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眼中的同僚,有恨有爱
文‖清扬
我读曾国藩。
一
先讲爱的人。清政府任命的团练大臣有43人,到最后只有曾氏一人成功,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这是为何呢?那些跟曾氏一样都是朝廷要臣的团练大臣,学识和才干应该都是不输曾氏的,差别我觉得有二点:一是目标,曾氏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洪秀全,所谓扯大旗;二是人。天下没有无用的人。为了一个目标,用起能胜任的人,直至成就功名。
曾氏的对手是太平天国,以长江为天险,占据金陵。太平天国水师神勇,依托长江,四处游弋,湘军吃了不少天国水师的亏。
操办水师,是曾氏的人生最重要的决定。起初,他向朝廷申请的是个保安团水师,但是,曾氏自己知道湘军水师是要对付太平天国的,如此向朝廷申请是担心朝廷不同意啊。
练水师要练出名堂,必须选一个会带队伍的。彭玉麟就是一步步从落魄秀才成长为水师统帅的。
起初,曾氏退至衡阳,练水师,招人马。在衡阳渣江镇上为母守孝的彭玉麟怀揣着曾氏发布的三封招贤书来到曾氏水师大营。彭玉麟为的是报效国家,维护正统孔孟之道,一心要干掉洪秀全。
曾氏抓住了他的这个心理,答应一起干掉太平天国后,满足他“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名”的愿望,让他“以寒士来以寒士归”。
一开始, 彭玉麟只是在曾国葆的队伍里做小卒,做营官,累建战功。不久后,曾国葆觉得彭玉麟有大才,必成大业,竟然向他哥哥曾国藩推荐彭玉麟,自己要当彭玉麟的副手。
彭玉麟果然不负所望,成为了晚清三杰之一。
二
讲个恨的咬牙的,就是沈葆桢。
江西巡抚陈启迈本是曾国藩的同学、同乡,曾氏指望在江西落脚与太平天国对抗得到他的照顾,哪知这位同学不仅不照顾,还不给钱,还擅自做主调动湘军。曾国藩一怒之下,把陈启迈给参回了老家。
在这个情况下,曾国藩以暗奏向朝廷推荐了沈葆桢。沈葆桢,正直干练,林则徐的女婿,朝廷也信得过。但是,沈葆桢心胸狭窄,做人一根筋。
同治元年,沈葆桢就任江西巡抚。他认为努力干好事情为大,只要自己一心为公,曾氏不会怪罪。自己招了队伍养,也开始卡壳曾国藩的队伍的军费。搞的曾国藩在日记里颇感郁闷。“听其拂逆而动心忍性,委曲求全。”
同治二年,曾国藩在写给亲家郭嵩山焘的心中又发了一顿对沈葆桢的不满。“江西官绅士商向之讴歌幼丹而怨詈鄙人者,今且日炽,而不知所届。”
思考再三,曾氏上奏朝廷请求自己退休。他自己推荐的人总不能也参一把,他只能吃哑巴亏了。这时,沈葆桢也开窍了,上奏请求开缺。朝廷不得不从中斡旋,要求江西省不得卡壳曾国藩湘军的军费。
这个事也算有了圆满的结果。
曾氏看人用人,提拔人,满足人的成长需要,所以成就了大业,但是,也有看偏的时候,沈葆桢是其中一个。曾氏还有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他能改,能反省进步,这是值得学习的。
看人看的可以,是为识。把正确的人用在合适的位置是重要的事,歪嘴巴和尚念经越念越偏。用人不当,致乃误事。
识大抵在于学,在于经历,在于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