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少女》:次元之间没有墙,认真的人最美丽

【温馨提示:本文含有剧透。】

从月初开始就一直不停有人提起《闪光少女》了,大家都不吝溢美之词,关键词包括“二次元”、“青春片”、“民乐古风”等等,成功勾起了我的兴趣,而随着观影群众的增加,终于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是好是坏,要看了才知道。

看完之后,从我自身感受来讲,如果单纯当成一部院线电影,成片效果算是“功过各半”,但要附加上其他东西,诸如张扬又适度的青春时光,追求挚爱和梦想的坚守,文化与艺术的传承等等,我还是非常乐意给出鼓励、支持的态度

本文以“肯定”为主,所以就先来说说缺点吧。

整部片子看下来,给我最不适的感受就是:里面一直在营造一种对立和鄙视的氛围,大到从刚开场直至快结束时西洋乐和民族乐之间的敌视,小到“2.5次元”乐队首次去漫展演出前观众们的不屑,许多言行举止都把大写的“就看不上你”摆在脸上……这不叫“不理解”,而叫“没教养”。

当主角一伙人所在的民乐众被西洋乐众欺负地快要“绝后”时,双方甚至都约架在视察领导EASON面前来了一场“斗琴”,且不说文无第一,他们的输赢标准是什么,比谁的动静更响更持久么?……

我明白这样做的目的,先抑后扬能增加戏剧效果,翻身打脸看着确实爽,现实中也的确有“鄙视链”存在,所有不公和式微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这不是生活的全部呀。只能说,想要做的效果没出来,结果成就了不少尬戏。

这个问题也延续到了人物关系和剧情串联上,“神经”向学长表白,用实际行动介绍杨琴和自己,最后还是失败,拒绝就拒绝嘛,为啥只是两个人的问题,最后又变成钢琴不知杨琴、西乐鄙夷民乐的矛盾了?能再软化打磨一番会更好。

当然,真正的男女感情线还是在神经和男闺蜜“油渣”身上,打从一开始就能猜到尾的设计,应该说这部分其实没啥大毛病,点到为止看着也蛮暖心的……只不过,由点及面,从情窦初开到校园生活到热血年少,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青春”还是加了一层滤镜。

好了,接下去谈谈优点,同时还是会顺带提一些不足之处。

影评的故事很简单,学杨琴的民乐二年级女生“神经”(陈惊)犯花痴喜欢上了学钢琴的西乐三年级男生王文,可男神说“杨琴是啥?我要出国,你别搞我。”神经为证明自己,就想组个民乐乐队,可除了“油渣”外没人搭理她,不得已之下,她找上了502寝室的四人。

“二次元”是《闪光少女》的一个重要标签,影片在初次介绍四个人的时候用力略微过猛,樱仔不敢讲话生人勿进,贝贝酱和塔塔酱穿着LO装打游戏,酷爱《黑执事》的小霾更像是个帅T……典型到有点太典型了

但与众不同只是她们的表象,神经用手办勾引,迅速拉她们入伙,也就此上演了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的“2.5桥梁”,神经与油渣分别是这座桥上的两条路

神经是“从三到二”的那条,她之前对二次元一无所知,原以为只是看看动漫打打游戏买买娃娃,随着交流加深,才知道在自己的认知外,还有这样一片广阔博大且同样需要真诚与努力的天地

油渣则是“从二到三”的那条,他实际上一直就是资深宅男,只是囿于周围世俗的曲解眼光才掩饰自己,在得知小霾就是B站上弹古筝的“千指大人”后,他立马原形毕露,可惜因为形象太丧,还留言“平胸差评”,一开始也没被接受——当然,之后脱掉外套摘掉眼镜就变小鲜肉了也是挺“二次元风格”的。

就这样,6个人渐渐磨合成为了2.5次元乐队,他们要面对外界不理解声音的冷嘲热讽,也要为内部间的矛盾头疼烦恼,但最好的应对办法就一个:努力做好自己。

比如他们首次去漫展上演出,之前观众们为女子歌团S.I.N.G而疯狂呐喊,一见到下个节目是民乐演奏就走了大半,小霾等人为了台下屈指可数的粉丝继续用心弹奏,一曲好听的《权御天下》自然引来更多人喝彩;又像神经和小霾她们闹散伙,开口说“我妈让我学杨琴我才学的”,最后还是找回了喜爱的本心,并在之后的斗争中再次与伙伴并肩作战……这些桥段虽然略显生硬,但透露出来的精神足够积极向上

再看下去,会发现“二次元”也只是一块拼图,对于传统民乐的热爱和坚持才是更大的一块。这绝非是异于常人的穿着打扮和学一件民族乐器那么简单,他们要通晓历史、乐器、曲目以及相关的发展演变和各类版本,更要在平时诸多不解下刻苦练习和坚守。

谈一个细节:在去推介演出前,乐队发现还少一套编钟,但这乐器真是可遇不可求,当大家都准备放弃时,一直偷偷把场地借给他们排练(顺便唱K)的看门大爷主动帮他们,把放在仓库里吃了20年灰的大家伙翻了出来——当油渣颤颤巍巍地在众人屏气凝神中敲响编钟时,空气里满是青春对于厚重历史的朝圣,以及历史对于热情青春的微笑。

最终的高潮戏,当然是民乐学生们在西乐学生们的帮助下暗中进入演奏厅,奉献了一出“彩蛋”演奏:此时,双方已摒弃前嫌,始终热爱民乐的学生们用心演奏了牵戏丝,OTAKU应援团们上前暖场,洛天依满场飞舞,贝贝酱和塔塔酱之后还弹起了吉他(文化的共存和融合)……台下的家长孩子们收获了惊喜,掌声雷动。

理想、美好、努力、奋斗、成长……这不就是青春吗?

当然,更令我感动的,是这场终极演出的三个节点:先是门卫大爷朗诵了一段《苦哉远征人》的“掩抑大风歌,裴回少年场。诚哉古人言,鸟尽良弓藏。”接着是神经、油渣、小霾等民乐学生们的演奏,最后是台下小朋友们的欢乐、好奇和希冀。老、青、少三代人的同场经历,似乎也象征着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薪火相传。

这一点在影片结尾更加明显,陈奕迅领导在上次视察的时候要求把民乐区外的铁门拆掉,这次又把自己孩子送来学习音乐,同时,也有更多“二次元向”的学生成为了新一届的民乐系学弟学妹……

尽管有着不少拙劣、稚嫩,甚至有失偏颇的问题存在,但《闪光少女》仍是我看过最好的一部国产青春电影(貌似平时也不看这类片),二次元也好,民乐古风也罢,都是借物咏志的一种方式,它还可以是篮球、电玩、手工、书籍……关键是里面透露出来的青春活力和积极向上——这也是一种青春,这应该成为大家的青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