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越大,越明白“高质量社交”有多重要
最近看到一条新闻,说一个男人近40年不曾出门,不与人交际的他,语言功能基本丧失。
很多人在视频里看出了这个男人的无力,这类人还有一个称号——都市隐者,他们是一群被城市忽略的人,不出门,不社交,没有存在感。
同时,在评论区,也有很多人表示“如果可以,我也不愿意出门”:
我讨厌虚假的笑和违心的硬撑,如果不是为了活下去,我才不愿意出门工作。
我宿舍就有一个,基本一周出一次门,三餐靠外卖,平时就躺床上打游戏,从早打到晚。
我也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好累,要是有钱,我也想自己呆在一个小空间里。
现在有很多人越来越排斥社交,觉得社交很麻烦,要忍耐着去跟人打交道。他们一边工作,一边不得不社交,心里不自在、焦虑,甚至煎熬。
的确,社交恐惧离我们没那么远。
01
社交,让人焦虑又无力
所谓社交恐惧,主要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一些不好情绪体验,常常伴有明显的躯体化反应,比如脸红、心跳加速、语无伦次,等等。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愿意交朋友,而是他们把很多朋友都存在手机里了。一部手机,可以解决生活中大部分的事,相比于现实中的朋友,也许他们跟网友的交流更多。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心理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心理学前沿》杂志发表报告称,手机上瘾者不是厌恶社交,而是太热衷与他人互动。
可惜的是,很多人只看到他们不愿社交,却看不到他们内心的无力和焦躁不安。因此,一次又一次的不畅社交增加着他们的自我否定,对社交的恐惧愈演愈烈。
在综艺《奇遇人生》里,朴树曾对着镜头大发脾气,他说他可以为了工作表现出一个样子,但那绝不是真实的自己,他说他非常不喜欢这样,甚至说节目组找错了人。
当阿雅表扬他走路好看时,他立马开始局促不安,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走。所以,他一直强调他喜欢一个人的独处。
从朴树的状态里看,他不是不愿意和对方好好相处,而是力不从心。
他怕在相处时直来直去伤害别人,又不愿意迁就别人委屈自己,在这样一份纠结里,他很难受——很多人,都是以这样的状态拒绝着社交。
有人面对陌生人拘谨,有人面对在意的人就语无伦次,有人相对严重,就拒绝与一切人交往。社交在自己的舒服面前,变成了一种麻烦。
02
你心里有一个“差评师”
合理情绪疗法之父阿尔伯特·埃利斯有个著名的ABC理论,他指出,让我们产生不良情绪体验B的是我们的信念C,但我们却常常认为是那个客观事件A。
因为这份不合理的认知,我们会把别人的一次拒绝当成讨厌自己,把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当做指责,甚至把别人一个偶然的笑当成是嘲讽,越来越害怕与人接触。
莎莎是个很能干的女人,从事保险行业,虽然学历不高,但她是公司里最年轻的主管,她的业绩一度达到公司总业绩的1/5。聪明能干的她平时都很自信,但她心里一直埋着一份焦虑。
她老公是一个研究人员,经常来往的朋友大都从事学术研究。她总是害怕自己难以融入,所以,她总是一方面努力讨好,一方面又极度排斥。
一群人去泡温泉,她会一周不吃饭,为了让自己保持一个好身材;为了和别人聊天比较合拍,她会经常刻意搜一些学术知识。
为了这个朋友圈,她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她还是焦虑。每当老公说去聚会,她想参加,又极度痛苦,她怕自己说错话,做错事。
社交恐惧就是这样,总是伴随着自我否定和自卑,因为她的心里一直有一个“非理性信念”的差评师。
这个差评师会不定时地告诉她自己,“你不好”,“你不被喜欢”,“你要是说错话,你就完蛋了”等等信念。
让她难过和痛苦的,不是和老公朋友相处,而是她不允许自己犯错,又无端产生了自我否定的想法,这就是社交恐惧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它是克服社交恐惧的重中之重。
03
别人的批评和认可,都没那么重要
心理学家埃利斯在《控制焦虑》一书中指出,任何焦虑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所以,我们也能消除它。
因为有很多不合理的想法,所以我们会过度在乎外界的评价和认可,而事实是越是紧张不安时,越是漏洞百出。
如果你想交朋友,却又害怕自己出错,不敢迈出那一步,也许你可以尝试这些方法:
1. USA自我接纳法
接纳不同于简单的允许,更不是纵容。
一方面要告诉自己:“我虽然喜欢别人认可和赞扬,但那不能代表我的价值。”
另一方面,当自己有社交恐惧的表现时,一定不要太过于强迫自己去改变,因为由此产生痛苦情绪体验会让我们恐惧越来越大。
你不用改变自己去迎合别人,只有让你舒服的关系,才能带给你好的情绪体验。
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包括害怕、焦虑,但也要明白,你真正的价值,不会被这些情绪否定,不会被别人否定。
2. 合理情绪想象
去想象自己真的像想的那样搞砸了一件事,问问自己具体的感受,是失望,还是难过,然后设想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有哪些应对方法。
有了这样的预演,真正去社交时,才有一份信心。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自己吓自己,觉得自己在别人面前做什么都不自然,会出丑。但是,一切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
3. 系统脱敏法
先试着跟自己最相信的人一起去参加某个恐惧的场合,然后自己再去增加一点点突破,比如先接触不很熟悉的人,再接触完全陌生的人。
可能有人会说,我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呢?的确不是必须。如果你真正享受独来独往,没有任何不好。但如果社交恐惧已经影响到你正常生活时,就要试着去改变。
很多人不是不会社交,而是不敢社交,被动缩起来,拒绝伤害,也拒绝快乐。
很多的痛苦,不是自己不行,而是以为自己不行。最好的生活,永远是着眼于提升我们的具体能力,而不是去提高别人对我们的认可。
我们客观存在于这个世界,那些主观的认可、批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真实的感受。
人和人之间的来往,简单也复杂,抛开所有预设的恐惧,就看你,到底在什么状态时最舒服?你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
作者:微奢糖
一个爱折腾的85后天蝎女,应用心理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工作8年,辞职读研,专注于将心理学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公众号:糖糖心理社(weshe99)
主播丨姝璇,电台情感节目主持人,公众号:眼子君。
插图 | 电视剧《今生是第一次》
今日话题
亲爱的朋友,你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吗?你和不太熟的人相处时,怎么让自己更自在?
欢迎在下方留言,跟我们分享你的想法和故事。
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