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魅力——王献之-中秋帖

《中秋帖》旧藏于清朝内府,乾隆皇帝将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峋《伯远帖》合称为“三希”,极为珍重宝爱,这件作品因此而富有盛名。此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文为“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难以释读。

唐代书论家张怀瓘记载了二王父子的一件轶事:“子敬年十五六时, 尝白逸少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颇异诸体。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逸少笑而不答。”(《书估》)简洁而多变(“略”)、连绵纵引(“草纵”)、行草相杂('稿行之间”),王献之的这些书法特征在他少年时期的话语中已经有所预示。

《中秋帖》将王献之那种连贯纵引的特点传达得淋漓尽致。字与字之间连处多,断处少,相连的字形甚至多至四个、五个。字与字之间的相连极为顺畅,有的通过牵丝相连,如“不复不得”四字:有的顺势将上下两字的笔画串联为一体;如“如何”二字;还有一种情况是,将上字与下字本来相离的笔画写成相接,如“即甚”二字。这种'连属无端”的书写,真可谓“极草纵之致”了。

米芾《书史》对《十二月帖》墨迹评述说,“此帖运笔如火箸画灰,连属无端,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那种“一笔书”的特征在《中秋帖》中也得到了清晰的体现。

此帖虽然连绵纵引,却并非草书,而是一件行书与草书相杂的作品。行与草的相杂不仅体现于字与字之间,还体现在一个字的不同部分之中,比如“还”字便写成上行下草。相较而言,行书繁而草书简,《 中秋帖》恰在繁与简的对比中表现了一种奇特的趣味,正如张怀璇评王献之所云:“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书议》)

临帖与读帖一一样,都是阐释前贤范本的方式。《中秋帖》 是宋人所临晋帖,展现的毕竟是宋人的意趣。而当它进入我们的视野当中,便又成了今人眼里的宋人之作了。历史总是在不断的读解中更加接近真实与丰赡,对于(中秋帖》的来历和艺术价值而言,同样如此。

【参考文献】邓宝剑.《中秋帖》的来历与艺术特征

(0)

相关推荐