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哥雷语】期待“狼性”的崛起--从《狼图腾》观影说起
连续两个周,两门通选课陆续开课。按照惯例,第一次课我来上。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三周先开,这门课上了十几年了,已经驾轻就熟。曾经的千人大课,后来沦落了,最少的一学期仅50多人选课。这学期本来不抱太大期望,结果竟然接近满员,两个班有343人选课。问了一下同学们的选课情况,多数是盲选的,他们并不清楚课程的学习要求,如果早知道这门课要求比较严格的真相,估计不会有这么多人来。
《从零开始学跑步》第四周开,是第二次开课。3个班全满额,540人,想到有500多人追随自己跑步还是挺得意的,也自然认为,选跑步课的同学都是想跑步的,然而我又错了,调查结果显示,因为想跑步而学跑步的大约占三成左右。多数人还是为了凑学分而来。
这也体现了学生群体的特点,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群体活化度的趋向越来越低。
从2013年起,我在课堂上会把大学生归结比喻为三类动物:一类是狼,主动,自觉,不需扬鞭自奋蹄,老师只需轻轻一点拨,他就能撒欢跑出去,收获一堆猎物(知识、能力、素质),当他们走向社会,适应能力极强,很快就能成为行业岗位的引领者。第二类是羊,需要引导,来一点儿逼迫,能顺应老师的要求去吃草,消化,长肉,也能长一些本事,出得校门,也能安守一个岗位,做好一份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做一份踏踏实实的贡献。第三类是猪,对人生没有规划,慵懒,消沉,没有应激性,多数时间龟缩在宿舍里,他们最大的成就可能是体现在虚拟世界里,在校时是老师们头疼的对象,走出校门最大可能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这个观点,每门课的第一节课,我都会跟同学们交流,让大家对号入座,也把身边的同学对号入座。大家的表情初始莞尔,终于凝重,看得出来,触及到了他们的内心,对哪个号入哪个座,内心会有一番纠结。这些话同学们不喜欢听,但我得说。认清自我,是很重要的事儿,对我的教学过程和结果重要,对他们的发展成才也重要。
应该说,每一个生态环境里都有这三种动物,只是在不同的大学里比例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时代也不尽相同。而当前,我们学校,狼性的短缺、羊性的盛行、猪性的增加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不是危言耸听,这从环保通选课的一些活动可以得到印证。2012年起,春日有胜日寻芳活动,组织同学们在校园里赏赏花,辨识一下200多种植物,感受大自然。初时有四五百人参加,两个老师分成两队,带着大功率音响还照顾不过来,浩浩荡荡的队伍引人侧目。现在只能招来三五十人,一个人讲解绰绰有余。同一个活动,校园越来越漂亮,树木品种越来越多,但前后待遇反差如此之大,只能说明同学们的惰性越来越强了。
这个周安排了一个观影活动,进一步提供了印证。周五晚上准备播放电影《狼图腾》,对于环保课的同学来说,这部电影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的内容的延伸,算是案例教学,也算是一次2个学时的实践活动,可以计入他们的课程学习成绩。活动受到了追捧,报名比较踊跃,有120人有报名。
观影通知也发到了“从零开始学跑步”群,因为课上讲了狼羊猪的事儿,希望大家通过这部电影领略狼的精神。但跑步课观影活动只是倡议参加,不强制,没有显性的加分实惠。通知下去,这个活动就很不受待见,一个晚上,700多人的群,报名人数个位数,早上鼓动了一下,到了20人。
同一个时间,同一个活动,面向同样的群体,只是要求不同,效果就有这么大的差异,原因何在?
同学们没空参加?周五的晚上有些同学会很忙,作为大学生,这事那事的少不了,因为有别的事儿不能来的很多,不喜欢看电影的也有之。但总是有一些是无所事事的,环保群报名率1/3,说明很多同学是有空的。而另一个报名的只有百分之二三,那这些有空的同学回去干什么呢?所以没空可以作为个体的理由,不是群体的理由。
在大学里,同学们不只是面对着学习,还有各种活动竞赛,经常会遭遇时间冲突,同一时间面临选多种选择,我给同学们的指导建议是选择更重要的事儿去做,哪怕因此不来听我的课,也会得到我的谅解和尊重(可以不来,但不能不学,我还有补课方案去应对这个问题)。但对于多数同学来说,恐怕也没有那么多更重要的事儿去做,反而游戏,追垃圾剧会成为他们内心认同的更重要的事儿,这就是选择的目的性问题,是追求舒适,还是导向个人的成长?哪个更重要不言而喻,但落到自己头上,舒适可能会打败志向,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狼性的缺失。
面对这三类动物取向和这些问题,我们该采取怎样的举措?
