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宽窄之间

人,奔波于尘世之中,行走于天地之间,无时无刻都会遇到生活中扑面而来的哲学之问:广与狭,多和少,深与浅,宽和窄,高峰或低谷,成功或挫败。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如何解惑释疑,如何分辨取舍?这不是属于“哲人”的专利,而是渗透在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分寸毫厘,相互对立又彼此依存,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哲学体系。

阿基米德在浴盆里发现了流体静力学的定律,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发现了地心引力,这说明思考是无处不在的,它并不仅仅属于高高在上冷冷清清的书斋,它和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只有根植于生活沃土,才能开出灿烂的思想之花。宽窄巷子,便是触发我哲思的“神秘花园”,不管是春日信步缓行,夏夜好友小酌,还是秋冬孤身品茗,燃点指间香烟,一些思考,一些灵感,便会纷纷飘降,缓缓到来,徐徐发生。

初初邂逅宽窄巷子,就给我留下了浓得化不开的“蓉城情结”。

发酵于老成都宽窄巷子里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方圆成都,宽窄成巷,正如八廊街之于拉萨,寿康路之于上海,南锣鼓巷之于北京,素有“老成都底片,新成都客厅”之称的“宽窄巷子”,被视为成都的一张名片。宽巷子窄,窄巷子宽,“宽”与“窄”相依相存,在相互论证时,又在相互否定;在相互生长时,又在相互制约。世界的辩证统一,都在这“宽”、“窄”二字间被生动演绎,当我们行走于历史厚重的宽窄巷子,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从老成都建筑史上留下的这一奇迹中,感悟到蓉城的文化内涵,并逐渐升华为宽窄哲学,诠释着有形与无形、有限与无限、简单与复杂、时间与空间、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

成都人自古习惯了闲适美好的抒情日子,如同杜甫《春夜喜雨》中所写的那样: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在这里,花如锦绣,浪漫多情,人们养成了自由自在,顺势而为的生活态度,一个“宽”字,道出了蓉城的从容与大度,而一个“窄”字,又反映了成都人的专注与执着。

我并非蓉城土著,老家在南充,但能在这里打拼、奋斗、扎根,都缘于成都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这座城市最欣赏的性格,就是外来者的孜孜不倦,认真奉献,这是打开蓉城大门的不二钥匙,让每一个异乡人,最终都被成都的温暖胸怀所接纳,受成都文化之感染,之熏陶。

深深触摸宽窄巷子,引发了我的“蜀地哲思”。

宽窄,与巴蜀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南朝萧纲写道“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李白曾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千百年来,在浩瀚的古诗词里,诗人尽情描绘着栈道、江河、桥梁、驿亭、古柏、摩崖和关隘天险等景物,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难”的画卷。古代巴蜀盆地,与外界交流不便,这是一种“窄”,但正因为万山相围,交通之艰,古蜀人不仅留下了“五丁开山”的壮美传说,还构建“天梯石栈”,打通南方丝绸之路,在这背后,是何等百折不挠的雄心与坚韧?从此,一出夔门天地宽,如同闪电滑出云端,肩挑日月,破茧化蝶,从今后由“窄”而“宽”,蜀人的拼搏奋斗意识,亮如天边星,烫如火中炭。

古人云:少不入川。这里沃野千里,水旱从人,让蜀人得以泰然自若,安居乐业。但从另一方面讲,蜀人之血性胆识,胸襟气魄,又令世人叹服不已。抗战八年,川军壮士350万人义无反顾地辞别家乡,奔赴战场,64万人伤亡,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蜀人平日是多么宽厚仁义,在面对外来侵略时,却绝不妥协软弱,甘愿以血肉之躯,汇一道细细“窄门”,凡过此门的无耻敌寇,需留下性命为代价。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武侯祠门前的这幅对联从和战、宽严的辩证关系总结了诸葛亮治蜀的经验。蜀地浩荡,宽窄品格,早已成为人们血液里的烙印,地域文化影响了蜀人思维,千千万万个蜀人品性又汇聚成为地域特征。对于蜀人而言,宽窄之间,并不是一道天堑,可以跨越,可以互换,宽与窄,辩证而统一地相依相存,相互衍生,相互印证。

无数次行走宽窄巷子,我都能细细品味它独具一格的 “中国文化”。

宽窄,中庸之道也,中国文化之本源所在。何谓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折中调合以处世。中国人提倡“中正平和”,唯有保持一颗敬畏心,长存一分敬重意,中正、平和才得以长存,人的健康才得以保障。宽窄之道,也是恰到好处,全力而为,尽极致之道。宽是豁达,窄即精微,这一切,都与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善良美好的人,合于善良美好的天,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与自然。宽窄之道,是打通了界限壁垒的天人合一,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使得理性和感性彼此浸润又相互融合。

宽窄,无时无刻不浸润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既是空间纵深,又是时间形态,并非区区一个概念,它的内涵与外延都深刻丰富,包罗万象,它不仅仅是一个词汇,其背后的文化认同感,令一个人与一个文化地标,一个人与一座城、一片热土、一个国家之间的情感联系变得丰沛生动,妙不可言。行走宽窄巷子,感悟老成都风情,宽窄所传递的文化意蕴与哲学内涵,就这般自如、自由、自在、自然地引发于心,让我们超越时间与空间之阻,物质和精神之隔吧,以宽窄的名义,深情而真挚地拥抱生活,拥抱梦想,拥抱世界。

杜阳林,四川南部人,少小贫困,自强不息,以笨拙笔触,开创自我天地。多年躬耕不辍,岁月荏苒,初心难改。愿以有温度的文字,写人生悲欢,呈世间百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