不”面对时,很容易产生“随便找个顺眼的结婚算了”这种思想。

他们告诉自己,反正社会上、甚至是自己的父母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但这不正和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随便结婚,便是对悲剧的重复。


01 扭转观念

从结婚欲望下降到想要随便结婚,中间是年轻人的年龄增长所产生的紧迫感,也是来自于父母逐渐增加的压力。

但不管是年轻人自己还是父母,都需要扭转一个想法,那就是婚姻并无法解决什么,这世界并不存在“结完婚就好了”这种情况。

“结婚前便花天酒地的男人,结婚后大多会依然如此;结婚前便虚荣贪玩的女人,结婚后大多也会保持原样。”

结婚并无法解决什么,反而会随着两者关系的逐步捆绑,而更加的放肆与大胆,因此越是到达适婚年龄的“末期”,我们越应该保持谨慎。

互联网是一个放大镜,放大了人类的悲喜,那些爱情的美好与痛苦,一并的展示在人类眼前,但我们却并未一视同仁的接收。

损失厌恶,使我们更加关注于那些可能造成我们利益损失的事物,同样两篇内容放在我们的眼前,相较于美好爱情的描述,我们更愿意点开那些失败的爱情,从中汲取教训。

但那些失败的爱情,之所以被展示出来,便是在于他们的特例性,如果它不是新奇的、极致的、痛彻心扉的显然不会引起我们的兴趣。

不过年轻人或许看了太多的分离、看了太多的财产纠葛、看了太多关于婚姻的负面消息,从而使我们打心底不认为婚姻是一种有助于生产力提升的协作方式。

于是年轻人便可以接受那些“差不多”的人,年轻人可以接受草草的结婚,毕竟年轻人还没有那些内容中那么惨。

但那些内容,真的是真实的,真的是普遍的吗?显然不是,每个人身边有着大把幸福生活的例子。

我们又何必舍近求远,疑现实而信虚幻?


02 家庭经济

先成家后立业、先立业后成家,两者之间真的是鲜明对立,无法相容的吗?我认为并非如此,成家与立业可以共同进行。

但这对婚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无法继续使用“不合适”去拒绝一切人,我们也不能凭借模糊的标准,心中的感觉或是家庭、社会压力去草草结婚。

所幸,早在很久之前,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加里·斯坦利·贝克尔,便给出了答案,我们需要从家庭经济学角度,去寻找自己的配偶。

贝克尔说,“婚姻是双方当事人执行直接和隐含责任的一份没有完全定义的合同”,确实,结婚后的家庭社会行为中产生的分歧,很容易消磨约会阶段建立起的感情,两者必须足够相信双方组成家庭后的成本与收益前景。

家庭中的双方,都有着成本上的付出,比如边界被侵犯、支出的增加、交际圈的改变;也有着收益的获得,比如互相之间的慰藉、更强的抵御风险能力、互相之间的支持。

而家庭能否得到和睦的关键因素,则在于两者组成家庭后的收益能否大于支出,实现协同效应,使双方获得更好的生活、情感质量。


03 消费方式契合

在考虑收益之前,首先需要考虑的便是尽可能的减少成本,这既包含家庭的财产支出,也包含财产支出分歧时损耗的情感。

减少成本的方式,便是从消费方式的契合入手,这要求双方有着共同的爱好、兴趣与消费理念。

“比如,双方都喜欢玩同一款游戏,那么在游戏购买与设备的支出上,双方可以共同获利减少成本;相应的如果一方喜欢玩游戏,一方喜欢羽毛球,则意味着双方不得不支出两份成本”。

双方不同的爱好兴趣,在低支出状态下尚可忍受,但如果一方喜欢名牌包,一方喜欢电子产品,则很难得到协调,从而产生了更高的消费支出,或是双方互相的争取满足自身消费,导致了双方支出分歧。

同样,消费理念则从侧面降低了未来的分歧,如果双方均为“实用派”,只考虑用品功能而不去考虑品牌,则不仅降低了支出数额,也减少了选择时的分歧。

相应的,如果一个人追求极致的性价比,一个人追求品牌,那么两者之间便会出现支出分歧。

按照重要性排序,消费理念>爱好>兴趣,双方的理念、爱好、兴趣越为相近,则越不容易出现分歧,也节省了家庭的支出数额。

一份支出的双份享受,则形成了相应的协同效应,也形成了生活的正向匹配。


04 生产力提升

现如今男女平等,有着相同的生产机会与产出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便无法进行分工。

在贝克尔看来,只要配偶之间的专业技能存在差异性,两者之间便有着分工的可能,也有着在与社会交互中获得更多收益的机会。

婚姻想要实现生产力的提升,则需要年轻人在选择配偶时,从两个角度进行考虑与匹配,确保潜在收益。

  • 相对优势

如果家庭中的一方,具有较强的社会生产优势,比如优秀的专业背景与工作能力,可以获取到比另一方更好的收益与前景。

那么则可以找具有家庭生产优势的配偶,通过专业化的社会、家庭分工,使社会优势的进行更好的社会生产,使家庭优势的进行更好的家庭生产,两者无需在自己不具备优势的生产领域工作,从而达到较高的家庭总体产出。

  • 协作优势

除此之外,年轻人还可以找到能补齐自己短板、或者是能提升自己优势的配偶组成家庭,比如擅长于市场营销的,找寻擅长于企业管理的配偶,从而在未来比如创业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协作能力。

即使是不进行创业,两者之间的思想碰撞、优势互补也可以提升各自岗位的竞争力,从而带动两者家庭收益的上升。

如此一来,也就形成了生产的负向搭配。


年轻人的结婚欲望下降,与其说是他们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不如说是他们选择了一种明智、理性的生活方式。

来自父母的压力,并无法使孩子得到正面效益,反而可能成为孩子失败婚姻的悲剧“推手”。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也不应对婚姻失去信心,认为婚姻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从而选择一味逃避。

其实,婚姻正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总结出的经济组织形式,有助于生产力的提升,而孩子的结婚欲望能否提升,则取决于是否理解了这种本质、并是否愿意根据这种方向,去寻找自己的爱人。

在说“不合适”的同时,他们需要清晰的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合适的,不是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