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出了“坑道战”战法,因口无遮拦被8次降职,仍是开国少将

《亮剑》中的李云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角色,这个人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说话特别直,还动不动就骂娘,因此没少被降职。这样的人在军队中也不少见,开国少将王耀南就是其中一个,他在工事领域出类拔萃,上甘岭战役中的“坑道战”就是他提出来的,但是他和李云龙一样属于心直口快的人,因此被降级了8次。

8次被降级,仍然能成为开国少将,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要说起王耀南被降职的次数,那可是足足有8次之多,恐怕李云龙见了都要直呼内行。王耀南性格火爆,什么话都敢说,李云龙经常挂在嘴边的“你咋就不敢跟旅长干一架呢?”在王耀南这里成了行动派。
1927年红军改编,王耀南从原来的二团爆破副队长,被降成了班长;1929年由红一军团特务营营长降为排长;
1930顶撞湖南省委特派员,由工兵总队长降为伙夫;1932年因为打仗让林彪不满意,被林彪批评,从排长降到了副排长。
之后又因为顶撞谩骂领导、不承认百团大战中存在的错误、反对土改路线问题等等,接连四次被降级处分。
这样一个处处都和领导作对的人,其实除了脾气暴了一点,还真没有什么大的毛病,他还是我军的“工兵鼻祖”。
王耀南1911年出生于江西萍乡,家里是制作鞭炮的,他从小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不少制作鞭炮的本领,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自己制作烟花爆竹,这也为他日后从事爆破工作奠定了基础。
1919年,王耀南来到安源煤矿做了一名童工,在矿井从事坑道挖掘和爆破工作,在此期间,王耀南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且加入了安源儿童团,还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安源煤矿大罢工。
罢工活动最后虽然成功了,但是很多人受到了残酷的镇压,王耀南不甘心这样一辈子被人欺负,1927年他加入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队伍,跟着红军上了井冈山。
在跟随部队南征北战期间,王耀南的爆破技能很快显露出来,1933年红军攻打沙县,王耀南组织工兵采用坑道爆破的方法,炸开了沙县的城墙,歼灭了当地的反动派。

抗日战场显神威,朝鲜战场“坑道战”坑苦了联合国军,名副其实的“地道王”

王耀南在红军长征路上就贡献颇多,红军四渡赤水的时候,前面是湍急汹涌的江水,后面是国民党的追兵,王耀南不怕艰险,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大部队通过泸定桥,保存革命力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军各方面装备都比不上日本人,可是为了保家卫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打败侵略者,这时候王耀南的技能更派上了用场,他经常用挖地道的方法潜伏到敌人所在地,然后埋下炸药爆破,把日本鬼子送回了老家。
日本人后来只要听说王耀南来了,都得摸一摸自己身边是不是有炸弹,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王耀南凭借着自己的爆破经验,自行研制了专门用来对付鬼子的地雷,这可不是抗日神剧中咬一口就能爆炸的雷。
这些雷分为水雷、用于对付日本工兵的“反探测雷”、专门对付鬼子的“不见鬼子不挂弦”地雷,这些地雷有的能在水里使用,有的只有遇到日本鬼子才会爆炸,对自己人没有伤害。王耀南还因地制宜设计了许多坑道,配合地雷和炸药使用,让敌人吃尽了苦头。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志愿军由于作战经验没有参加过二战的联合国军丰富,武器装备也没有他们精良,在战场上吃了大亏,1952年周总理找到王耀南,让他把在抗日战争中运用的“坑道战”和“地雷战”,运用到朝鲜战场上去。
王耀南义不容辞,他带领志愿军在朝鲜半岛的正面防线上,挖掘了7000多个坑道,总长度约达到了1250公里,掩体75万左右,只要敌人的飞机大炮向阵地倾泻炸弹,战士们就顺势躲进坑道,避免了无谓的伤亡。
在1952年10月进行的上甘岭战役中,由于王耀南带头修建的坑道非常坚固,而且及时挖出了通风口,让敌人对坑道进行狂轰滥炸,甚至想把志愿军困死在坑道里的阴谋,最终都没有得逞。
在王耀南指挥下进行的“坑道战”,减少了志愿军至少30%以上的伤亡,为我军保存了有生力量,继续在朝鲜战场上打胜仗,增加了后来中朝双方与联合国军进行停战谈判的筹码。有趣的是,当时美国人的飞机整天在天上晃悠,也没有看到志愿军修建的坑道到底在哪。

结语:

1955年,王耀南被授予少将军衔,这还是因为他的暴脾气导致他多次被降职,否则他的军衔会更高。不过对于这个一生跟党走的忠诚卫士,军衔也不算什么,他最大的光荣是利用自己的爆破技术,赢得了无数场战役的胜利,为我军保存了优秀的战士。
1984年王耀南同志去世,遗言中提出要把遗体捐给医学院做研究,真正地做到了为国为民、死而后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