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武汉 | 汉口名震全球的东方茶港
东方茶港形成的历史地理条件与时代背景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罗.威廉在《汉口:一个城市的商业与社会》中这样评价汉口独特的地理位置:“汉口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对封建社会晚期的不可阻挡的商业力量相结合,形成并维持了一个卓越的商业都会,一个代表着接受欧州文化模式之前,中国本土城市化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城市”。
汉口地处长江中游,位于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的交汇处,它距长江的入海口680公里,向上游进入江汉平原,往湖南、鄂西、四川接纳了沿岸众多流量丰富的水系。汉江全长1537公里,其在湖北是887公里,上溯秦巴山区和西北地区,这样它把华中与华东、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联结起来,被称为九省通衢。
清初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称:“汉口不特为鄂省咽喉,而云、贵、川、湘、桂、陕、豫、赣、皖之货皆由此等转输,虽不雄天下,不可得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武汉三镇成为天下货物集散中心和全国水陆交通枢纽和中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特别是1861年汉口开埠后,成为中国南北物资和商品最大的集散地。发达的水陆运输使汉口交道四通八达。
美国记者戴维·希尔写的《中国湖北,它的需要》:从商业角度看来,汉口是东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这里的国内商人,不仅来自湖北各地,也来自数百里之外相邻的各省,它处于外国商人与国内商人在华中的会合处,是一个很好的交易中心,是中国国际化的都市。
汉口存在的理由就是贸易,是货物的转运中心,并通过市场机制对国内货物的流通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美国人称它为东方芝加哥,是中华帝国的大商业中心,所以从这个意义而言,汉口不仅属于湖北和华中,更属于中国和世界的。汉口成为全国茶产区茶叶的最大集散地(特别是湘、赣、鄂、皖、川等省)。
茶叶贸易成为汉口这座城市的根与灵魂,罗威廉有一句精僻的话:“茶叶是汉口存在的惟一理由”。1861年后,茶叶成为汉口第一大输出商品,汉口成为中国茶叶最大集散地和茶叶外输的港口(全国60%的茶叶从汉口港输出)。1861年汉口开埠后,汉口开始从传统的商业城市向近代国际化大都市转化,茶叶贸易形成汉口百业兴盛,形成天下茶商云集汉口气势。
东方茶港在万里茶道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茶到汉口盛,汉口因茶兴。汉口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帮:徽商控制了淮盐与典当行业,晋商控制了茶业与票号(19世纪中叶汉口有17家票号,其中16家是晋商的,另一家是云南的),广东人经营外贸、金融与建筑业,宁波帮控制了地产业和外贸,湖南人控制了木材、药材业。
自1861年汉口茶市对外开放,茶叶贸易成为最大的国际贸易,据《江汉关贸易报告》载:1861年汉口出口的茶叶为8万担,1862年为21.6万担,以后逐年增加,从1871—1890年从汉口输出的茶叶每年达100万担以上。这期间中国茶叶出口为全球茶叶市场86%,而从汉口出口的茶叶为60%。多样的码头文化对近代武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汉口成为东方茶港的三件大事
汉口茶税与江汉关的设立
英国人赫德花大半生精力帮助清廷建立完备的,而且最廉洁的海关制度,征收商品的进出口税,成为中央财政的重要收入。清廷设立海关时,税务师赫德及清廷认为,所有来自长江流域的外贸进出口税都在上海征收,因此江海关代行汉口征收进出口税,1861年汉口开埠后,茶叶贸易蒸蒸日上,很多本地商人纷纷逃税,湖广总督官文多次上奏请在汉口专设海关。清政府批准1864年设立汉口海关“江汉关”,设外籍税务师,由在汉口的道台署理海关监督,汉阳知府署理副监督,最早在汉口河街青龙巷设江汉关署,现在的江汉关是1924年落成,成为武汉的标志性建筑。
关税是按比例上缴国库财政的,但是地方财产是还有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即征收“厘金”即商品过境税(3%),早期有盐厘金后有茶厘金。厘金是按货物件数征收,而不是按运载货物的工具及船只来征收的。比如茶叶从产地收购起,向产地厘金机构缴纳“出场厘”,到汉口登陆,又得向汉口厘金机构交纳“落地厘”。官文和胡景翼任湖广总督时,就从征收的丰厚的厘金中用以被太平军洗劫后的社会治安及市政环境、赈灾等恢复的费用。1892—1901年间,汉口平均年收茶厘110万两银。
俄国茶厂成为汉口第一批近代企业,茶厂工人成为武汉市第一批产业工人
1862年继中俄天津条约后,中俄两国又签署了中俄陆路通商章程,俄国人获得可以直接到中国产茶区采买茶叶的权力,以及在天津港登陆后的多进口税的减免(华商一分不免),1863年俄商进入湖北茶区,李凡诺夫的“顺丰茶厂”柏昌茶厂先后在羊楼洞和崇阳建茶厂。1874年为了扩大再生产和实行机器生产产业化,俄商将几个茶厂先后搬迁到汉口。
