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独处,厚积薄发
01林语堂说:“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但都与你无关,这就叫孤独。”这才是孤独,你那些所谓的孤独不过是寂寞罢了。时间改变着一切,却永远带不走两样东西:一个是跟自己相处的能力,一个是跟自己步调一致的人。有人会说,当我们都独处于这个世界,又如何与他人交往、找到挚友与自己同行呢?实际上,独处并不等于孤独,而是一种孤独而独立的存在。正因为这种“孤独”是自己形成的,人就随之进入了一种更高的境界。这样的人,不是没有交流,而是渴望更高质量的交往。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光里,不断积淀自身厚重,不断锤炼自己的能力与精神。当同时有这样的人相遇,才有更高质量的交流,不再是一味空淡乏味的尬聊,而是真正动心的真切交流。与人交往就是这样,我们在独处中将自己锻炼到怎样的境界,将决定我们会遇到怎样的人。与其在酒桌上的觥筹交错中“谈笑风生”,不如静静地,先认识自己,做好自己,修炼自己。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所说:“生命从来离不开孤独而独立的存在,无论我们出生、成长、相爱还是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人生就是一场独处的旅行,很多风景只能自己欣赏,无论走过多少繁华,遇过多少坎坷,最后,一切都将会归于平静。孤独常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现实的“百年孤独”中,学会在独处中思考自己,沉淀智慧,而不是一味的依赖他人,一味地将希望寄托于外在人与事。学会独处,喧嚣是世界的外表,孤单而独立才是其真实的内在灵魂;学会独立,陪伴只是世界偶尔的馈赠,自己才是永远陪自己走到最后的人。02看过一句话:“后来许多人问我一个人夜晚踟蹰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却不是孤单和路长,而是波澜壮阔的海洋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是孤独让一个人出众,而不是合群。所以,那些想摘星星的人,得明白,忍受孤独是成长路上的必修课。有句话说,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伶,孤独者自足。学生时代,我不喜欢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去食堂吃饭,一个人上厕所,我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看我,因为那意味着: 你没朋友,性格孤僻,不合群。所以,多数时候,我宁愿参加不喜欢的社团活动,也不愿一个人呆着。有位作家朋友,分享了他上学的经历。读大学的时候,他爱独来独往,没有朋友,因为他不合群。别人去玩,他写小说;别人谈恋爱,他写小说。他一天可以不用跟任何人说话,他会一个人去湖边写作,也不会觉得无聊孤独。这样孤独的日子,他完成了自己的长篇小说。他对同学说:“我的小说终于写完了,要不要看看啊。”同学冷嘲说:“你这么无趣的人,能写出什么玩意啊,不看不看。”如今,白驹过隙,喜欢独处的他成就了自己,成为了百万畅销书作者,而他的某些同学整天浑浑噩噩,到处找工作。其实,享受孤独,真的会让一个人变得强大。因为,独处的岁月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一个人的时候,你所有的举动都是在宠幸自己。 一个人的时候,不会有人打扰你,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用顾忌任何人。这样的孤独也是可贵的,因为你拥有真实的自我,也拥有了难得的自由。《远远的村庄》一书中说:“孤独是非常必要的,一个人在孤独时间所做的事,决定了这个人和其他人的与众不同。”有时候,拉开你和别人差距的,也许就是你独处的时光。03其实,每个人都有孤独的一面。在认识别人以前,你只是一个孤独的灵魂,你需要照顾自己的饮食出行,需要体贴自己的喜怒哀乐。当朋友亦或是爱情来临,生活变得多彩曼妙,而你也慢慢丧失了独处的能力。你以为,一切都可以让依赖对方,他们会像你自己一样,对自己的所有需要了如指掌。可后来才发现,最了解自己的人只能是自己。真正在一段感情里成熟起来的人,不会把自己的需要完全寄托在对方身上。要明白如何倾听自己,如何安抚自己,做自己的知心朋友,也是自己的人生导师。有人说,独处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整,更是一种独立人格的体现。是的,独处不是孤僻,也不是孤独,它可以是一种爱好,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能力。当一个人学会了如何独处,才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真正强大。而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有力量支撑起这把生活之伞,保护自己的心灵不被雨水淋湿,在泥泞的人生大路上温暖前行。红尘路上,生途淬凝为尘、风吹即散,人来人往,山水两两相忘,日月毫无瓜葛,浅笑轻颦,梦不过一场落花,不必记挂。因为,我们终将要一个人,独自行走,踏遍万水千山。点亮在看或分享,愿你不畏狂风与烈酒,迎着风走去留随意。也愿你风雨兼程,不亏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