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下降、容易瞌睡、成绩下滑?你关注过孩子的睡眠问题吗?

“贪睡”可能不是孩子没有上进心
他可能只是——病了
王女士(化名)的儿子小明(化名)
原本成绩优异,老师喜欢
妥妥的一个大写加粗的↓
正上初三的他被寄予厚望
你没有猜错
事情发生了反转
从上学年开始
各科老师陆续向王女士反映
小明在上课时总是打瞌睡
课间也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成绩也是一落千丈
学霸真的会一夕之间变学渣?
王女士留心后
发现孩子并不是不想学习
而是控制不住地嗜睡
于是王女士开始多渠道打听
来到我院神经内科睡眠障碍及神经心理门诊
通过睡眠医学中心检查、专家诊断
原来小明是患上了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

而“贪睡”是最常见的表现

如果孩子患上了睡眠障碍而不及时治疗

自然会造成注意力低下

白天容易瞌睡、成绩下滑

久而久之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所以孩子的这些表现你都注意到了吗?

什么是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在我国发病的高峰年龄为8~12岁
青少年多见
男女均可患病
男性患病比例略高于女性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由一位法国医生在1880年首次提出。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白天反复发作的无法遏制的睡眠、猝倒发作和夜间睡眠障碍。

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猝倒、睡眠瘫痪、睡眠幻觉同时出现是发作性睡病的四联症。

具体表现: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或陷入睡眠;强烈情感刺激如发怒、大笑时出现发作性肢体发软无力甚至猝倒;睡眠中醒来时发生的一过性全身不能活动或不能讲话,俗称“鬼压床”;入睡前可出现与现实不符的幻觉或幻听;夜间睡眠多梦,夜间肢体活动频繁,可能伴有说梦话、大喊大叫、肢体挥舞等异常动作行为等。

临床诊治:诊断上需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夜间睡眠多导监测、多次睡眠潜伏期时间试验以及血HLA分型、脑脊液下丘脑分泌素测定等辅助检查结果。治疗上应注意保持有规律的、充足的夜间睡眠,白天有计划的安排小睡,特别是午睡。择业方面应避免选择驾驶、高空及水下作业,防止意外发生。对于儿童或学生群体,家长和老师应理解,并鼓励患者采取积极乐观的生活及学习方式。药物治疗需在医师指导下,遵医嘱治疗。

除了贪睡

睡不饱、睡不着、睡得迟

都可能是患上了睡眠障碍

儿童青少年还有哪些睡眠障碍?

1

睡眠时间不足

在儿童青少年的睡眠问题中,最常见的是睡眠不足,6-12岁儿童每天理想的睡眠是9-11小时,13-17岁青少年每天理想的睡眠是8-10小时。中国睡眠研究会2019年的调查显示:全国有超60%的青少年儿童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13-17周岁睡眠低于8小时的占80%。
导致睡眠不足的原因众多,如做作业时间过长等原因导致作息不规律,睡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睡前过饱饮食等不良睡眠习惯,因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敏感导致的焦虑抑郁情绪,都可以影响青少年的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更会引起肥胖,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睡眠时间短,质量差,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从而影响学习成绩。也会影响免疫力导致更容易生病。
2

失眠

失眠在儿童青少年中也不少见,失眠的主要症状包括睡眠起始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并且会影响日间功能,导致白天疲惫、精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情绪低落或易激惹等症状。
青少年失眠的原因众多,包括生理性的节律推迟、躯体疾病、心理或情绪障碍,也可由家庭社会因素以及不良睡眠卫生习惯导致。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也是青少年失眠的重要原因,多项研究表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产生,加强觉醒状态,易导致睡眠紊乱,同时过度游戏的刺激会促使神经系统保持兴奋状态,影响正常入睡。此外,室外夜间人工灯光、父母的睡眠质量也会影响青少年的睡眠。
青少年患者的失眠一般不建议药物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
3

睡眠时相延迟障碍

睡眠时相延迟障碍是一种昼夜节律紊乱的疾病,睡眠时相延迟的孩子喜欢白天睡得多。因为晚上睡得晚,很多患儿早晨都无法按时起床去上学,出现白天困倦,想睡觉的症状。
通常没有其他的睡眠问题的主诉。因为只是生物钟的推迟,所以一旦他们入睡后,睡眠质量还是非常好,没有频繁的夜醒或其他症状。如果在假日给他们充足的时间睡觉,那患儿通常都没有白天嗜睡的情况。因为有白天嗜睡,或上学迟到等情况易导致这类孩子出现抑郁或其他行为问题。此外也更同容易患上厌学症。
诊断睡眠时相延迟障碍除了临床症状以外可采用睡眠日记、睡眠量表(如清晨型和夜晚型问卷自评量表)以及手表式身体活动记录仪。治疗睡眠时相延迟障碍需要得到患者的充分配合和支持。需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逐渐把患者的生物钟调整到正常的作息时间上来。此外还可以采用光照疗法,早上的阳光可以帮助孩子调整内在的生物钟。早晨让孩子有20-30分钟的时间接触到亮光,而晚上尽量应该把光线调暗。
4