顺丰茶厂还建了江边码头的顺丰茶栈,用德国西门子公司一台废弃的火车头作为动力,用蒸汽来制茶和压砖。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到1894年,汉口的四家俄国茶厂已经安装15台砖茶压机,7台茶饼压机,日产砖茶2700担,茶饼160担,到20世纪初,其中三家茶厂已有资本金400万两海关银,资产500万两海关银。从1892年到1901年十年间,由江汉关出口的茶砖与茶饼价值达到26415874两海关银。在制茶季节,俄国茶厂雇佣的工人达5000多人,他们成为大武汉的第一批产业工人。
1891年4月,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二世访问汉口
19世纪后半叶,俄国国内鼓吹“东进”的大国沙文主义,在国内“东方派”的鼓动下,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做出两项重大决策。其一是倾全国财力修建横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该计划于1886年提出,1892年动工,在1904年修通。数十万人艰辛施工,从彼得堡到海参崴(其中借道满洲里到海参崴即北满铁路),全长9228公里。其二让已经成年的皇太子尼古拉去远东访问,为了俄国的东扩,尼古拉二世访华、日,遂去海参崴参加西伯利亚铁路开工剪彩仪式。
年仅22岁的俄皇太子与他的表弟希腊王储格奥尔基及随从一行30人,1890年11月4日,从冰雪覆盖的圣彼得堡启程(加特契纳港)乘坐巡洋舰“亚速海胜利纪念号”(纪念俄国在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期战胜土耳其海战,取得黑海领海权)。开始横跨欧亚大陆之行,先后经希腊、埃及、穿苏伊士运河到印度。访问了加拉吉达和玛达拉斯两个城市,然后到了新加坡短暂停留。
当时清廷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主张“以夷制夷”,故极力主张隆重迎接俄皇太子访华,光绪帝多次下诏各级官员破格迎接皇太子。1891年4月1日,尼古拉到香港,4月5日到广州,受到两广总督李筱荃(李鸿章兄长)及文武官员欢迎。
4月8日皇太子离广州,沿东海而上,进入吴淞口换乘俄军舰“符拉迪沃斯托克”舰西行,直下汉口。4月19日抵达汉口,受到湖广总督张之洞盛情迎接,鸣礼炮十七响,并在汉阳晴川阁宴请皇太子,鸿儒辜鸿铭担任翻译。
皇太子在汉期间,4月21日在汉口列尔宾街(今兰陵路)参加新泰洋行开业25周年庆典,新泰洋行为纪念皇太子莅临,还特别制作了有沙皇王冠的砖茶。皇太子一行参观了汉口农产品博览会和青岛路俄东正教堂,这座教堂(1885年落成),由俄茶商彼得·彼尔金捐建。在新泰洋行的庆典上,尼古拉二世连说了三个伟大,中俄茶叶之路是伟大的茶叶之路,俄国商人是伟大的商人,汉口是伟大的东方茶港!俄皇太子4月21日下午离汉口前往日本。
皇太子访问汉口后,俄商决定从1904年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后,从汉口出发的茶叶直接经长江黄金水道经日本海抵海参威直接从西伯利亚大铁路西运。废弃了200多年晋商开辟的经汉水北上进入华北,通过张库大道到恰克图的陆路运输线。
廿世纪三十年代战乱,汉口茶叶港淡出历史由盛而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停止进口华茶,从汉口茶市退市,俄商独占汉口茶市,但是十月革命爆发后,俄茶商资本被苏维埃政府没收,茶叶被视为奢侈品,俄商在汉口茶厂全部关闭。1922年俄国又恢复进口砖茶,1928年汉口茶出口达617624担,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66.7%,似乎有中兴景象,但是1929年中东路事件致使中苏断交。
抗战前汉口茶市出口每年仅有十来万担,到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我国沿海港口,致使华茶出口全部中断。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将包括粤商的“兴商”在内的茶叶公司全部侵占,由三菱公司名义成立制茶株式会社,生产“天一香”砖茶转销蒙古,汉口茶港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打捞江城记忆 串起散落的珍珠
钩沉三镇往事 回眸过眼之烟云
汉口俄租界
编辑:田联申
【关于我们】
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是由武汉市学术、新闻、教育、科技、工程、文化各界人士及民间文保志愿者,组成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文物保护社会组织。2017年12月荣获中国文保基金会第九届“薪火相传——寻找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全国十佳团队称号。全国文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组织联盟发起人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请点击在看,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