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说,睡觉其实也是一种社交

神译局

 · 2小时前

关注
独自睡觉和同别人睡觉的生理差异及解释。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本文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何睡眠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一切都要追溯到我们的部落祖先和基因。文章作者为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神经学副教授Patrick McNamara博士,原文标题“The Social Nature of Sleep”。

图片来源:Pexels

如果我们要进一步理解睡眠及其障碍,我们就需要把睡眠看作一种天然的社会性的过程。睡觉看似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觉。跟睡眠有关的一切都是社会性的。睡着的那个人的躯体假设它睡在另一具人类躯体身边——不管是母亲还是孩子,或者寒冬里抱在一起的家人,或者是一对情人。睡觉时的体温调节过程假定,他人的在场会让体温进行调节,当人们睡在一起的时候,生物节律会自然地调整。每一个哈欠都是给别人的一个社交信号,是调节节律的时候了,不管是准备睡觉还是要醒过来。

睡眠的正常表达需要多于一人睡在一起。如果我们只研究个体的大脑,我们就看不到睡眠真正的生物规律或力量。几十年来,我们已经知道了睡眠的结构是不尽相同的,是一种孤立的双人睡眠模式。一个人睡觉和两个人睡觉时的大脑生理机能和睡眠结构是不同的。通常,两个人一起睡觉的时候,双方的睡眠和生物特征会同步,也会有更多的快速眼动周期。大脑的生理机能也会发生变化。Lee等人的研究表明,更强的日常睡眠行为一致性意味着亲子之间默认模式网络(脑区)互相连结上更强的神经一致性。而且,睡眠时更强大的神经与行为一致性,与主观报告的更好的睡眠质量相关。

甚至我们的梦也是非常社会性的,即使我们是一个人睡觉。大多数梦境都有至少两个或三个人物,我们同他们有过情绪上的很重要的社交互动。的确,社会互动在梦境中是如此地普遍以至于一些解梦理论认为梦境的特别作用就是去模拟社会互动,让白天的社交互动更有效地带来合作性的社交互动。

从进化适应的环境来看,我们抱团睡觉,是为了温暖、保护和性的机会。近期的一项进化研究点明了睡眠的社交属性,Faria等发展了一种定量的进化模型,睡眠-觉醒权衡,表明,如果个体利他地牺牲睡眠来保护他的群体伙伴免于危险,那么,一些个体就更有可能发展出利他行为——也就是,那些在群体中有更多基因关系亲属的个体。他们更愿意牺牲自己的睡眠,因为他们在保护与之有基因关系的亲属。通常认为,我们的祖先实践来“基于女性的传播”,也就女性离开出生的家庭,到他们的丈夫的部落或家庭中生活。

因此,在祖先群体中,女性会发现她们处在基因关系亲属很少的群体中,而男性很少如此。男性是守夜的人,保护睡着了的部落成员。在这种情况下,社交伙伴之间的母系起源的基因相关性就减弱了,最终使得父系起源基因倾向于少睡,母系起源基因倾向于多睡。总之,我们的基因为这些塑造我们睡眠模式的社会力量编码。

虽然现在有广泛的证据表明睡眠具有社交属性,广大由同行评审科学资助的睡眠研究只研究了那些睡在非常不熟悉的睡眠实验室中的个体,他们向穿着白大褂昏昏欲睡又满头雾水的科学家们报告他们所做的梦。

参考文献

1. Lee TH, Miernicki ME, Telzer EH.Dev Cogn Neurosci. Behavioral and neural concordance in parent-child dyadic sleep patterns.(亲子双人睡眠模式的行为与神经一致性)2017 Aug;26:77-83. doi: 10.1016/j.dcn.2017.06.003. Epub 2017 Jun 15.PMID: 28645041

2. Faria GS, Varela SAM, Gardner A. 2019 The social evolution of sleep: sex differences, intragenomic conflicts and clinical pathologies.(睡眠的社会性进化:性差异、基因组内冲突与临床病变) Proc. R. Soc. B 286: 20182188. http://dx.doi.org/10.1098/rspb.2018.2188

图片来源:Pexels

译者:沈晨烨

本文来自翻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