异态睡眠

除了上述常见的失眠和睡眠时相延迟障碍,学龄前儿童也会出现异态睡眠的睡眠障碍。

儿童的异态睡眠主要表现为梦游、意识模糊性觉醒,甚至睡着时可出现惊跳等症状。意识模糊性觉醒是指儿童在半夜醒后有烦躁、哭喊、抱怨、反应迟钝等表现。研究表明多动症、睡眠呼吸障碍、遗传因素及外部影响(如嘈杂的环境)都可能导致异态睡眠。

若家中孩子出现异态睡眠,应该及时就医,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不必过分担忧,因为儿童的异态睡眠大多都是良性、自限性疾病,不用治疗可以自行好转。但考虑到此疾病会给孩子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建议家长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卧室安全门的使用、门窗上锁,建立儿童离家时的父母提醒系统等。

儿童青少年睡眠障碍如何治疗呢?

若存在睡眠疾病应该积极规范评估诊治
采用适宜的工具评估和诊断青少年的睡眠障碍
并提供具有循证依据的治疗
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睡眠健康
简单来说就是到正规医院去进行诊治

睡眠障碍的治疗需要青少年的主动参与,主要的治疗方法以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为主,一般不建议药物治疗。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治疗的基础,包括每天固定的作息时间,安静、舒适、遮光、温度适宜的卧室环境,睡前避免咖啡、浓茶、剧烈运动等行为等等;同时通过对家长的宣教预防睡眠问题的发生,让家长成为习惯养成的共同参与者与监督者。保持对睡眠的正确认识,重视睡眠但不过度强调,指导青少年调整适合自己的生物钟,建立稳定的睡眠觉醒规律。若需要药物治疗,必须在专业睡眠专科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并定期监测。

青少年究竟该如何改善睡眠呢?
根据《2019年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健康白皮书》
医生给出了如下几点建议哦

如何改善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呢?

1.早睡早起,晚餐更早

研究表明过晚进食会增加肠胃负担,尽可能在19点前完成晚餐;睡前过饱饮食容易对睡眠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也不建议在睡觉前1小时吃很多东西。

2.控制作业时长,游戏和娱乐更有节制

学习固然是青少年儿童最核心的任务,但过长的作业必然会挤压睡眠的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也是改善睡眠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建议在睡前30分钟内看电视、做功课、运动或参与比较兴奋的活动。

3.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研究表明青少年因为睡眠习惯不良而导致的睡眠质量下降较为普遍,因此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对青少年健康至关重要。

①做到规律睡眠。每天上床和起床的时间应该保持一致,上学期间和假期的睡眠时间差异不应该超过1小时。

②尽量不要在周末“补觉”,这样会加重入睡问题;如果白天感觉特别困倦,可以在午饭后小睡30分钟,因为午睡过久也会影响夜间睡眠。

③每天应坚持适量的户外活动,尤其早晨接受阳光照射有助于调节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④建立床和睡眠的条件反射:我们应认识到床只是用来睡觉的,切记避免在床上看书、听音乐等。

⑤保持良好的睡前习惯。每晚睡觉前30-60分钟应该是比较放松、安静的时间,可以看书、听舒缓的音乐、喝牛奶,做舒缓运动助眠。

⑥避免睡前光刺激。在睡前30分钟以避免使用电子设备或明亮的灯光,夜间醒后也应避免长时间接触光照。下午及晚上应避免摄入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茶、可乐以及巧克力等。

4.为人父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作用

研究表明家长的睡眠对孩子有强示范性,且家长克制在家中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对孩子睡眠有积极影响。家长辅导作业的耐心可以创造良好的亲子互动的同时,间接也给孩子带来好睡眠。

青少年正值“叛逆”的青春期,多一点的耐心与关注可以加强亲子关系管理。因此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做好生活管理,不多熬夜不娱乐过度,在生活习惯上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5.解决孩子睡眠问题背后的各种情绪问题

研究表明失眠往往和情绪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人际关系问题、焦虑、抑郁等问题。青春期的孩子多“叛逆”“敏感”,培养健康乐观开朗的个性同样会助于睡眠。

6.卧室环境管理,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卧室应该是安静、黑暗和舒适的,室内温度应该控制在23℃左右。购买合适的床褥枕头,增加卧室的隔音,将电子设备移出孩子的卧室等都是常用的卧室环境管理方式。

如果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睡眠障碍症状
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专业科室进行诊治
武汉市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专业、规范、亲民,是一个由神经内科主导,多学科参与的MDT睡眠医学中心,能精确诊断并全面诊疗各种成人及青少年的各类睡眠疾病。
睡不着、睡得多、睡不好的你,请快来医院与医生碰碰吧!武汉市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的专家,尽心竭力助您健康睡眠!

孩子成长过程中

每一次变化都有迹可循

好的变化不应盲目自喜

兴许成长背后有苦涩的泪水

坏的变化不应盲目指责

兴许孩子也有他的身不由己

对于孩子

善于倾听或许能有意料之外的好效果呀

出品:一医宣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