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一中,一位老师的承诺
绥宁一中,一位老师的承诺
作者 黄石明月
朗读 兰色音符
那是2018年冬天大雪初融的一个日子里,天空不见艳阳照射大地,倒见似春天般的雨缠缠绵绵,随风飘落,即便坐在室内,不经意间还是会感觉刺骨的寒风透过门框向我袭来。
我起身把办公室的门半掩着,尽管半掩着的门可挡住室外的寒风直接扑面而来,但从门缝里挤进来的寒风还是会让我不时地打个寒颤。
我有些讨厌这大雪初融的冷风,忍不住往门框里不耐烦的飘了一眼。意外的发现我校退休的杨老师带着微笑从半开的门缝里挤了进来。只是好久不见,感觉老人背更加佝偻了些,原本一米七的个头已经不再挺拔。面庞上高高的颧骨显得轮廓分明,沧桑而慈祥,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在略显苍白而浓密的眉毛下闪动。始终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我想,老人冒着寒风细雨到校办公室来,可能是遇到什么难处找校办解决吧。当我起身让座的时候,老人忙说:”老师,别客气啦!我只是来交稿,找坐在你旁边的肖老师,他是我学生,他不在我就晚点再来。只是先把稿子搁在你这儿,麻烦你替我保管一下。”我忙应声着“好勒”,老人随即把怀里揣着的一沓发黄的备课本交给我。我接过老人的备课本,只见备课本封面上“降龙木”三个字映入我的眼帘。“降龙木”应该是一部小说的名字,刚才老人说来交稿,莫非这一沓备课本里写的就是一篇小说?只是这年头谁还用备课本写呀?更何况老人已是83岁高龄?我疑惑的望着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很是领会我此时的心境,微笑着说:“是我的小作。”
然后,他饶有兴趣地讲述了他退休后一直坚持写作的原因。原来他还没有退休之前,那时香港的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在校园内受到学生的追捧,连上课时有的学生在偷偷摸摸地看武侠小说,老人每堂课都要从学生手里缴获一两本,下课后他又将收缴的武侠小说退给学生。他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这些小说都是作者虚构的,等你们学业有成了,积累了足够的知识也能写出这样的小说。他曾经在课堂上对学生承诺,他以后也要写几部武侠小说给同学们看,要同学们一心扑在学业上。后来他退休有时间了,还真的写起了武侠小说,以兑现他曾经对学生们的承诺。只是现在没人喜欢这种手写稿了,都兴电子版了。他断断续续地写出来的文字全在备课纸上,今天特意来找他的学生帮忙做成电子文档,好让媒体发表,以兑现他站在讲台上时对学生的承诺。这样无论他的学生在哪里,做什么,他都会以这种方式陪着他们。
杨盛荣老师于196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湖南师范大学,在绥宁一中执教至退休。退休后杨老师笔耕不辍,执着地写作,只为了兑现当年许下的承诺。我再次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老人,白发满梢如严冬初雪落地,像秋日的第一道霜,脸上条条皱纹好像一段段我们学校的历史,也是他人生的道道沟痕。
当我承诺会将手写稿交给肖老师的时候,杨盛荣老师连忙说着:“谢谢,谢谢!”随即也起身离开办公室。而我却怀着十分的敬意打开翻看手抄体的《降龙木》,字里行间还有用红笔和毛笔改过的痕迹,显然已经改过多遍,这得倾注老人多少心血啊!我感觉到这厚厚的本子沉甸甸的分量。
我放下手中沉甸甸的手抄本,跑出了办公室去寻找杨老师背影,此时,老人拖着高瘦的身子在风雨中踽踽而行。有学生迈着轻快的步子从他身边擦肩而过的,这些学生已不知道老人的姓名和来历了,也不知道年迈的老人还扛着一肩的承诺,更不知道曾经与同事们为这座学校创造的辉煌,如今的校园仿佛已经习惯了他只是以老人的方式存在。
此时,雨小了些,杨老师没有撑伞,他把随身带着的伞背在身后,当路过一颗大樟树下时依稀可见被风雨打落的黄叶幽幽的飘下,有一片叶子落在他的肩上,只是杨老师没有理会,继续前行。我不知道此时杨老师心里在想什么,抑或什么都没有想,只是因为交了文稿,如释负重。而我则陷入了沉思。
细雨还在飘落,只是越下越大,杨老师仍旧把伞背在身后,好像这雨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也许这就是杨老师的习惯,也是杨老师的一种境界。老人为他的承诺,风雨无阻,孤单一人在寒风中行走,望着他那高瘦的背影此刻又觉得温馨起来,还倍添了几许敬意。岁月虽然在老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的身影像一棵苍翠的古松矗立在一中。想着想着,看着看着,我仿佛觉得老人的背越来越挺直,我坚信岁月磨不去他的坚定和执着。
待我想转身回办公室时我忽见远处一位同样步履蹒跚的弱小老妇人撑着伞迎面而来,不一会把杨老师遮在伞里。那是杨老师的老伴吧,几十年的风雨兼程让老伴懂得杨老师秉性。原来杨老师勤耕笔端,能写出三万多字的小说,能够坚守承诺,他背后还有一个贴心的伴侣,杨老师是幸福的。远远地望着伞下的两个背影,一个高,一个矮,他们似乎溶为了一体,或许是动作,或许是神态,或许是他们对彼此的人生承诺。
当我把手写稿《降龙木》逐字逐句地一口气读完,原来作品里杨老师已经把一生积累的渊博知识与他搜集来的绥宁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融入在小说里,用文学的方式把传统文化记录下来,把自己的所学所知呈现在字里行间,完成了一部记录近代的绥宁苗寨历史。退休后杨盛荣老师别无所求,只是为了完成那一个几十年为对学生的承诺,哪怕学生们都已是为人父母,有的已做了爷爷奶奶。杨老师的身影,如同一盏不灭的指路明灯。
是呀,在阳光下,在风雨中,总有那么一群人风雨无阻只是为了一个承诺,也许一句简单的承诺,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去兑现。
我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个冬天其实也很可爱。爱她的大雪漫漫,爱她的寒风瑟瑟,爱落叶后的树木,更爱她那在冰天雪地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我爱冬天,因为她在严寒的季节孕育着一个春的希冀。
本微刊原创文章,均为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微刊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微刊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古苗疆那些事儿”(作者直接授权除外)。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微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谢绝交换,谢绝有偿刊载(入册、入典),谢绝无偿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