学校里有很多的狼,这是指绝对数量,其占的比例是很低的。也有狼群,这些狼群有自发形成的,比如一些活跃的社团,也有一些是被引导着积聚而成的,比如教官示范团、红领训练营、标兵讲师团,还有一些创新创业团队,在他们身上,集中了齐鲁工大优秀学生的特质。我们也为他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资源,甚至是大多数的管理资源。但这也造成了“掐尖效应”,个体表现突出,但数量少,也带来了马太效应,数来数去,每个学院表现出色的,就那么几个。我们试图把他们身上的一些好东西作为标签贴到了大多数同学身上,但贴不住。标签不是贴上去的,是内生出来的。在这个群体,容易见显性的成绩,如果你把工作的出发点定在出“政绩”上,时间精力花在他们身上很划算。 但他们或许不需要这么多关注,给出政策和激励措施,他们会自由驰骋。而且不会跑偏。
更大的群体是羊,因为这个群体人多,需要我们投入的精力也多。他们因为欠缺主动性,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指导,如果不能提供合适的锻炼机会,他们也不会主动去找机会锻炼自己,少了引导和约束,他们就会迷失掉方向,甚至堕落为第3种动物。这个群体,多数是比较平庸的,不容易冒尖,很不容易出“成绩”,但他们走出校门后的群体性表现,则是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口碑的重要来源,立足长远,立足让更多的学生长本领,有好的发展,就应该在他们身上多花些时间和精力,但前提是你要耐得住寂寞,少一些追名逐利。
针对这个群体采取的措施和开展的活动,应该带有强烈的目的性,还要体现大众性,活动的要求和目标不能设定得要求太高,人人皆可为之,否则多数人达不到,大家就不跟你玩了。在这方面,我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探索了一些路径和方法,实践下来,还是有成效的。
一是跑步,目标指向学生越来越差的身体素质,跑步人人皆可为之,可以帮助师生提升身体素质,改进精神面貌,通过跑团、跑步课和一些跑步活动就能推广,反响也不错,以小的投入就能换来大的成效。要想做得更好,还需要学校层面多一些支持,多一些呼吁,给学生多一些强制。
二是写作,在环保、跑步、党课等各类课程中要求的写作训练,也是人人即可为之,目标指向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个做起来就难一些,学生参与意识差,有抵制的情绪,需要反复动员,还得来点儿强制,而且写出来的要批阅,要指导,花的精力就会多一些,但因为学生的基础差,稍微使点儿劲就能见到大的改观,也是值得的。这方面更需要学校上下形成合力,各门课程都提点儿要求,让学生的写与表达形成习惯,能力自然就上来了。
三是献血,多数学生可为之,目标指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主要载体是献血服务队和大学城献血屋,这个做起来也并不容易,需要改变学生的固有认知,让他们认识到这是利己利人的事儿。目前来看,已经有几百名学生能自觉参与其中,见得了一些成效。还需要学校对这样的行为加以肯定和鼓励,从政策层面,学校导向上提供一些激励。这也可以成为展示学生素质的一张名片。
最后一个群体:猪。按说一个老师说自己的学生是猪是不恰当的,是会引起争议的,但对于一些学生(非极个别),确实找不到另外一种合适的动物去形容他们。他们沉迷在的安逸的猪窝里,享受着所谓的“大学该有的”生活。如果你破坏了他的安逸,他有时候会从了你,更多的表现是置之不理,甚至较激烈的对抗你。这类群体更需要一些示范引导,如果狼多了,羊群动起来了,他们也会有一些压力,有可能自我醒悟,更多的人需要拿着鞭子去抽,才可能觉醒。对他们,需要狠下心来,严格执行已有的章法,犯了错误的就要惩罚,不够格的就不能参加考试,不能毕业,对他们不能过于迁就纵容,严格要求反过来刺激他们实现自我救赎。而几万学生中,总会有极个别的,如果确实是粪土之墙,不可雕之朽木,而老师们也尽力了,也就随他去吧,都是成年人了,老师们也不能承担无限的责任。
我认为理想的大学状态,应该是具备狼性的同学越来越多,他们嗷嗷叫的表现,有可能会唤醒中间的群体。中间这部分羊尽可能的向狼的方向进化。而第三种动物借助于趋同效应,向第二种进化,变得越来越少。当这群狼羊猪到社会上去被验明正身的时候,社会的反馈也会是正向的,积极的,无须粉饰,自有荣光。
(类似这种好用的工具在我们同学中的使用率极低,很不正常。)
这就需要纠正自己的短视行为,不能只在优秀学生中掐尖,要面向大多数学生群体的发力。还得研究透彻学生群体变化的情况和原因,且能适应从上而下由内而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从自己的岗位和个人实际出发,针对性地出一些新招实招,群策群力,方能见一些真实的成效。
还得看到,人才培养是慢功夫,培养的效果还需要几年后到社会上检验,非一朝一夕就能见得大成效。不懈怠,不急躁,功成不必在我,努力终有回报。做教育,得有这份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